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70后离婚-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酒后安排浪漫的交待



感情虽然失败还好甜点很精彩



谢谢你的招待



这一次的单我来买



原谅我心情还愉快



为甚么要分开我连猜也不想猜



我不是庸才你不是天才



也不是伤害我的那种人才



不爱就不爱离开就拜拜



我不想听甚么甚么我们合不来



我有节目在排有很多东西想买



如果你是李白



魅力留给后人崇拜



别阻碍了我的舞台



我不是桑田你不是沧海



你不要以为你特别可爱



很多人恋爱很多人分开



我不会以为我特别失败



我不是庸才你不是天才



也不是伤害我的那种人才



不爱就不爱难捱就不捱



只给你一分钟想想怎么说拜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左梅心里面说,写这首歌词的人真是太牛了,太牛了。吴清源,你不是李白,也不是伤害我的那种人才,我有我自己的舞台,人生很短暂,青春易流逝,我要把时间用来编排我的节目。



吴清源,你不是李白。



第五十五章 亲情之花盛开



 第二天,朋友们和堂妹娟子都走了。



左梅的母亲和二妹左兰一起到左梅家里来了。



每个人都担心左梅。



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对左梅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口,他们用语言来安慰左梅,更用行动来支持左梅,要她挺住。



左梅当然知道这些。当夫妻之情一片狼藉的时候,亲人、朋友之情却开满鲜花,生机勃勃。



中午做了饭,左梅和母亲及两个妹妹一起吃饭,四人各坐一方。这情景,让左梅感慨万千。



当三姐妹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左梅的父亲还在。那时候的生活是多么得幸福与难忘啊。



每天下午父亲下了班,回到家里,便将方桌抬到院子里放好,父亲坐一方,三姐妹各坐一方。父亲看《人物》,看《半月谈》等书报,左梅三姐妹就安静地做作业。做完了作业便也拿出课外书来看。父亲虽然养了三个女儿,但是特别宠爱姐妹三人,也知道怎么去教育培养她们。父亲给每个孩子都订了报刊杂志。左梅读的是《红领巾》,两个妹妹小些,便读《小朋友》。



有时候,父亲会停下来给姐妹三人讲故事,讲成语故事,讲对联故事,讲《水浒》、《西游记》的故事。三姐妹语文成绩都好,与这些看的书听的故事不无关系。



因为左梅是老大,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便教左梅对对联。父亲先讲了许多的对联故事,给她们直观的印象,知道什么是对联,那些对联故事都是流传千年的有趣的故事。左梅从那时起就背了许多的对联,什么李打鲤,鲤沉底,李浮鲤起;风吹蜂,蜂无踪,风去蜂飞。桥上栽荞,风吹荞动荞不动;江中淘姜,日晒江干姜不干……这些对联故事一直记在左梅的心里,以至以后毕了业教书,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许多出来,听得学生脸上笑开了花。



故事听得多了,父亲便给左梅讲什么平仄,字数,上联下联,然后出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左梅对。记得有一年,左梅的一位堂兄结婚,父亲便让小小年纪的左梅编一幅对联出来,对联的内容是什么左梅现在不记得了,但是当时好像是引起了轰动的,左梅成了村人心目中的小小女秀才,父亲颇为自豪,为自己,更为左梅。



父女四人一心只顾读书,家务活自然就全落在了左妈妈的身上。好在左妈妈年轻的时候身体好,聪明,做事麻利,一个人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的。有时候忙不过来也要抱怨几句,说父亲娇惯三姐妹,父亲却只是笑笑,说什么她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家务活一个人做就可以了,现在不会,长大了自然会的。在父亲这样观念的培训下,三姐妹学习成绩倒是一直都好,但是做家务活却不擅长。左梅有时候想,父亲当年确实有些溺爱自己,但是现在回忆起来,这份爱却让左梅的心里感觉到特别温暖。



父亲去世前,拉着左妈妈的手,让她必须答应他一件事情,那就是她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供左梅三姐妹读书。父亲说,她们三个都是读书的料。左妈妈含着眼泪答应了,在以后的风风雨雨里,吃了无数的苦,悲了无数的泪,坚强地带着三姐妹一路走过来,没有半点折扣地兑现了自己对左梅父亲的承诺。



左梅知道左妈妈所付出的一切,知道自己如果垮掉将会给左妈妈带来怎么的打击。左梅不能垮掉,一定不能。



母女四人围着餐桌吃饭,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母女四人相依为命的岁月。长大后,三姐妹各自成了家,有了孩子,再也没有只母女四人在一起吃饭的机会。现在,四人又坐到了一起,在左梅遇到最困难的时候又坐到了一起,相互支撑,相互鼓励。



“左梅,你是我养的女儿,离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不要做傻事,不然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的。”左妈妈喝完一口酒后,看着左梅说。



“就是,大姐,你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你可千万不能垮掉,我们现在虽然和你在一起,但是最终还是要你一个人来面对这一切,以后只得靠自己了。”二妹妹说道。



“你现在知道了,这世上的男人是靠不住的,其他人也只能是安慰安慰你,支持支持你,最终要靠的只有你自己,想要靠别人生活一辈子,到头来肯定是一场空。”三妹左玲说话一向直爽,一针见血。



左梅仔细听着,不语。



三妹左玲继续说:“说实话,离婚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身边离婚的人多得是。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的农村妇女,离婚对你来说肯定是一件痛苦和绝望的事情。但是姐你不一样,你有文化,有修养,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你还有我们这么多的亲人和朋友,你没有理由被一场婚姻击倒。我的想法是,赶快结束,尽早进入你的新生活。我现在都有点儿羡慕你了,羡慕你又回归自由身,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行事,再也不必受谁的气,你可以完全照着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机会好难得啊。你的前边的道路充满无数种可能性,如果你自己好好把握,那么你肯定会得到重生的。”



二妹左兰对左玲的话深为赞同,接着左玲的话说:“说到新生活,我倒是给你建个议,我们下午一起到街上去买一套全新的床上用品,把原来的全部换掉,你要改变,各个方面都要改变,它会给你营造一种新气象,不会让你老是沉浸在原来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左梅说:“行,下午我们一起去,你俩帮我参考参考,我也早想换了。”



左妈妈听左梅这样说,心里很开心,说这才对嘛。说得三姐妹都笑了。



左梅感慨:“这人的一生啦真的永远不知道后面还会碰到什么事情,但是只要亲情在,便是有希望的。相信我,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左梅在给亲人保证,更是在给自己打气。



下午,三姐妹上了街,来到一家专卖床上用品的店子。进了店子,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让左梅有些眼花缭乱。



服务员拿来了几件让左梅挑选。左梅最后挑了一套粉花色大花的。那被面上开满了一大朵大朵的玫瑰花,大方,热烈,娇艳,绚烂之极,让人一看就心生爱意。



左梅想:我要我的床上开满玫瑰,我要让我的床上从此热热闹闹,我要让这此美丽娇艳的花儿赶走那些沉闷和老旧,我要把身体放在这些美丽的花丛中,我要努力让自己僵硬的身体重新鲜活过来,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新的生活,我要的新的生活就在我的前方,它离我如此之近,简直触手可及。



我要伸出我的手去。



回了家,换了毯子被子,卧室一下子变得活泼泼的,春意荡漾。



母亲和两个妹妹帮着左梅收拾家里的卫生,左梅到书房画画,左梅知道,自己一日都不能懈怠,绝对不能。自己的后路已断,唯有朝前走。走得也许很悲壮,但是只要在走,便是有希望的。



第五十六章 两个馒头



 左妈妈一直住在左梅家里,天天变着花样给左梅和孙子天一做好吃的,想快点把左梅养得胖胖的。



左梅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亲带给自己的温暖,自己的任务就是吃好饭,干好工作,画好画,睡好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左梅知道这一点,努力地养自己的身体,想让身体早点恢复到以前的那个样子。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站到秤上去称一称自己又重了多少。如果没有长便难过,如果长了点便高兴得中了奖一样。因了左妈妈精心地照料,左梅长重了两三斤,脸上又开始有了血色。儿子天一放暑假,天天在家里吃饭,十来天下来,儿子天一也长了六、七斤。



左妈妈做的菜特别好吃,特别是蕃茄烧排骨,那才叫一个香呢。天一每次一到吃饭的时间,端起碗就狼吞虎咽,一个劲地夹菜吃,生怕手动慢了别人全吃了去。



过了几日,继父打电话过来说是要收玉米了,叫左妈妈回老家去一趟。



早上九点过,左梅睡醒了,起了床。母亲正在收拾东西。左梅到厨房看看,发现垃圾袋里有两个烤焦的馒头,放在灶台上的蒸隔也被熏得发黑,把手都被烤化了。左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问母亲。



左妈妈说:“天一早上七点过就起来了,他把昨天买的馒头放在锅里蒸,火开着,他又跑到床上去睡觉,没想到一下子睡着了,她起来的时候,发现锅里的水已经烧干了,把馒头烤焦了。你看天一这个小东西,他又不说一下,好危险呢。”



左梅听了,觉得好愧疚,默默地把灶台收拾了,开始做饭。



母亲吃了饭后就要回老家,左梅从包里拿出两百元钱交给母亲,不好意思地说:“这点钱你拿着,我这段时间钱不宽裕,等以后挣了钱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回去两老儿好好保重身体,地不想做就不要做了,又能收多少粮食呢?身体最要紧的。”



左妈妈死活不要,说自己又不怎么用钱,知道左梅这段时间钱紧张,叫左梅收起来。但是左梅不干,最后,左妈妈收下了。拿上自己的东西,坐车到汽车站去了。



左梅吃完饭便开始收拾家务。



儿子天一终于醒了,见外婆不在,便问到哪里去了。左梅说外婆家里有事,已经回去了。



天一一听,急得要哭。



左梅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母亲在家里的时候,家里人多些,天天有好吃的饭,有家庭的氛围。母亲一走,家里就只剩下了母子俩,冷清了许多。儿子需要热闹和温暖,外婆能够给他带来这些。



天一不听左梅的解释,一个劲地嚷着也要走,也要回老家去。说着说着,就抽噎开来。看到儿子哭的伤心样,左梅的心又碎成一地碎片。



往事一齐涌上心头。



以前一到星期天,三个人便都窝在家里,儿子做作业,左梅画画、写字、做家务,吴清源看看书,然后一家人做饭吃,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而现在,吴清源已经很久都没有回过家了,也没有怎么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