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天无痕-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钧笑了笑,说道:“那我也留下来,以后还要请姚师弟、沈师兄、葛师兄多扶持。”
  周钧锐意修行,他踏入辟灵境,随时都能入上七峰内门修行,但他没有宗族供养,就算进入上七峰修行,也会困乏于修炼资源的不足。
  就算他入上七峰内门修行后,还有机会到军中历炼,但就未必会被派到玉龙山来。
  他也赞同陈海所说,玉龙山风云际会正当时,随着武威军与鹤翔两镇的矛盾公开,玉龙山在河西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宗门及大都护将军府后续都会往玉龙山倾斜大量的资源。
  那他先留在玉龙山占一个位置,再入上七峰内门修行,然后再回到玉龙山任职,才是最好的选择。
  ……
  武威军与鹤翔军两镇矛盾公开化后,玉龙山就成风云际会之地。
  七月上旬,武威军大都护将军府,下令以柴腾等将为首,在玉龙山北麓整顿防务,而修筑黄龙渊防塞则是当务之急。
  陈海等人随同厉向海,接管玉龙府军一千武卒及两千民夫后,就直接沿着崎岖的石峡,再次往五百里外的黄龙渊开拔过去。
  叛军担心受到武威军的血腥报复,也是仓促撤出黄龙渊,将上万具尸体丢弃在双峰石寨内外,但铠甲、兵器都被拿走。正值酷热的夏季,黄龙渊附近山岭,树木也是稀疏,尸体腐烂得厉害,空气里都充满着恶臭。
  为防止瘟疫滋生,陈海他们最先做的事情,就是花费两天工夫,砍伐材木,集中焚烧遗尸,之后才腾出手来,清理残破不堪的双峰石寨;而十数万流民随叛军退入玉龙山中,主要就集中在黄龙渊的河滩上扎营,此时留下一大堆乱糟糟的简陋窝棚。
  陈海也是到这时,才有机会真正亲眼看到这座传说上古时曾有黄龙出世的山中湖泊。
  除了四周山岭围合的盆地地形能汇聚雨水来,黄龙渊湖底还有一眼灵泉往外出水。
  也是这口灵泉,保证黄龙渊在持续数年的大旱中没有彻底干涸,使得黄龙渊附近笼罩着淡淡的灵气。
  黄龙渊作为玉龙山深处不多的水源地,即便在持续数年大旱后,水域缩少了七八成,但还有上千亩的水面,最深处有上百米深,又有大型灵泉喷涌,是玉龙山里难得的良地。
  只是黄龙渊位于鹤翔、武威两镇的分水岭附近,地方极为敏感,两家事先谁都没有占据这处良地,这时候,武威军就再也不客气了。
  双峰石寨位于黄龙渊的北面,都武尉将军柴腾决意要厉向海在黄龙渊的南面山岭,再择一处险峻处建造哨垒。
  再往南两三百里,就是鹤翔军镇所治的兰川郡辖域,地形相对平缓一些,在黄龙渊的南面修建哨垒,可以俯瞰兰川郡的边地。
  厉向海率主力坐镇双峰石寨,除了修缮双峰石寨外,还要从玉龙府征用更多的民夫,开凿双峰石寨与陈桥寨之间的栈道。
  石峡在玉龙山里弯弯曲曲,路程拉得极长,又极其狭险,只能供步卒通过,需要开辟新的通道,除了供车马通行外,还要将连接陈桥寨的路程大幅缩短到两百里以内。
  厉向海同时又令厉虎率陈海、沈坤、葛同三队武卒、一千民夫,进驻到黄龙渊南面的山岭之中,选择一座废弃的山寨改造成坚固的哨垒。
  厉向海虽没有袭得历氏亭侯的爵位,却是厉氏现存唯一踏入明窍境的强者,地位不在厉氏宗主之下,所以将厉虎、厉玉麟等一批族中精英弟子调过来辅助他治军、驻守黄龙渊。
  厉虎、厉玉麟都有辟灵境中期的修为,在军中地位自然要比陈海他们高出一截。
  黄龙渊驻军可以扩编到两千武卒,但即便是接管玉龙府军的一千武卒,绝大多数都没有武道修行的基础,远谈不上精锐,需要艰辛的操练。
  陈海不想耽搁修炼,此外他也不是很熟悉琐碎的操练军务,就将赵山从蒙邑调过来帮他训练武卒……
  陈海这是宗阀子弟的派头,厉向海、厉虎自然不管,要是陈海能从陈族调来更多的精锐老卒,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还能大幅加强驻军的战力,何乐而不为?
  ……
  陈海他们作为最底层的武官,不清楚大都护将军府与帝廷中枢及鹤翔军交涉的具体进展,但九月中旬,鹤翔军在玉龙山南面的盐川府,直接增设盐川大营正式收编投降过去的十数万乱民。
  由此可见,大燕帝国西北部的两大巨头,在帝廷中枢的斡旋下,谈得并不开心。
  针对鹤翔军的举措,大都护将军府于九月下旬又颁布三道新的命令。
  一是在新桥寨设县邑,将玉龙府治南迁到新桥县;二是正式新设与微江大营、铁流大营等平级的玉龙大营,提拔柴腾任玉龙大营都护副使,暂摄玉龙大营,兼知玉龙府,后续大都护将军府还将从各部抽调更多的精锐兵将补充到玉龙大营;三是令赵如晦、张怀玉等人到玉龙山黄龙渊设立玉龙山黄龙渊道院……
  一切都如陈海所预料的那样,玉龙山风云际会正当时。
  武威军在玉龙山北麓,新设玉龙大营,大规模扩编军备,新增县邑,又设直属于太微宗上七峰内门统领的黄龙渊道院,实际上已经是将南面的鹤翔军,当成与金州西羌诸族一样的敌对势力进行最高级别的戒备了。
  事前谁都没有想到,太微宗只想速战速决的玉龙山平乱一战会败得这么惨,两名明窍境长老、五十余内门弟子以及七百多道兵弟子殁于此役,丧命黄龙渊;也没有谁事前会想到,玉龙山平乱一战,会直接拉开武威军与鹤翔军两大巨头,在帝国西北部对峙的序幕……
  玉龙山的形势又陡然剑拔弩张起来。
  陈海与沈坤、葛同三队武卒,在厉虎的统下,看管一千民夫,进入黄龙渊南面的山岭,选了一座废弃的山寨,作为驻营进行改造。
  这座山寨也恰好建在两道山峰之间的峡谷里,与双峰石寨南北对峙,控制着进入黄龙渊的通道,因此在正式的军府行文里,就将这两座石寨称为黄龙渊南天门寨及黄龙渊北天门寨。
  南天门寨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占地都只有四五十亩,不比陈海他们在铁流岭东麓主峰的药师园大出多少。
  寨子里原先就有百余间破落的棚屋,除了整理出六排兵舍,将遗弃的石殿祠堂改建为驻营公署外,陈海他们还在兵舍前平整出一片空地,当作武卒操练的校场。
  南天门寨的寨墙虽说也是用石头垒砌起来,为防山贼也修得相当陡峭,但墙体单薄,十二三米高的寨墙,只有不到两米厚,辟灵境中后期的玄修弟子贴近后,也能极轻易的将寨墙轰塌。
  不管宗门最终会不会在南天门寨布设防御法阵,玉龙大营都要求南天门寨的寨墙最终要能承受明窍境中前期强者的全力一击。
  从玉龙府调来的匠师,建议再砌到一道石墙,中间填以浆土。
  如此一来,寨墙的修筑就成了大型工程;此外,陈海他们还要负责在黄龙渊山湖的西岸,开辟一条连接南北天门寨的大道。
  到九月下旬,大都护将军府下达新的命令之后,陈海他们在黄龙渊又多了一项目任务,就是在黄龙渊两侧的山岭修建道院所需的宫殿以及供道兵弟子迁入后要住的房舍、院落……
  除了黄龙渊双寨外,玉龙大营还要在黄龙渊以南的山岭,修建八座防塞,要将抢先将整座玉龙山都控制在掌握之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兰川郡北部的盐川府。
  为此,除了新扩编的三万新军外,柴腾还从玉龙等府县前后多次征调十五万民夫进入玉龙山。纵横千余里、横卧在武威、鹤翔两镇之间的玉龙山,骤然间就变成了一座大工地。


第51章 更名改姓
  十月中旬,赵如晦、张怀玉就率六百道兵弟子及随行家眷、仆役,南迁到玉龙山黄龙渊;周景元带着沈秀、周轻云等少年,也跟随大部队迁入玉龙山……
  得知周景元他们到黄龙渊后,陈海、葛同、沈坤当天就跟厉虎告假,正好与到南天门寨公干的周钧,一起返回北天门寨,与周景元他们相见。
  南北天门寨相距四十余里,黄龙渊西岸的驰道还没有开辟出来,往返需要一天。
  陈海他们御马走到半道,就看到有一头青鳞雷雁翱翔于黄龙渊的上空,陈海认出就是陈烈豢养的那头扁毛畜牲,心里还疑惑着:难道陈青又到玉龙山了?
  “会不会是陈烈师叔,调入玉龙大营?”周钧心思灵动,看到这头太微宗独树一帜的灵禽,就想到玉龙大营正从各部抽调精锐扩充战力的事情上去。
  “真有可能!”沈坤、葛同神色皆是大振,心想要是陈烈调到玉龙山来,那他们跟着陈海,就算是真正的抱到大腿了。
  陈烈身为上七峰第三代真传,在微江大营出任都武尉将军,调到玉龙大营后,将职也不会低于都武尉将军,地位非厉向海、赵如晦他们能及。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陈烈重新接纳流落在外的这个嫡亲外甥才行。
  陈海眼瞳看着在黄龙渊上空翱翔的雷鹰,眉头微微蹙起,心思岔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
  陈海、沈坤他们进入黄龙渊沿崖,在河滩上扬鞭驰行,赶到北天门寨,陈烈及养子陈彰以及女儿陈青,果然就在北天门寨;陈烈此次也确实是奉大都护将军府之令,正式调入玉龙大营任职。
  陈烈在厉向海、赵如晦、张怀玉等人的陪同下,巡视黄龙渊的防务建设,看到陈海没等他派人去通知,恰好也到北天门寨来,很高兴的拉他一起走进北天门寨议事的大厅:
  “我接到调令,也是匆忙,想着到玉龙山就能相见,就没有写信告诉你一声。”
  在众人面前,陈烈也丝毫不掩饰对陈海这段时间表现的欣慰跟欢喜。
  “你入道院修行,勤勉有加,又立下军功,我在微江城就知道,是大感欣慰。我现在到玉龙大营任都护副使,要组建新的扈卫营,你过来帮助我吧……”
  陈海他们在半路上就猜到陈烈这次是调入玉龙大营任职,但没想到结果比想象中还要好。
  大都护将军统辖河西诸郡的军政,下辖诸大营负责各个方向的防线,诸大营又设都护将军一人、都护副使若干人,再之下就是宿武尉将军、都武尉将军等将职,又有宿卫校尉、典兵校尉、千武校尉、百武校尉等中低级武官……
  此前陈烈在微江大营任都武尉将军,这次担任都护副使,除了将职提升一级,更为关键的,照大燕帝国的常例,都护副使等高级将职通常都会加封爵位。
  陈烈作为陈氏核心的少壮派人物,却因出身旁系,目前还没有承袭陈氏县侯爵位的资格,但他此时凭借修为、军功,哪怕是加封最低一级的亭侯爵位,也算是真正成为河西诸郡及太微宗的真正高层人物了。
  陈氏一族,在陈烈之外,有一人受封县侯,一人受封乡侯,一人受封亭侯,都有明窍境的修为,但除了开远县侯陈知义身为大都护将军府左长史外,以就陈烈的将职最高;何况陈烈正值壮年,被视为武威军近年来最希望修成道丹的人物之一。
  陈烈也就正式成为陈族除正闭关修行老祖及宗主陈知义之外的第三号人物,甚至修为不比宗主陈知义稍弱。
  陈海此前也没有想到陈烈竟然有机会到玉龙大营来担任都护副使,这下子,他在玉龙山算是真正找到大靠山了,但是不是直接就调到陈烈身边,他又犹豫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