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斩邪-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众人明知这是来自龟潭的鱼。
………………………………

第四百五十二章:别无选择,举村迁移

    “阿大伯,快过来帮忙呀!”

    阿武笑呵呵地叫道。

    洪阿大一愣神,迅速反应过来,赶紧上去拿鱼――如果不是对方主动叫唤,他哪里好意思去?算起来,已经吃了人家两三顿了。不过眼下,的确到了闹饥荒的地步,一些孩子饿得嗷嗷哭叫。

    昨晚洪水来势汹汹,众人慌忙撤退,虽然携带了些东西上山,但杯水车薪,连煮顿早饭的食物都不够。再这样下去,唯有摘树叶来果腹。当下之计,只能寄望洪铁柱他们狩猎有成,才可暂缓危机。

    陈三郎他们带回来的鱼不少,洪阿大当即叫女儿,和几个妇人来帮忙杀鱼,清洗,再摆上铁锅,生火来烧。

    这些琐事,自然不用陈三郎他们操劳了。

    陈三郎来到洪阿大身边,开口问道:“阿大伯,你们商议得如何了?有甚打算?”

    洪阿大叹了口气:“能商议什么?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三郎瞥他一眼:“上次我就说过,不妨出山去生活,以铁柱他们的身手本领,从军亦能占据一席之地。”

    “从军……”

    洪阿大一怔。其实他也明白陈三郎说得很有道理,洪铁柱天生神力,弓箭娴熟,真得挺合适上战场拼杀的。其本身的性子,在少年时,便曾流露过出外闯荡的念头,只是投奔无门,加上村子需要,最后没有走成。

    然而现在外面局势乱糟糟的,即使想从军,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反会被抓了壮丁,沦为苦力,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余地。

    “哎,这事得当面跟柱子说,让他决定。”

    陈三郎笑了笑:“好。”

    半个时辰后,鱼都做好了,一部分留了起来,要留给外出的青壮们,剩下的分开,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吃上一点。

    这个分配方案,洪阿大先跟陈三郎商量,再定下来。

    要知道鱼可是陈三郎他们带回来的,拥有分配权。

    这一点,洪阿大看得很重,拎得清楚。

    陈三郎自然没有意见,他很快就要离开,要这些鱼有甚用?吃也吃不了多少。

    今天他胃口一般,煮的鱼味道马虎,吃了半条就差不多了。

    到了中午时分,洪铁柱等人从山上下来,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神色怏怏,他们上去转悠了半天功夫,收获可怜,就射了两只鸟雀,一只拳头大,拔毛之后,剩不得三两肉,还不够塞牙缝的。

    收获惨淡,也得回来。

    洪铁柱鼻子一耸,问到了浓郁的鱼味,兴奋起来:“阿大伯,是不是阿旺他们打到鱼回来了?”

    真的话,这可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只要河域里能打到鱼了,满村上下便不会挨饿,总算能挺过目前的难关。

    洪阿大没好气地回答:“哪里,这是恩公从龟潭打回来的。”

    洪铁柱顿时失落起来,龟潭的鱼,只有陈三郎能打到,那天可是试验过的。

    正说间,负责到河域捕捞的几名青壮也回来了,一个个无精打采,两手空空,不用问,肯定是白忙活一场。

    洪阿大见到,一颗心掉落到了谷底。山上狩猎没收获,水里也无所有,这不是要把洪家村赶尽杀绝吗。

    活不下去了。

    青壮们回来,捧着鱼吃――他们上山涉水,体力消耗甚大,最要吃肉补充才行。

    吃着,一边用复杂的眼神瞄到陈三郎那边,越发觉得他神秘莫测。

    陈三郎处之泰然,蛇妖虽然已经除掉,但现在洪水未消,洪家村的人想要捕捞到鱼简直难于登天,起码得过好几天才能慢慢恢复,龟潭那边亦然。这两处地方,昨晚一战,留下极大的影响。普通鱼类,早逃之夭夭,不敢停留。龟潭的鱼是遁入到最深处,躲了起来。

    当然,对于掌握《真龙御水诀》的陈三郎来说,这不算难事。

    等洪铁柱吃过鱼,陈三郎找他说了从军之事,洪铁柱当即眼睛一亮。

    陈三郎道:“柱子,你可以跟你的伙伴们商议一下。我的建议是,让你们全村人都搬出去住。”

    “住哪里?”

    洪铁柱性子耿直,立刻问道。

    “近,可住进武平县;远,可到崂山府,我自有安排。”

    陈三郎淡然道。

    洪铁柱有些惊疑不定,虽然对外面局势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一些,兵荒马乱的,难得稳定。陈三郎究竟是什么人,口气如此笃定。洪家村上下,说多不多,说少也有百多口人呢,吃喝都成问题,要找个安定的地方居住并不容易。

    想了想,洪铁柱干脆去找洪阿大和几个老人聚在一起商量。

    陈三郎也不理会,坐在那里看,见到这几人说着说着,声音都大了起来,似乎起了些争拗,不过很快,争吵的声音平息下来,应该是达到了统一。

    这很正常,毕竟洪家村已经没有选择了。

    过不多久,洪阿大带着他们过来,扑通一下跪倒在陈三郎面前。

    陈三郎忙站起:“阿大伯,你们这是做什么?”

    洪阿大道:“恩公情义,我等愿意追随。”

    洪铁柱瓮声瓮气道:“出到外面,公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下来,我洪铁柱能做的,绝无二话。”

    陈三郎先把洪阿大扶起,又叫众人起身:“你们言重了,我的意思是带你们出去看看,觉得合适就住下来,觉得不好,也能回这边,对不对?”

    洪阿大道:“恩公,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只要有口饭吃便行。”

    既然定下了主意决心,就该表明态度,到了外面,众人举目茫然,所能依靠的,只有陈三郎了。

    陈三郎点头道:“放心,只要大伙儿努力,绝不会挨饿。嗯,现在时候还早,天气也好,大家没有意见的话,就收拾收拾,赶路出去吧。”

    “是。”

    洪阿大应声响亮,立刻叫人去收拾了。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都是些日常用品,锅碗瓢盆之类,一些衣物被褥,很快就打包完毕,浩浩荡荡地离开石林地带,开始出山。

    到了这个时候,满村上下哪里还有人去埋怨陈三郎,都变成了信赖和指望,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出去之后,真得有地方住,有饭吃。能给予他们这一切的,除了陈三郎,别无第二个。

    人心,皆如此。
………………………………

第四百五十三章:大人回城,村民安置

    (本周致谢打赏名单:青春五竹、4206、独自一个人、9603、寻欢书友,谢谢大家!)

    今天云压得很低,也很厚,阴沉沉的,要下雪。

    武平县城不大,四四方方,几条主街道交错,中心地带便是县衙。

    相比别的衙门,武平县县衙要显得简陋许多,屋檐斑驳,处处显露出陈旧的痕迹。

    公房中,陆清远有些心绪不宁的样子。案上铺开笔墨,只是他几番执笔,都写不成字。

    前天,他接到情报,说境内发现蛮军行迹。那队蛮军入侵,洗劫了一个村庄,然后不知去向。

    种种痕迹表明,对方并未离开,依然在武平县内流窜。

    一队蛮军,约数十人,战力彪悍,足以对武平县造成危险。县内有数百驻兵,一部分留守县城,一部分发散开来,负责巡逻。

    若是蛮军直接来攻打县城,陆清远怡然不惧,反而求之不得。就怕对方打游击,四下烧杀劫掠,那就头疼。

    更要紧的是,陆清远知道陈三郎在武平县。

    那天匆匆一见,便分别开来,可陆清远心思玲珑,大概也能猜测到些端倪。

    如此,便会出现个大问题――如果一不小心,那队蛮军撞上了陈三郎一行,那该如何是好?

    陆清远立刻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调遣人手,加紧侦查搜索,务必要找到那队蛮军下落。

    然而两天过去,毫无发现。蛮军竟如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武平县地貌复杂,山多林密,一钻进去,的确很难追踪得到。而且现在县内也是人手欠缺,不少人力得应付流民之事,难以抽身。

    事关重大,陆清远想着,是不是该上报府城去,请府里发兵过来。如果此时陈三郎已经安然返回崂山府,那最好不过。

    那队蛮军犯境,应该只是前头哨兵,谁都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大军压境,事实上接到情报那天,搞清楚状况后,他已经第一时间上报,不过并未提及陈三郎的事。

    而今天,陆清远坐不住了。

    “报!”

    门子叫道。

    “进来。”

    门子很快进入房中,躬身行礼,说道:“西南巡逻队有报,说找到了府主大人。”

    “真得?”

    陆清远心神激动,霍然站起。

    “已经确认无疑,他们正往县城来。”

    “好,很好……快,准备相迎……”

    陆清远心中欣喜,溢于言表。只要陈三郎无事,比什么都强。他这两天辗转反侧,现在总算能放下心来了。

    ……

    武平县城外三十里,一群人马在走着,朝着县城而去。

    王程牵着马,走在前面开路,他的手下则两翼散开,隐隐成翼卫之势,形成保护。

    他们是武平县众多巡逻队伍中的一支,人数不过十五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兵,王程是队长,他曾在府城军营中受训,见过陈三郎,对这位年轻大人印象深刻,因而当双方相遇,他立刻认了出来,当即下马行礼。

    被认出来了,陈三郎乐得无需解释。只管去往县城即可,相信陆清远早等在那边了。

    王程一边走,一边心里琢磨,不知道府主大人为何突然出现在此,还带着一大群百姓。

    那些人一个个衣衫脏污,灰头土脸的,一看便知道是难民。

    难民前来不奇怪,自入冬以来,流民们络绎不绝,天天都有,他们入境后,自有专人带着去往安置地,吃口热粥,住进难民所去。

    不过现在跟随陈三郎的这一群人有点不同,其中不少青壮,身材健壮,随身还携带着弓箭刀枪之类,虽然制作简陋,但足以说明他们的身份,有别于其他流离失所的难民。

    王程心里纳闷,但绝不多嘴询问。这些事情可轮不到他来疑问,只要安全把陈三郎送到县城,一桩功劳自然走不掉。

    洪家村的人从山里出来,奔波劳碌,已经十分疲倦,先前遇到巡逻兵,众人心里都是一惊,紧握住身边的武器,这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然而很快,就见到领队的队长恭恭敬敬地朝着陈三郎行礼,口称“大人”。

    到了这时,即使村民们再愚笨也都知道陈三郎身份不同凡响了。

    身份,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标签,不同的身份,能给人不同的印象。有些身份,一亮出来就容易让人信服;而有些身份,说出来后往往会招惹到怀疑。总而言之,以貌取人,和以身份取人,都是源远流长,属于传统,自古今来,都一直存在。

    陈三郎的“大人”身份,一下子就让诸人感到肃然起敬了。

    在山里的时候,陈三郎口口声声说能让大家出去有饭吃,众人虽然选择了跟随,但主要是别无选择,只能赌一赌。心底之间,毕竟还存着疑虑。空口说白话,谁不会?何况陈三郎来历神秘,不知深浅,谁知道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