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斩邪-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哥舒并没有动,眼勾勾望着院门处,希望能看到什么。

    但那里,什么都没有。

    没有人在门外经过,更没有人推门进来。

    再也不会有了……

    元哥舒只觉得心口一阵痛苦,莫名难忍。

    那下人见状,暗暗叹息一声:自家少爷从泾县归来已经好一阵时日了,他办差了事情,惹得大人雷霆大怒――自印象中,大人从不曾如此咆哮过。

    从此以后,整个刺史府,整个扬州的人都知道,大人对这个最幼最宠爱的儿子深感失望。

    元哥舒失宠了,搬迁到了这个冷清门庭去,他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失去所有的部下,失去了所有的荣华光环……

    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一股心气,一蹶不振,整天失魂落魄。

    此般变化,让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短短年间,何以一位风光无限的少将军会变成这样?

    元哥舒往昔的风光,绝非单纯建立在元文昌的宠爱之上。他本身文武双全,胸怀韬略,如君如玉,就是个心有块垒的人物。有传闻出,其自幼出生,满室红光,有道人见到,惊叹不已。

    这些异象,岂是等闲可比?

    待慢慢长大,左右逢源,投奔而至的门客能人络绎不绝,巅峰时,称有“门客三千”,何等繁盛。

    而对于儿子的发展壮大,收拢人心,元文昌并不过多干涉。这在外人看来,自然是认定元文昌早把元哥舒视为不折不扣的继承人了。

    那时候,传言满天飞,说江南潜龙,非元哥舒莫属。

    那么,在此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变化,让得少将军,变成了这般模样?

    元文昌不止一个儿子,元哥舒最幼,锋芒最盛,以至于把哥哥们的面目都遮掩住了,但当他失势,一直以来被其压得抬不起头的哥哥们开始走到人前走到台上来。

    对于这样的弟弟,两个哥哥说不满心怨恨那是自欺欺人,以前无法争锋,只得隐忍,但现在不同了。

    自古以来,传嫡不传幼是公认的规矩,早已深入人心。

    现在,该是哥哥们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了。

    元哥舒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种种羞辱,百般忍受。但他恍若未觉,整个人都已麻木,仿佛只剩下一具躯壳。

    开始之际,两位哥哥还担心这个弟弟故意如此,卧薪尝胆要东山再起,但多番试探下后才终于确定,这个弟弟真得完了。

    元哥舒完了!

    前些时日,有来自青城山的两位道士登门,道号分别为“正衡”“正通”,他们乃是正阳道长的师弟。

    两位道长见到元哥舒,只看了一眼,便转身便走。

    元哥舒问:“道长何故如此无情?”

    那正通冷然回答:“道本无情。”

    元哥舒闻言,突兀放声大笑,笑声中,一口鲜血喷出,倒地晕厥,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从那以后,本来就低落的情绪,更是直沉谷底,再爬不起来了。

    风习习,吹着元哥舒有些散乱的头发。他的鬓角处,赫然有了华发,白得惊心。

    要知道,他才风华正茂,却已经有了白发。

    元哥舒用锦帕抹了抹嘴,松开时,帕上殷红,都是血迹。旁边侍候的下人见到,却并不惊慌。因为这不是第一次看见少爷吐血了,其记得很清楚,少爷第一次吐血,应该是在泾县办事的时候,在船上。

    为了一个名叫“陈道远”的人。

    那个人,是少爷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一根刺。

    有略微知道些底细的人也都知道陈道远与元哥舒之间的事,可以说,如果没有陈道远这个人,元哥舒断然不会沦落至斯。甚至还有这样的言论,说陈道远横空出世,三元及第,得龙君欣赏,得龙女垂青,抢了本属于元哥舒的气数,也就是说,江南潜龙的命格,已经属于陈道远的了。

    正因为如此,元文昌不容陈道远于泾县,发动数千兵甲攻打,追杀陈道远于泾江上,只恨被其逃遁远离。

    元氏大怒,斩杀陈道远蒙师,火烧陈家庄。

    不过这般论调深为元文昌厌恶痛恨,早颁下律令,胆敢妄议者,杀无赦。扬州内外,虎威卫与鹰羽营办事,已经抓了不少人士,他们祸出口出,或陷身囹圄,或直接被杀头。

    元文昌又有律令,不许道释两教子弟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一时间,许多修门子弟纷纷选择低调行事,还干脆离开了扬州。

    风云变动,叶黄叶落。

    但这一切,已与元哥舒无关。

    他又站了会,这才步伐蹒跚地走回屋子里,躺在床上。

    这一躺,再不起。

    三日后,刺史府有讣告出:元哥舒英年早逝,寿三十三!

    同日,有两名道士头戴斗笠离开扬州城,身形萧索,正是那青城山的正衡正通。

    自正阳身死道消,功业无果,掌教急于挽回颓势,一口下派遣六名弟子下山,两人去蛮州,两人去中州,又有两人来扬州。

    正衡正通到了扬州管辖后,先是走访各地,堪舆河山,游历一番才真正进入扬州城。他们来见元哥舒,一见之下,大失所望。元哥舒顶上气象已破,伞架断折,伞面碎裂。

    这已是苟延残喘之势,再无法挽回。

    两人扭头便走,元哥舒已是弃子。而元文昌气在当头,对于青城有着特别的厌恨,两位道长自知留在扬州不可能再有机会,在处理完些事务后,便选择了离开,一番商议,要返回山门陈述此行因果。

    掌教心中,自有沟壑安排。当其时,六人下山,都有着很清楚的分工。

    当今天下,京城长安为是非漩涡地,不可轻易进入;而豫州、冀州、青州三地中庸,另有安置;至于蛮州雍州中州等,却已经有同门存在。

    那么,只得返回山门,聆听掌教教诲发令了。

    不管如何,这番扬州路线断绝,宗门苦心积虑数十年经营的根基尽数被毁,对于青城而言,实在太伤。

    这天下大势,气数翻覆,果然难以掌握呀!一旦有了决定,加入其中,牵涉因果,稍有无常,便会造成巨大的反噬,自食苦果。

    两名道长内心沉重,闷闷不乐,心中只希望同门那边能有好消息。他们却还不知道,两位去往蛮州,后取道雍州,经过崂山的同门正光正德早已命丧黄泉,身死道消了。

    这两位的死,同样与一个人有关。

    陈三郎!
………………………………

第三百六十章:道兵出炉,矿藏现世

    崂山乃名山大川,山峰清秀,有灵气喷薄。

    但这是过去的崂山。

    自从那一场魔雨洒落,浇注山脉,使得林木枯黄,禽兽病怔……

    现在的崂山,仿佛被剥抽掉了一脉灵气,变得一片沉寂,满目苍凉。有修者路过,见状叹息:“此山已病,非十年不可康复!”

    说着,叹息离去。

    刚入秋,崂山已是枯黄满地,草木焦黄。

    逍遥富道看见,惊怒交加,他还是低估了那一场雨的杀伤威力。

    陈三郎理解他内心的感受,不管换了谁,自家被折腾成这般模样,都不会好受。道士自幼在此,长于此,感情至深,可想而知。

    “道士,你真得决定要返回山门,重振门楣了?”

    陈三郎问道,现在看来,要完成这个目标,难度不小。

    逍遥富道坚定地一点头,语气不容置疑:“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修炼的意义所在。”

    “不错,要用人,尽管开声。”

    道士却摇头:“此事责无旁贷,只在吾身,未必不是一次修炼。”

    陈三郎摸了摸下巴,觉得欣慰:道士能这样想,无疑表明他的道心已经颇为坚固,跃上了一个台阶。

    道者无他,只坚忍一心,披荆斩棘而已。

    就见逍遥富道取出阴阳葫芦,打开塞子,一道气出,忽而有了变化,却是一头皮毛光亮的巨狼扑腾而出,仿佛一头小牛崽子般,尾巴如鞭,双目灼灼,十分威风。

    “旺财,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护山神兽了!”

    道士喝道。

    那妖狼闻言,仰头一声咆哮,声震山林。

    葫芦口中又有清气出,变化成一头苍鹰,双翅展开,足有数丈长,一根根羽毛油光可鉴,坚硬似铁。

    “祈福,护观之职就交给你了。”

    巨鹰听懂人言,点点头,振翅飞起,直往半空,盘旋在上面,间或有鹰鸣呼啸。

    这两头妖物,妖狼是在泾县时所收;鹰妖却是在崂山降服的。在修为上,鹰妖自是比狼妖要高出许多,都能变化人形了,虽然还不甚圆转。不过两妖被收入葫芦后,被道士施展秘法,抹去自主意志,慢慢炼化成道兵。

    这口阴阳葫芦颇有玄妙,别具空间,乃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当初击杀黄大仙,收获战利品,逍遥富道一眼看中,便要这葫芦,其他东西,让陈三郎拿了去。

    道士得了葫芦,每天用功,炼化道兵。因为对于修士,道兵就是自己的兵;和世俗间,将军手下的兵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将军的兵,未必完全听从将军的话,但道兵,却只有一个主人。即使这个主人下令让自己去死,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逍遥富道练了许多道兵,主体为虾兵。不过那些虾兵胚子粗劣,难以成器,只胜在量多而已,多是作为炮灰的份。

    道兵不好练,需要大量时间浸淫,还得投放诸多必须的材料,这材料,等同于粮食,用来饲养道兵。

    粮食不够,或品质不好,练出来的道兵就不济。而换句话说,当要练得道兵数量多,需要的粮食和时间也就多。

    一壶道兵,全部练成型的话,起码得百年光阴――这还是材料源源不断,必须供应充足的情况之下。

    逍遥富道有见及此,及时改变策略,不再去弄那些虾兵了,专门炼化狼妖和鹰妖两个。光是这两个,都让他感到力不从心。耗费的时间不提,投食的材料就相当可观:

    各种药材、各种原料……

    市面有售的,还能花钱购买;没有的,只能自己到处寻觅。

    这也是他要返回崂山的一个大原因,因为许多材料,崂山都有。山门所在,本就是一个天然宝库。

    只恨现在,山脉出了变故,还不知造成多大的影响。

    两妖在阴阳葫芦里养着,不成气候,等闲时候不会出来。时至今日,修炼到了一定阶段,逍遥富道才把它们给放出来,守护山门,以壮声势。一上一下,一空一地,恰好相辅相成。

    道士在府城中收了童子,不过暂且放在崂山观中打理事务。他孤身回山门,又不让陈三郎派人帮忙,诸多事务,就得靠自己。

    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在此之前,其先带老师傅们去找隐藏在崂山的矿藏。

    其实也不能说是“找”,皆因那些地点逍遥富道事先已经知晓,现在就是带人去看,去确认就行了。

    崂山山脉连绵,峰岭层叠,眼下众人所在,属于外围地方。不过附近不远,就有一处矿藏。

    不多久,来到地点上,几个老师傅登时开始做事,有的下镐子,有的翻草皮,有的放线路

    一个时辰后,有了准确消息。此地蕴含着一个铁矿,面积不小,矿量极为丰富,胜过许多外面的矿坑,可以源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