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斩邪-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童微微一笑:“刚才主持真人心血来潮,算到有贵人来访,特意吩咐我出来相迎。”

    许珺眨了眨眼睛,有些意外。瞥眼去看陈三郎,让他拿主意。

    陈三郎想了想,道:“既然主持有请,就进去拜访一二。”

    与许珺进入观中,迎面就见上首供奉一座老君像,面目飘逸有仙气。老君像前摆着香炉,檀香袅袅,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道童招呼道:“两位暂且请坐,主持真人更衣后,很快就出来。”

    说着,端来香茗茶水。

    陈三郎抿了一口,口舌生津,竟感到精神一振,萎靡的倦意被冲散了些。

    好茶!

    这等茶水显然非比寻常,很可能是某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灵茶,当真是贵客才能享用。

    只是彼此间可以说毫无交集,素未平生,为何如此热情招待?

    陈三郎微微一皱眉,嗅到了某些古怪的意味。

    没有等多久,约莫半刻钟时间,就听到一声爽朗的笑,一个身形略显瘦削的道士走了出来。

    他面皮白净,双眉浓黑,留着一丛短须,看着甚为年轻的样子。至于实际年龄几何,却不得而知。

    第一眼看到他,陈三郎便若有所感,甚至乎有一种难以明说的似曾相识感。

    这道士正是昆仑观的主持忘机真人,打个稽首,微笑道:“劳烦两位贵客久等,还请恕罪。”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东家如此礼仪得体,陈三郎自也不好怠慢,起身还个礼,略作寒暄。

    分宾主坐下来后,忘机真人一对眸子往陈三郎身上一扫,微微颌首,表面不动声色。但心中,不禁掀起一番波动:

    今天是第一次见到陈三郎不假,可在此之前互相间早有了纠葛——最开始是山神庙的间接交锋,忘机真人的“剪纸成人”术法被陈三郎破掉,可以说吃了一个哑巴亏。

    当其时,忘机真人有些恼怒,一心要查出多管闲事的外人是谁,以至于坏了自家好事。

    然而当查明对方身份,又牵涉到正阳道长时,忘机真人按捺住了前去寻找陈三郎的想法。

    后来发生的诸种事宜,包括陈三郎考中会元,包括正阳道长杀猪不成,反而赔送性命等,忘机真人尽皆了然于胸,对于陈三郎杀机减退,更加好奇。他所出身的昆仑与正阳道长出身的青城,道统有所不同,对于世俗时势,对于天下走向的看法亦为不同。

    既不同,行事方式自然也大相径庭。

    正阳下山,肩负着振兴道门的责任,要选择明主扶龙庭,于是奔走忙碌,殚思极虑;而他忘机在长安开设道观,却别有心怀,乐得清幽。至于替梦鸟楼出手,施展术法在七王爷身边布局,更多的在于一次偿还人情的手段。

    他曾经欠了某人的一桩人情。

    对于陈三郎考中会元,忘机真人兴趣不大,他最为感到诧异的是陈三郎竟能逃过正阳道长的秘法大劫,安然脱身……

    不,现在看来,称不上“安然。”

    忘机真人目光锐利,一眼就瞧出陈三郎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

    “精气衰弱,神魄黯淡,倘若不能养好,便会像一根被挖掉了根的树木,渐渐枯槁至死……”

    毫无疑问,这是在和正阳道长斗法的过程中所落下的病根。

    “身为读书人,又是修士,双重身份,倒是多年不见……”

    读书人出身的修士其实不少,不过当他们踏上修途,基本就会舍弃功名之路,全副身心都会贯注在修道之上,哪里还会去理会什么功名利禄?而陈三郎既掌握到了术法,读书还读得不错,眼看就是进士,有官命在身了。

    如此一来,未免让人觉得咄咄称奇。

    这些念头在脑海一闪即过,真人忽而一笑:“恕贫道直言,陈公子有病。”

    许珺一愣:“你看得出?”

    忘机真人呵呵一笑:“贫道不但是个道士,也略懂歧黄之术。”

    许珺听见,顿时想到坊间关于忘机真人的说法,多为颂歌颂德,称赞他医术高明,医德超然……

    难道说,他能医好陈三郎?那样的话,也就无需去寻找邪祟妖魔来杀了。

    赶紧朝陈三郎打个眼色,要他开口求医。

    陈三郎定定坐着,但没有求医的意思,只是喝着茶:“好茶!”

    许珺一听,差点要飞脚过去: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品茶……

    忘机真人道:“此茶名曰‘风尖’,生长于巅峰之上,三年一采,非产地附近之泉水不得泡开真味。”

    许珺被勾起了兴趣,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用别的水来泡这个茶叶就不好喝了?”

    “何止不好喝,简直如同潲水,饮之无益,反而有害。”

    许珺咂舌不已。

    陈三郎缓缓道:“真人以此茶待我,却不知何故?”

    忘机真人神秘一笑:“贫道想替你治病,如此而已。”

    “就用这杯茶?”

    “一杯茶不行,还有一幅画。”

    说着,忘机真人手一抖,亮出一幅离奇古怪的画轴来。
………………………………

第一百七十二章:一茶一画,一饮一啄

画轴长约一尺,色泽斑驳,很古的样子。

    陈三郎凝视之,立刻感受到一股玄奥波动——法器,毫无疑问此物属于一件法器,而且品阶不低,约为玄品级别。

    “这画?”

    面对陈三郎的疑惑,忘机真人呵呵一笑,轻轻一扬,将画打开,展露面目。

    这是一幅工笔,线条勾画简单而精致,寥寥数笔,便画成一条溪流;水流边一头青牛吃草;牛背上有个总角牧童坐着,口中含柳叶,正在吹曲……

    在画的留白处,盖着六、七枚章印。

    瞧着这些章印,陈三郎感到更加疑惑:他知道文艺收藏之规,但凡经手,都会由收藏者盖上私章,留下印记,表示自己收藏过此物。

    但问题在于,这可是一件法器。法器一旦被练成,为人使用。即使换了主人,被别的修士所用,可也不至于特意地盖章上去。要知道修士们,有几个拥有私章的?

    就听忘机真人悠然道:“此图名为《牧牛谣》,乃是前朝名家许彦伯所作。”

    陈三郎也听过许彦伯的大名,赫赫有声,乃是一代画家,善工笔写意。其画作流传后世,每一幅都是精品,受人喜爱追逐,价值不菲。

    然而忘机真人拿出来的这一幅,何止精品那么简单?它可是一件法器。

    恍然间,陈三郎忽而明白过来:此画之所以能成为法器,大概与忘机真人有莫大关系。对方获得此画,施展术法开光,并且不断淬炼之,最终成为一件玄品法器。

    开光,本质是“化腐朽为神奇”,就是将普通事物点化,使其具备某些特殊的功用效果。

    不过开光需要损耗施法者本身的精神法力,而且被开光的物品倘若不持久淬炼的话,属性慢慢被消磨掉,重归凡尘,也无大用。故而修士不会随便开光事物,必有选择,并抱着择优而选的原则。

    那么,忘机真人为何将此画开光了呢?只是因为作者是大画家许彦伯吗?有待商榷。

    抛开这一层,陈三郎不去多想,眼下更在意的是对方说替自己治病,一杯茶,加一幅画,双管齐下可愈。

    风尖茶饮之,口舌生津,解渴提神,的确对他目前的困境有所帮助。但帮助也不算太大,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上,无法做到根治。看忘机真人胸有成竹,定然就是指望这幅画了。

    忘机真人又道:“陈公子,请你欣赏此画,看有何不同。”

    陈三郎就平心静气地去看画。

    身为读书人,品书赏画都是基本功夫,他自幼饱读诗书,书画也是鉴赏过许多,水平在那。

    初看《牧牛谣》,但觉画风清新可人,乡土气息浓郁,流水潺潺,芳草茵茵,牧童天真无邪……完美地组合起来,成为一幅难得的佳作。

    慢慢看得入神了,浑然忘我,就见画面上乍然一动,似乎活了过来。

    陈三郎的耳边仿佛听到了水流的“淙淙”声响,青牛嚼吃青草的“沙沙”声响,甚至还有一缕缕清脆动人的牧童吹柳梢的音律……

    众多声音汇集成曲,如同清泉流过心头,那原本困扰多日的烦忧闷噪,以及昏然困乏,像是被这股清泉洗涤荡漾掉了。

    由内到外,整个人精神抖擞,变得崭然起来。

    这是一种重生般的喜悦感。

    却说旁边坐着的许珺,虽然忘机真人声名不俗,彼此又素昧平生,按理不会有歹意。但为防万一,她还是很警惕地盯着。

    她看见陈三郎品赏古画,看着看着,整个人便呆住了似的,一动不动,显然看得极为专注投入。

    整整一刻钟时间,陈三郎都保持这般状态。

    许珺感到有些着急,在犹豫是否要叫唤一下。免得陈三郎沉迷过度,有碍精神。

    就在此时,陈三郎的眸子爆发出久违的神采,浑如久病的人被妙手回春了,一下子精神全部回来,显得生机勃勃。

    许珺看见,心中大喜:这分明便是困扰陈三郎已久的难题得到解决的征兆预示。

    神了!

    看往忘机真人的眼神,尽然变得高深莫测。

    忘机真人伸手撸了撸短须,笑容可掬,觉得一点不意外。

    陈三郎赏画的状态仍然在持续,这一刻,他的感觉可不仅仅只是听觉上的变化了,而像是整个人踏步迈进了这幅画中,站到溪水边。

    置身画中,与牧童对视。

    与此同时,脑海世界在急速凝聚,原本出现的裂痕、崩坏的迹象,在一点点被抚平,恢复原貌。

    咻!

    一点光芒飞射而出,等近了些看,赫然为一个字。

    一个“子”字。

    这是《浩然帛书》上的字。

    有了第一个字,第二个、第三个不断飞扬而出,在虚空靠拢排列,进而成词、成句……

    只是古书成形所需不小,一时间还无法完成,当合拢成半本书页之际,便渐渐停止了进度。

    “可惜了……”

    陈三郎心中微微一叹,有一种“饭不能饱”的渴望:“如果能再多一些就好了……”

    “咦?”

    坐在一边,气定神闲、相当淡定的忘机真人若有所感,轻“咦”出声,脸容猛地一变:

    “这是……”

    他眼睛猛地睁大,直到瞪圆。

    簌簌!

    一阵细微的怪异声响传自《牧牛谣》的画面上,听在耳朵里,仿佛有蚕在画上爬动,并且啃吃着纸张。

    许珺也吃惊地不禁用手捂住了嘴巴:她看见古画居然正在发生某些诡异的变化。

    原本描绘得精致生动的工笔,那仿若正在流淌的溪流骤然停住了、那头大口嚼吃青草的青牛僵住了、牛背上的牧童干脆身形在慢慢变得模糊,一点点地消失不见……

    “怎么可能?”

    忘机真人差点失声惊呼,他目光锐利,第一时间就发现问题所在:法器古画所产生的变化,根源在于上面的笔墨在一点点剥落。

    笔墨缺失,哪怕至少了些许,整幅画都会失去神韵,何况现在挡不住地下雨般剥落?

    片刻之后,整幅画就变成了一张白纸,留白处几枚盖章刺眼地留在那儿。

    忘机真人盯着陈三郎,就像看着个怪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