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地之道-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收结)

    他写完八股文,终于松了一口气。好啊,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自己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哈哈,圣朝历史上第一次文科取仕,第一名状元,非我莫属啦!

    他交卷回家,没想到一路上被老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简直拥挤不动,所有人都呐喊着,高声询问:解元公考得怎么样?还有很多年轻人请他签名留念。

    幸好胡管家率领两名家丁为三少爷奋勇开道,否则天黑也进不了家。

    胡长生一边兴冲冲向前走,一边潇洒地挥手道:“谢谢乡亲们,我胡长生衷心感谢大家,请乡亲们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惊喜的。”

    顿时,老百姓欢呼起来,互相转告,一传十,十传百……总算对解元公放心了,他们又情绪激昂地围堵另外九名京城举子……

    全家人都在紧张地等候胡长生吃饭,丰盛的宴席早已摆好。

    “怎么样兄弟?”胡振天见面就问:“这回出汗多吗,考得不错吧?”

    “二哥,放心吧。”胡长生豪气冲天道:“本科状元郎,己是你三弟囊中之物。”

    “嗡”的一声,屋里气氛大变。胡宝良和东方公主喜笑颜开,太好啦,三儿这么有信心,肯定错不了。

    胡振宇使劲搂着三弟,感慨道:“真羡慕你啊,年轻真好。”

    众丫环崇拜英俊潇洒的三少爷,看他,就好像看天上的太阳,光彩照人呀。

    胡宝良一边喝酒,一边道:“朝庭对这次大考相当重视,吏部拟录取三百名进士,分三甲逐一排定名次,最高一甲三名,由东方太子亲自审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胡长生一听这话,脸色大变,酒也不喝了,饭也吃不下去了。

    胡振天感觉有异,忙问:“小弟,怎么回事?不舒服吗?”

    东方凤凰与胡宝良对视了一眼,都回过味来,心中暗自摇头。

    胡振天恍然大悟,三弟的丑事听说过,正是东方太子……

    全家人的情绪马上低落了。

    果然,三天后吏部李尚书把考试结果上报皇太子,并将前三名的卷子呈上,拟议胡长生为状元,张君瑞为榜眼,陈世俊为探花。

    东方玉轻轻敲了敲书案,沉吟道:“本王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胡长生,他是何许人也?”

    李尚书恭敬道:“禀太子殿下,此人乃兵部尚书胡大人的三公子,也是殿下的表弟,文章写的极好。”说着,他打开胡长生的卷子,请太子过目。

    东方玉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位被整治得羞愧无地的小表弟,不禁停手“哦”了一声,心想原来是这个有辱皇家威仪的风流浪子。他一时兴味索然,但是翻了翻试卷,立刻被吸引住了,没想到这小子的文章如此出色,特别是《秋声赋》,斐然成章,简直出神入化。八股文《志士仁人》,言简意赅、酣畅淋漓,真是天下少有的好文章。还有这篇《一国三治》时政议论,也颇有见地,想常人所不敢想,崇论宏议、高瞻远瞩。好,不是一般的好啊!

    如果依东方太子对胡长生原有的坏印象,本想把他直接除名,可是看过他三篇文章,好得实在离谱,爱才之心油然而生。算啦,不难为他了。太子道:“这个胡长生,定为第三名探花。”

    李尚书迟疑道:“这……好吧,请殿下再审定另两位的文章。”他想太子还没看全,就认定胡长生为探花,这是他表弟,不知有什么深意?

    东方太子最后审定,陈世俊为状元、张君瑞为榜眼。

    黄榜一出,举国欢腾。老百姓奔走相告。啊,人类的精英,大圣朝历史上第一科三百名进士的美名,在大江南北传播开去。特别是状元郎陈世俊,原先不过是一介乡间书生,如今一步登天,据说东方太子还准备将女儿嫁给他,老天爷,这真是一步登天啊,一位籍籍无名的书生,一下子成为贵不可言的郡马爷,皇亲国戚,羡慕死人啦!

    从此,圣朝文风大盛,全国各地掀起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民风为之一振,尊师重教成为社会时尚。学子们终日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们终于意识到,原来读书有这般好处,不仅有黄金屋,还有颜如玉啊!

    此后,随着全国武考的结束,习武之风也越演越烈。科举考试为民间士子带来出人头地的希望,为他们扶摇直上提供了明确阶梯。

    胡府上下也都很满意,虽然三少爷没有高中状元,但是探花郎也很不错,普天之下,三千多名最优秀的文人墨客比试,能中进士都不简单。

    胡宝良乐得合不拢嘴,我胡家一门武将,竟然出了一名文探花,真是可喜可贺啊。东方凤凰也很欢喜,儿子终于给胡家增光添彩啦。

    唯独胡长生高兴不起来,只要有皇太子东方玉在,自己的人生污点就永远也抹不掉。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么出色的文章都中不上状元,如果不是太子暗中使绊,还能有什么原因?

    黄榜公布之后的第三天晚上,皇上龙心大悦,召集文武百官,并大宴三百文进士,在御花园整整摆了一百多桌,名为:琼林宴。

    这天晚上,正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天空中一丝云彩都没有,蓝得透明透亮,明月亮早己升上天空,幽静的御花园从未有过地喧哗起来,远近堂、廊、亭、榭、楼、台、阁、舫、斋、馆别具匠心的建筑群落,在水一样皎洁的月光下显得错落有致,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美不胜收,凉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好壮丽的皇家园林啊!

    东方云龙亲率太子及十二位皇子与文武百官同庆佳节,皇恩浩荡,其乐融融。酒过三巡,皇上感慨万千,心想我大圣朝真是人才荟萃、蒸蒸日上啊!他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即挥毫作诗,然后高声吟诵: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好诗,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好诗啊!

    顿时,全体文官轰动起来,纷纷称赞皇上的诗构思新颖、无懈可击,给人以醍醐灌顶、精神一振之感,当今圣上,真是才华横溢的圣主啊!

    武官们也兴奋起来,他们虽然不懂诗,但是都好诗,而且任何人都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皇上文功武略,都是天下第一啊!

    三百进士头一次有幸看见皇上,而且还是皇上请客,一个个激动得手足无措,他们不敢放胆高唱赞歌,但是无不低声喝彩,果然是好诗。

    东方云龙作了一首诗,感觉十分满意,听文武百官赞美声不断,更是龙颜大悦。他含笑挥手道:“今夜月光明亮,众卿可作诗以助酒兴。”

    文武大臣与三百进士立刻沉思起来,人人搜索枯肠,都想在皇上面前展示风采,可是又担心自己出丑被百官耻笑,一时都犹豫不决。

    这时,一位贾进士自告奋勇地站出起来,躬身作诗道:“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东方云龙微微一笑,评价道:“才气平平,然气象不凡,勇气可嘉,算是人才。”

    在场的哪一位不是人才?每个人都抱负不浅。众人见贾进士拔得头筹,这样的破诗都能获皇上亲口评价,自己如何不展示一番?于是大家接二连三,献上一首又一首诗词,更有皇恩浩浩荡荡,犹如明月恩泽四海之语。

    琼林宴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气氛极其热烈。

    此前东方云龙己经看过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诗词文章,心中自有想法,此时见三人久不开口,于是有意考验他们,挥手止住众臣道:“下面由探花郎做诗一首,榜眼和状元准备。”众人听了,立时安静下来。

    胡长生与状元、榜眼同坐第一排,心情本来不很高涨,喝了几杯闷酒,以此解忧,根本没打算作诗,既然皇上舅舅说了,不得不勉强吟一首。他站起身来,仰望天空,略一沉吟,高声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诗吟诵完毕,御花园里鸦雀无声,远近风声飒飒,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东方云龙仰望天际,深觉这首词回味无穷。半晌,他点头赞叹:“好词,真是亘古未有的好词。来,上酒,为庆祝这首词诞生,所有的人连喝三杯。”

    众人轰然应诺,大赞好词,好词啊,纷纷举杯喝酒。

    皇上东方云龙也连喝了三杯,扶案道:“好,下面由榜眼做诗。”

    张君瑞慌忙起身,先向皇上躬身行礼,然后作诗道: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东方云龙望着张君瑞,不置可否。文武官员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张君瑞憋得脸越来越红,突然“扑嗵”跪下,颤声道:“臣惭愧,臣的诗不如探花好,臣甘愿让出榜眼之位。”说着,把头垂到地上。

    文武百官和众进士们听了,不仅没有嘲笑张君瑞,反而敬佩他为人诚实,胸怀宽广。没办法,胡探花的词逸兴壮思,既高接混茫,缥缈于云端,又低回缠绵,掩映于清辉之间,还脚踏实地,意境幽雅深远,真乃千古绝唱啊!

    这首词一出,唉,恐怕没人敢作“咏月”词啦。

    东方云龙默然无语。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状元郎。

    陈世俊没等皇上发话,立刻战战兢兢站起来作诗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陈世俊颤声吟诗,感觉双膝发软,身量越降越低,吟诵完毕,已经完全彻底跪在地上。只见他双手拄地,垂首惭愧道:“皇上,臣作诗不如榜眼和探花,臣甘愿让出状元位。”

    东方云龙不看陈世俊,而是转移目光,直视太子。此时他心情极度复杂,明知道一首诗词代表不了一切,但是才情可见一斑。以后会考,朕要钦点状元才是。

    东方太子见父皇紧盯着自己,不由的脸色煞白,浑身冷汗涔涔。很明显,父皇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