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天无痕-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较益天帝七十二年年初与葛玄乔离开燕京时,此时的陈烈,气势更为收敛、沉凝,已经是半步踏入道丹境的假丹境界,在河西都已经是算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整个河西三郡,真正踏入道丹境的,包括太微宗诸殿首座长老及董氏最核心的子弟在内,也就十三人;而即便将陈烈等假丹境界的强者包括在内,总数也不过二十一人。
  此时河西也面临不小的防御压力,还能用秦穆侯董寿及昭阳侯陈烈为将,率两万骑卒驰援京畿,已经算是积极响应益天帝的旨意了。
  陈海也不管董寿、董宁父女进宫觐见帝君的事宜,相别近两年,能与这个世界最关心、也是这些年给他最大帮助的舅父陈烈再次相见,他心里十分高兴。
  虽然说此前与陈彰有很深的芥蒂,陈海此时不放在心里,相信陈彰这时候也不会再没事找他的麻烦了。
  梅坞堡这边给陈烈准备了一栋精致幽静的小楼,越过堡墙能看到浩荡的秋野河。
  秋野河对岸是西园军的大本营,此时又招募了一批新卒在进行操练,由宿卫将军赵融总揽新卒操训之事。
  不要说陈烈了,苏原、孙干、陈彰等人修炼到辟灵境后期,眼力都要远超凡人,临窗饮茶谈话,也能看见对岸伏蛟岭营地里将卒操训的情形。
  陈烈不再担任玉龙大营都护副使,苏原、孙干、陈彰这两年也都赋闲在玉龙山药师园寨潜心修行,也时时关注燕京的形势发展,他们是真没有想到,燕京的形势会一波多折,最终发展在这样的模样,会发生那么多他们所根本预料不到的事情。
  此时站在陈海的面前,陈彰心里只有苦涩。
  他身为陈烈的养子,始终担任陈烈对陈海的溺爱,会让陈海在昭阳亭侯府取代他的地位,故而时时防备着,甚至还有意无意的想着要将陈海踩在脚底上永世不得翻身,但谁能想到陈海参加学宫闱选,能斩获西北域第一的头衔?
  仅凭借这一点,不要说他陈彰了,即便是董氏那些不成气的嫡支子弟,在河西的地位都已经不如陈海。
  陈海在伏蛟岭治军,杖杀姜氏的天之骄子姜础,杜氏与柴氏的天之骄子杜镛、柴裕都被陈海用鞭刑废掉,姜氏、杜氏、柴氏恼恨入骨,欲联手将昭阳亭侯废掉,那一段时间陈彰、苏原、孙干也是惶惶难安,谁能想到最后竟是世子董畴亲自将三族阀主召到神侯府加以训斥、了结此事?
  不管这三家心里到底怎么想,但只要世子董畴掌权,他们就绝对不敢再提此事。
  这也足以证明陈海在河西年轻一代的地位,已经非普通宗阀的嫡支子弟能及了。
  柴荣、解文蟾等人也只能灰溜溜的返回河西。
  陈海初时以西北域闱选第一,获任西园军一都主将操训新卒,当时也没有谁看好此事。
  不管文勃源、樊春是否真就是在英王赢述的授意下,故意纵容叛军潜入蓟阳郡,西园军自身的强势崛起,才是持续数年之久的帝权之争暂时落下帷幕的关键。
  而西园军能够真正的崛起,谁都不能忽视左津谷一役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而这时候谁都不能忽视《练兵实录》的价值,那就意味着陈海即便这时不再在西园军担任什么重要将职,也没有人能忽视他的地位。
  赵山、钱文义护送陈青返回玉龙山,也带回一本《练兵实录》的抄本,但随同陈青返回玉龙山的同时,太微宗及大都护将军府的令旨就传到药师园寨,用大量的赏赐直接就将抄本给换走了。
  苏原、孙干、沈坤三人得幸有机会在宗门令旨传来之前就看过《练兵实录》;大都护将军府权衡过一番,将苏原、孙干、沈坤三人直接列入上七峰内门弟子。
  这其实就表明《练兵实录》今后将列为太微宗的上品秘典,非上七峰内门弟子不得研习其中所载的兵术。
  人比人气死人,陈海此时还没有踏入明窍境,论修为与陈彰、孙干、苏原相当,但此时河西那么多辟灵境后期的弟子乃至宗阀嫡支子弟,有谁敢站出来说能力压陈海一头?
  陈海与越城郡主董宁有过婚约,那是早初董氏想与姚氏联姻,以换取姚氏在燕京的支持,但随着陈海被逐出姚氏,这纸婚约自然而然就废除了,没有谁会在秦穆侯董寿面前找不痛快,会提及这桩事。
  陈海不知道他在池山城立下战功,为何最后战功会被压下来,但陈彰、孙干、苏原他们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就在他们以为这桩婚事彻底烟消云散之后,这次随军东行途中,却又有人有意无意的提起这桩婚事,甚至还有人跑到陈烈面前撮合此事。
  孙干、苏原都是极其聪明的人,这时候掰着脚趾头都能明白,这一切自然不是谁多事,实际就是秦穆侯董寿本人的意思。
  秦穆侯董寿总不能亲自跑到陈烈面前重提这桩婚事,怎么也得昭阳亭侯府这边主动提起,秦穆侯董寿那边才有一个台阶可下。
  而秦穆侯董寿这次点名要陈烈担任他的副将,用意很可能就是在这里!
  试想这背后种种的利害缠绕,以此衡量陈海此时在河西的地位,陈彰还能有什么拿出来跟陈海一较长短的?
  “你与越城郡主都在学宫修行,在燕京相处时日也不少吧?你觉得越城郡主的性子如何?”高兴的叙过旧,了解过聚泉岭的一些情况,陈烈就直接将话题转到董宁的身上。
  “越城郡主乃董氏骄女,高高在上,我管她性子是好是坏,与我有什么关系?”陈海哪里猜到背后正发生了那么多他还不知道的算计,见舅父突然提及董宁还觉得奇怪,笑着说道,“要认真说来,董师姐待人倒是亲切。”
  陈海有一段时间对董宁颇有好感,但在伏蛟岭他杖毙姜础之时,他下手残酷、无情,令董宁不满,就与他这边生分了,之后虽然不时能遇到,前段时间董宁还随董潘、吴雄还在聚泉岭住了一段时间,只是关系一直都很疏淡。
  “要是有关系呢?”陈烈笑盈盈问道。
  “呃!”陈海愣怔在那里,他再傻也清楚舅父说这话的意思。
  “你真是记不起你曾与董宁有过婚约?”陈烈这时候才确认陈海有关这桩婚约的记忆,也一直被姚沉舟出手给抹掉了。
  “……”陈海恍然间,很多此前纠缠的事情一下子就都想明白过来了。
  他在池山城斩获赫赫战功,但依旧没有洗脱姚氏弃子的狼籍声名,秦穆侯董寿大概听到他的名字都觉得厌恶;也难怪他在太微宗栖云岭初遇董宁时,董宁总是凑过来找他的麻烦,原来根缘就出在这里。
  想到当初在栖云岭时的那一幕幕,陈海想想都觉得好笑。
  说实话,董宁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婚约,之后还能如此待他,性子相比起那些眼高于顶的宗阀贵女,真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而且他与董宁的婚事真要能成,也是摆脱文勃源、赢述控制的良机。
  在英王赢述、文勃源面前,舅父陈烈都不能庇护他,但他他能成为董氏的核心子弟,文勃源、赢述即便发现盅魂丹并没有起作用,这时候难道会跟董氏撕破脸不成?
  陈海这段时间小心布局、谋划,一直都在寻找摆脱英王赢述、文勃源控制的机会,却没有想到机会是唾手可得。
  看到陈海嘴角的笑意,陈烈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心想着找个机会,就正式跟秦穆侯董寿正式提起此事,将这桩婚事重新确定下来,想想陈海与董宁年纪都已经不少了。
  即便两人都要在踏入明窍境之后再考虑生育子嗣,这时候也可以生活到一起了。
  ……
  燕然宫外,秦穆侯董寿与董宁,在宫里司礼官员的引导下,先到一座院子里等候着,等帝君处理完手里头其他的事情,才能腾出时间来召见他们——董潘没有资格直接参与觐见,但到这边陪同着。
  董宁与父亲董寿也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
  即便偌大的家族,子女与父母的感情都很疏淡,除了逢年过节,董宁也很少有机会能见到父亲,感情谈不上有多深厚,但能在燕京城见到父亲,董宁依旧十分高兴,像个小女孩子叽叽喳喳的聊着她客居燕京两年来所发生的事情。
  “这一路,你提及陈海这小子都不下三五十回了,”董寿此时完全一副慈父的模样,似乎也完全忘了当初他对陈海的厌恶,笑着说道,“莫非这时候旁人再提你与他的婚约,也不会气恼了。”
  “什么跟什么啊,”董宁乍听父亲提及这事,既是意外又是羞赧,娇怨道,“父亲也正是的,都要觐见帝君,还拿这事开宁儿的玩笑!”
  看董宁既羞且喜,董寿哈哈一笑,也不再提这茬,然而身后的董潘,脸色却是骤然一沉。


第206章 觐见
  董寿与女儿董宁在等候帝君召见之前,聊及那桩已经有四五年未被人提及的婚约,都没有怎么注意到董潘是听了这事,心却是蓦地一沉。
  在陈海斩获西北域学宫闱选第一时,就有人提起陈海与董宁的婚约。董潘当时也觉得这是将陈海彻底与董氏捆绑在一起的好办法,当时还兴高采烈的在信里跟世子提及此事,但世子在回信里却斥责他“多事”。
  之后诸多事,世子亲自出面将杜氏、柴氏、姜氏对陈海的滔天怒火给强压下来,自然也是极维护陈海,偏偏却不愿董潘等人提及陈海与董宁的婚约,看似粗鲁、心思却缜密的董潘不难想象到底是因为什么。
  陈海虽然此时不再在西园军担任重要将职了,但他身上的光环并不见得就此褪色,在未来的乱局里必是一枚相当有分量的筹码。
  世子是要将这枚筹码绑上董氏的战车,但在董氏内部,这枚筹码是落在世子这边,还是落到秦穆侯董寿那边,却是极有讲究的。
  想透这些过后,董潘才意识到他此前犯的错误有多大,好在世子并不介意他的无心之失,依旧将燕京的事务都交给他总揽。
  这一刻董潘心里波澜狂涌,他有一次无心之失,世子会毫无介蒂,但真要让陈烈与秦穆侯董寿在燕京就促成这桩婚事,世子那边也就不能再出面阻止此事,那就是他董潘极大的失职及对世子的不忠。
  “董潘,你在想什么,怎么一幅心神不宁的样子?”董寿回头看到董潘脸皮子有些发紧,不知道他心神岔到什么事情上去,怎么就一副心神恍惚的样子。
  “乐毅潜伏河西十数年,我等都没有发觉,此时狂妄到自封神将,屠戮虎贲军十数万精锐将卒,宁、卫诸氏子弟,无数人丧命其手,我就怕帝君等会儿责问这事,三爷您难以应答。”董潘拿乐毅来掩饰他内心的慌乱,说道。
  “道禅院余孽藏在幕后掀风作浪数十年,天枢院、太尉府都没有察觉,以致赤眉教坐大,怎么也不能怨到我河西头上,”董寿哈哈一笑,觉得董潘有些杞人忧天了,说道,“不过话说过来,乐毅在陈海身边潜伏数年,他用兵的本事,真就是都跟陈海偷学过去的?”
  “观流叛军制、编阵、诸多简陋但极实用的战械、以及匪卒所操练的基础拳脚戟术,确实都是从西园军偷学过去的。也恰是如此,我才担心帝君或会责备,”董潘极为自责地说道,语气里还懊恼不已,“陈海展示出他用兵的天赋之时,我当时就想着能让河西子弟跟着多学一些,却没有防范竟有赤眉教的奸细混在其中,真是我的疏忽啊。”
  “事情已经过去了,说这些无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