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儿将布匹和纕子放到木箱上,兰英道:“你这是准备做被子还是做棉衣?做被子好办,做棉衣我先量量尺寸,抽空也就做出来了。”

现在兰英每天都要炒制二百多斤罗布麻,上午还要和庆和嫂子和青山家的一起晾晒分装,活计可不轻松,邱晨哪能再让她加班给自家做棉被,于是笑道:“你这一天一住不住的,已经够累的了,我就是那周扒皮也不能这么没人性吧?我早就想好了,还是每天出几十个钱儿,找两个媳妇子,最多两天就做出来了。”

“行,我也不强撑了。只是,我想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把做被子的活儿,交给二魁家做?”兰英迟迟疑疑的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邱晨默了一下,微笑道:“我对二魁家倒没什么,只是二魁家不要上山采药吗?她有空给我做被子?”

“别说了,二魁家又怀上了,那天上山还差点儿滑倒,二魁就不让她上山了。”兰英叹口气,郁郁道,“可不上山,二魁媳妇又去哪里寻摸来钱的行当?她现在和婆婆大房一个锅里摸勺子,大魁家的两口子你也知道,又懒又馋还挑三拨四的,任啥活计都不想动,还净想着好吃的好穿的。一家人都是二魁两口子干活巴结,如今二魁媳妇怀了孩子,没法子挣钱了,那大魁媳妇就天天指桑骂槐的……今儿早上我去村子里碰到了她,就向着我好一通哭。真真是叹牵人……还怀着孩子呐!”

听兰英这么一说,邱晨也觉得不忍,加之兰英还是第一回向她请求什么,她也不好意思拂了她的意。默了片刻,终是点了头。

“你抽空和她说一声,让她哪天身子轻快了就过了,一天给她五十个钱儿。也不用赶活计,索性都不是急用的,别窝着肚子什么的,就没法说话了。”

“嗳,我明儿一早就去告诉她。二魁媳妇一定欢喜。”兰英立刻欢喜地应下来,连整理东西的动作都轻快了不少,那样子,倒比她自己挣了银子更高兴似的。

第二天一大早,邱晨做饭,林旭就挑着水桶出去了,不过不同的是,今天他还牵上了栗红马儿。

别看邱晨买车买马,她还真没想过怎么喂养,如今有林旭照料,而且看情况,暂时也不会影响到学习,邱晨也就索性放手不管了。

早饭时间紧张,邱晨用肉末炝了锅,把白菜嫩叶切成细细的丝儿,做了个小疙瘩汤,热了馒头。热馒头的时候,还蒸了一小盆鸡蛋羹。如今,五个母鸡都开始下蛋,一般每天都能捡四个蛋,有时候还能捡到五个,给两个孩子吃了后,还略有剩余。

回屋叫了阿福阿满起床,领着一个抱着一个到院子里洗脸。刘三河挑着一担柴禾站在门外。

“林娘子!”一看到邱晨走出来,刘三河就挤了一脸的笑,点头哈腰地和邱晨打招呼。

这些日子,兰英没少在邱晨耳边念叨,说刘三河真是改了性儿了,把林家那三亩地都给锄了一遍。这段时间地里有些旱,兰英又回来告诉邱晨,说刘三河挑了水给林家的麦田浇地呢……

既然他有心改过,邱晨也不是不容人的,但想让她立时忘了当初的龃龉也是不可能的。

邱晨直起身,道“刘三河,这么早过来,有什么事吗?”

刘三河也不觉冷淡,仍旧笑嘻嘻道:“嗳,是这样儿……我去山上砍了担柴禾……那啥,林旭兄弟要上学堂读书最重要,以后,每天早上砍柴、挑水,都交给我吧。还有放马……呃,若是放马不行的话,我就去山上割了草回来喂。”

刘三河这么说,邱晨也有些心动。林旭每天要挑水砍柴,如今又加上放马、伺候马匹诸多活计,一天两天看不出来,时间长了,必定会影响到学习,若是牺牲休息的时间来赶功课,就更是得不偿失了。对这一点,没有人比读了二十年书的邱晨更有发言权。

不过,林旭对刘三河很是反感和排斥,特别是新买的马儿,林旭肯定不乐意交给别人放牧照料。而,邱晨同样不放心,地里的庄稼想做啥手脚不容易,马儿是活物,想做啥手脚可太容易了。到时候说吃了什么妨碍的草料,或者吃积食了之类,有无数种方法,吃了亏还能让人说不出来。

见邱晨沉吟不语,刘三河没有坚持,转而道:“麦子返青了,麦田里还需要追一次肥……现在就要想着积攒或者购买,不然到时候追不上,耽误麦子拔节不说,之后收成也要减……”

------题外话------

今天更新延误虽说是客观原因,但粟粟还是觉得对不住亲们,加更一章,亲们给个鼓励哟……

☆、第四十七章 吾家儿郎

第四十七章 吾家儿郎

这个邱晨倒是听明白了,这些天,没少听兰英和两个妇人说道这些。

麦子返青的时候施一遍肥,是为了促进麦苗返青茁壮的;等麦苗儿拔节的时候再追加一次,则是为了麦子抽穗儿做准备。肥料足了,麦穗儿大,麦粒儿也实诚饱满,产量自然也就高。

林家积攒了一冬天的肥料,前两天都用到地里去了。若是再追肥的时间短了,可没办法攒够,若是时间充裕,如今林家添了五只鸡、三只香獐子、一匹马,这些动物或可都是粪肥制造者,一个月时间也就足够把肥坑填满了。

于是,邱晨开口问:“还要多少时候用追肥?一个月后用肥赶不赶趟儿?”

刘三河连连点头,嘿嘿笑道:“赶趟儿赶趟儿,一个月刚刚好赶上麦苗拔节儿!”

邱晨心里有了数,点点头,打开栅栏门儿,示意刘三河:“把柴拿进来吧。”

刘三河虽然给林家做了半个多月的力工,第一天上门就被邱晨告诉他,以后不能来家里。他知道林家大小都不待见自己,这次上门也不敢进院子,只隔了栅栏门说话。让他很意外的是,林家娘子居然很平静地让他进院子,听话里意思,若是粪肥不够,还会打发他去购买粪肥……这算不算,已经不再防备他了,开始相信他了?

略略惊讶着,刘三河蹭蹭鞋底沾的泥巴,将手在身侧蹭了蹭,然后迟迟疑疑地走进了院子。

林家他并不陌生,那天盘灶、挖肥也待了小半天儿,所以,也不用邱晨示意,刘三河挑了柴禾进门,自动自发地送到柴堆上去。

“家里柴水都有,你挑水砍柴的事儿也不急,等我商量过了,用你自会和你说。”邱晨淡淡地说了,打发刘三河走人。刘三河倒也没多言,挤着笑点点头,拎着扁担,转身拖拖拉拉地走了。

在他转身出门的时候,邱晨注意到,天气已经回暖了,刘三河还穿着破旧的棉袄棉裤,衣摆和裤脚的布料磨烂了,黑乎乎的棉絮露了出来,随着他的脚步,一摇一晃的。

不多时,林旭牵了栗红马儿,挑了一担水,背着一捆草转回来。现在地里的草还没长起来,割老半天割不了多少。

看着林旭连手脸都顾不得洗,把马栓到屋后的一棵枣树上后,就拿了刚割的草摊晾,忙忙碌碌的,不由又是好笑又是心疼。这孩子最是沉稳老成,每天只是努力学习,卖力干活,这一回虽然还是分担了家里的活计,却看得出来是真心喜欢马儿,倒是显出一些少年的活泼来。

将饭菜盛好,端上桌,邱晨笑着吆喝住又想去后院看栗红马儿的林旭:“二弟,时辰不早了,你还不赶紧洗洗吃饭,去学堂延误了,小心徐先生的戒尺!”

林旭止住脚步,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咧咧嘴笑笑,赶快跑去洗了手脸,又跑回屋里换了干净衣衫,又飞奔回来吃早饭。

只是半个多月的功夫,因为不再挨饿,万事有邱晨操持着,也不用总是担心忧虑,小小的少年就如充满生机的青竹,得了雨水营养和阳光的照耀,迅速地蓬勃起来。原本黑手发黄的脸,渐渐滋润变得白皙红润起来,心情好,又每日读书,眉眼神情都越发温润俊秀。身条更加挺拔端正,就连个子似乎也一夜间长高了似的。恍然间,一个土气畏缩的乡村孩子,就转变成了一个占了书卷气又不是纯朴美好的俊秀少年郎!

邱晨看着庭庭而立的少年,竟从心里生出一种有儿初长成的欢喜和欣慰来。

盛了大半碗蛋羹放到林旭面前,邱晨笑道:“你别光吃馒头,你正长个子呢,还要天天熬夜读书,营养跟不上可不行。我多蒸的,你不用及留着阿福阿满,够他们吃的。”

林旭笑笑,挖了一勺蛋羹放进嘴里,喉头不知为何有些微微的发哽,连忙垂了眼,将喉间的哽意连蛋羹一起吞下去。

邱晨端了疙瘩汤慢慢吹冷了,喂给阿满吃,一边儿道:“还有啊,昨天忙乎的都忘了,我昨儿去镇子上淘换了几本好书回来,这会儿来不及看了,等晚上我拿给你。”

林旭只有连连点头,嘴巴不知不觉地就咧开了,喉间的哽意就如来时那样,不知怎么的消散不见了。

度量着林旭吃的差不多了,邱晨又道:“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些了,我有件事和二弟商量。”

林旭连忙放下碗筷,束手端坐道:“大嫂请说。”

“嗯,是这样,之前咱们日子不好过,家里挑水砍柴的都要你去辛苦,虽然你刻苦,却到底影响课业。另一个,刘三河不管是不是我们愿意雇用,到底算是我们林家的长工了。之前我不爱理会,一直吃住在三奶奶那里……”

邱晨止住想要开口插话的林旭,继续道:“你听我说,我的意思不是让刘三河到我们家吃,更不可能让他来我们家住。前段时间,我也旁观了他的作为,对咱们林家的田地照料的还算尽心,不但锄了一遍地,还挑水浇了一遍。我就合计着,虽说不敢从这么短的日子就确定他真心悔改,改邪归正了。但他这样,我们也要做出主家的样子来,不然村里人就又该转头说我们林家的不是了。我打算每个月给三奶奶送一百斤粮食过去,三奶奶让刘三河在她那里吃住,是她老人家照顾后生的慈爱之意,但既然刘三河暂时算是我们林家的长工,那我们就没有让三奶奶受了累,还搭粮食的道理。”

林旭听了若有所思,默默点头。

邱晨又道:“呵呵,既然咱们供了他粮食吃喝,自然就不能仅让他照顾那三亩田地……那么,每日让他挑担水,砍捆柴,也就应当应分,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林旭垂着头默然半晌,终起身恭敬向邱晨深施一礼:“多谢大嫂教诲,二弟我受教了,以后遇事一定会三思而行,决不会再莽撞冲动了。”

大哥死在边关,如今林家就是大嫂主事,特别是病好了之后,搜肠刮肚地卖药材、卖方子,为一家老小操持,言谈行事,哪怕是和回春堂的人谈论买卖,也是果敢决断,像刘三河这样的小事情,大嫂根本不需要和他交待,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耐心有致地和他交待,一来是尊重他这个当弟弟,更多的却是通过这件事在教导他,言谈行事都要占住一个理字。就像大嫂说的‘应当应分’,让谁也说不出话来。

林旭还暗暗感叹,大嫂这一番作为下来,何止是让人说不出话啊,如此大度宽容,宽严有度,稍稍有点儿眼力的人只怕都要竖一竖大姆指,赞一声好了!

------题外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更新晚了,一个回应的都木有……伤心!

☆、第四十八章 制皂

第四十八章 制皂

刘三河接下跳水砍柴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吃过早饭,林旭帮着收拾了碗筷,拿了书自去了学堂,临走之前脚步顿了顿,终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