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天无痕-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海接管横山城防务后,张雄、苏原等人也很快从沥泉赶到横山,来跟陈海相会。
  “我听闻太尉府已经讨论要在秦潼关道的西隘口再修造一座关城。按说太尉府修这座关城是防止天水郡的形势失控之后,河西大军有可能长驱直入秦潼山,照理来说,龙骧大营已经移驻天水郡,就应该是侯爷率龙骧大营负责秦潼关道西隘口的关城修建及驻守,但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没有找侯爷商量的意思,说到底还是不够信任龙骧大营。”苏原将燕京城最近的动向,说给陈海知道。
  “天下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信任,在秦潼关道西隘口所修的这座关城,能控制秦潼山内外的形势,怎么都不可能落到我们手里,你们就不要去奢想会有这种事了……”陈海笑道。
  河西摧枯拉朽般拿下鹤川郡,对燕京各方势力的触动极大,即便是燕然宫与以英王赢述为首的京郡宗阀各怀心思,但这时候也能隐忍不发,知道有必要联手起来,限制河西董心过度膨胀的野心。
  除了龙骧大营移驻横山,允许秦山郡与天水郡的官员互调,加强两地的联系,下旨申斥河西都护将军府等等之外,同时在秦潼山的西隘口修筑关城,都是燕京这段时间为限制河西所做的诸多动作之一。
  在西隘口修建关城,实际上是将秦潼关整体西移,这样就能将整座秦潼山彻底的纳入京畿防备之内。
  秦潼山不仅是京西的屏障,同时因为沥泉、因为聚泉湖淬金砂矿的存在,地位变得极其重要,陈海猜测不仅京郡宗阀、燕然宫宦臣势力,包括苗氏、越氏的其他宗阀世族,也希望将河西铁骑彻底的挡在秦潼山之外。
  继续容忍河西通过种种渠道每年从沥泉运走三四百万斤淬金铁,与年产三千万斤的淬金砂矿完全落入河西手里,是完全两个概念。
  而将秦潼关移到秦潼山中麓的西隘口,紧挨着秦山郡与天水郡驻以重兵,也能压制河西继续东拓的野心。
  燕京在渐渐失去对边郡控制的情势下,这算是一招妙棋了。
  不过陈海将苏原他们召集过来,可不是要讨论这些事情的。
  他作为横山防线的戍边将军,还兼知横山府事,也就是说,横山防线的东部区域,不仅仅防务归他管辖,连民政、史治等事,也都是他的权限范围。
  按照这个来说,陈海此时的权柄,不比在涟水驻防时稍小,但在横山城以南的土地,都隶属于华阳府,也就是说,横山府所管辖的地域,都在横山防线以北。
  实际上是这些年来,天水郡抵挡不住妖蛮的侵袭,逐步放弃北面的防垒,将横山府的地域都完全丢弃掉了。
  陈海抹着黑砂岩所筑的坚固女墙,上面还有利爪刀斧箭矢抓劈洞射的痕迹,也有年深日久的斑斑血迹,这表明天水郡放弃北面千里纵深的土地,也没有抑制住妖蛮南侵猎食的冲动。
  “郡都尉吴澄巡视横山,我问他,我兼知横山府事之职,横山府治何域,吴澄站此城头,手指向北,说北向夹于断龙岭与斩马岭之间,皆是横山府地。我又写信给郡牧廖锡元问此事,廖锡元也说横山城往北,乃至翰海,皆可取为横山府境,”陈海望着北际隐有雪花飘落,淡然说道,“他们或许以为我是想从横山城南面割出一片区域以补军资之不足,才拿着这种借口来搪塞,但他们既然都将话说出口了,我也不想跟他们客气,第一步,我想在北面榆城岭先筑一座城,将这个小目标先给实现了!”
  “这是小目标?”黄双、苏原、张雄、孙干等人听了陈海这话是瞠目结舌。
  天水郡早年抵御妖蛮南侵的防线,就在横山城北面千里之外的榆城岭,但那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龙骧大营要是能在榆城岭重筑关城,实际上是将榆城岭与横山之间千里纵深的土地,都纳入横山府的治辖,这差不多是将天水郡的面积往北扩大一倍,这哪里是一个小目标。
  只是榆城岭与太微山西北麓的断龙岭以及秦潼山以北的斩马岭,差不多是形成一条直线,在地势上可以说是太微山脉的余脉,但险峻程度却远不能跟两边的断龙岭、斩马岭相提并论。
  榆城岭主要是由一系列三五百米高的孤山断岭组成,完全谈不上形成天然的地理阻隔,何况潼河还浩浩荡荡的从榆城岭中间流淌而过,可以说是无险可守。
  早年华阳宗强盛时,在榆城岭修筑上百座坚固防寨、驻以近四十万精锐战力,才将妖蛮挡在北面无法南下,此时龙骧大营才三万兵马,凭什么守住长逾千里的榆城岭防线?
  这他娘哪里算是小目标?
  即便是陈海能将天水郡牧、郡都尉以及龙骧都尉等要职都兼于己身,能调动天水全郡的人力、物力,或有可能做到这一步?
  但真到那一步,他们又得考虑河西、武藏军及燕京的牵扯,也根本不可能肆无忌惮的将防线往北一下子推进千里之多。
  张雄、黄双、苏原、孙干等人直是摇头,觉得陈海的这个小目标,以他们目前的实力,绝无实现的可能。
  “益天帝七十二年,流民遂成大祸,虽说有帝子争位、诸臣无心民事以及赤眉教暗中怂恿的缘故,但说到根本,也是人丁繁衍,土地狭窄加之宗阀兼并严重,宁可纵牧灵禽异兽,也不施舍给寒族小民,遇到持续数年的饥荒,大乱实是无法避免之事,”陈海淡淡说道,“此时西北域又是频发战事,耕种荒废,要是再遇饥荒,河西境内还好一点,天水、秦山以及鹤川,饥民就又会再度大规模涌出。横山城往北,千里沃土,种植粮食,可养千万之民,白白荒废掉太可惜了。我也没有打算,一下子就能将榆城岭守得滴水不漏,就想着先筑一城,寸步不让,令妖蛮从榆城岭每南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我想着,妖蛮诸部大概也就不会急着从榆城岭的缺口南进猎食了。”
  陈海想着血云荒域,有朝一日在黑山真正与金燕诸州连成一片的时候,天地法则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出现紊乱,那时候西北域不要说彻底的山崩地裂了,洪水、干旱及大震这样的大灾,是绝不会罕见的。
  他这时候不提前做些准备,储备大量的粮草,到时候如何应该大灾的冲击,如何迎接西羌国数百万民众东迁?
  再一个,整个西北域,从贺兰山脉往北、经铁流岭过渡到太微山脉,都有地理上的阻碍,易守难攻;真正的大缺口实际就是在天水郡北面的榆城岭、横山。
  要没有眼前这样的机会也就罢了,既然横山城以北的地域,已经归入他的治下,他理应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榆城岭修筑一道钢铁长城,以便未来能将数以亿计的罗刹血魔挡住。
  当前,此时重筑榆城岭防线,是要将妖蛮诸部挡住,以便能榆城山与横山之间,招抚流民、兴修水利,将这片千里纵深的沃土充分的利用起来。
  到时候依仗这片土地、依仗这片土地滋生的人丁,天机学宫才有可能真正的壮大起来,最终成为抵御血魔入侵的中坚力量。
  当然,那个目标的还是太遥远了,陈海将众人召集过来,第一步就是研究要怎么在榆城岭筑城。
  龙骧大营移驻横山,粮草由天水郡负责,很显然陈海不能指望天水郡会为榆城岭的筑城多支一粒粮食。
  陈海从储物戒指里拿出一叠卷宗来,递给苏原,说道:“我这几天大概想了一下,将今后五年在横山城要做的事情罗列了一下,你们商议商议,看有什么需要增减的地方……”
  苏原接过纸,孙干、张雄、黄双等人都凑过来,将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写满小楷,罗列未来五年所要的事情:
  六到十座铁矿场、两到四座铜矿场、两座精铁冶炼场、一座精铜冶炼场,将横山城的精铁年冶炼量要达到五千万斤,精铜冶炼场,要达到五百万斤。
  一座战车工场,要求年产亭级各型战车达到五十辆、乡级各型战车达到五辆。
  一座装载车工场,要求单风阵匣型的轻型装载车年产量达到两千辆。
  一座金戟弩工场,要求单兵便携式天机金戟弩的年产量,达到一万支;专用淬金短箭,年产量要达到一百万枚。
  此外还要建灵禽驯养场一座以及马场、牛羊牧场若干、伐木场、采石场若干、垦荒五百万亩耕地……
  看到陈海所写的这些,苏原、孙干、张雄、黄双他们是目瞠口呆,这哪里是他们五年所能做成的?


第368章 膛线
  要想在横山城以北开垦出五百万亩耕地出来,他们至少要迁入二十万以上的青壮劳力,加上拖家携口的老弱妇孺,到时候差不多需要迁入五六十万人口才能满足要求。
  此外马场、代木场、采石场、铁矿场、铜矿场、诸铁冶炼场及诸多战械、装载车的铸造场、制造工场,高级匠师是可以都从沥泉抽调过来,但同样需要近二十万的青壮劳力,才能达到陈海所提的要求。
  而且这些青壮劳力,要求比垦荒耕种的劳动力要更高一些,需要能通过培养,达到初级匠工的程度才行,这些青壮劳力从哪里获得?
  横山不比战乱初安后的涟水府能从四周八方吸纳流民,天水郡绝大部分地域都在廖、吴、周三族稳固的统治之下,三族绝不会容许治下的附民,大规模流入横山府。
  此外,普通民众都安土重迁,只要不出现大的饥荒、战乱,谁愿意背井离乡?何况还是迁徒到直接受妖蛮所威胁的横山防线以北开垦土地?
  精铁、精铜的冶炼,五年后要达到这个目标,还不算夸张,毕竟秦潼山西北麓山岭里,普通的铜铁矿脉不会少,只要能组织到足够的人力,开采铜铁矿石到山下冶炼就是。
  而陈海真要想在榆城岭修筑坚固的防线,基础铜铁的消耗自然是天文数字,每年数百万斤、数千万斤的消耗都是常态。
  诸型天机战车的产量要求,也不算夸张,到时候可以考虑将天机学宫在沥泉的战车工场迁到横山就是;燕州主要的宗阀世族,此前都选择从天机学宫直接购买天机战车的制造图卷,这时候都能制造各型天机战车,天机学宫的战车工场,也该专为龙骧大营服务了。
  然而年产两千辆的装载车以及一万件单兵弩、一百万枚单兵弩专用弩箭的目标,就太夸张了。
  此时天机学宫每年能从沥泉分得两百万斤淬金铁,还能暗地里额外再从鹿城获得三十万斤优质淬金铁,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但这些用于现有天机战车及天机战弩等战械的制造就消耗殆尽了,根本挤不出更多的淬金铁,去实现陈海如此宏大的计划。
  即便鹿城那边可以增加淬金铁的产量,但从鹿城过来,要经过河西,河西实际上一直都有意无意控制天机学宫从鹿城所得淬金铁的总量。
  河西这时候还不会跟天机学宫撕破脸,所以不会直接阻拦天机学宫的商队从河西境内借道,但要是就此认为,天机学宫的商队,就能肆无忌惮的将鹿城的淬金铁通过河西大量的运入秦潼山,就大错特错了。
  这方面虽然两家都没有摊开讲,但苏原他们预估天机学宫每年从鹿城运进五十万斤优质淬金铁,就应该是董氏所承受的极限了。
  除非横山防线能再发现新的淬金砂矿。
  虽然苏原他们都没有彻底搞明白淬金砂矿的形成原理,但横山城往北,怎么看都不像有淬金砂矿存在的样子。
  此外,单兵战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