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剑与禅:宫本武藏(下册)-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藏下了马。 

环顾四周,拣来一枝枯木,让三之助拿着,自己也拿了一枝大小适中的树枝。 

〃我还不能答应收你当我的弟子。现在你拿着那根棒子与我对打。我看你的手法之后,再决定你是否能当武士。〃 

〃如果我能打到大叔,您就答应帮助我成为武士喽?〃 

〃你打得到我吗?〃 

武藏微微一笑,拿着树枝摆出架式。 

三之助拿着树枝站起来,突然对武藏冲过去。武藏并未马虎,三之助踉跄了几次,肩膀被打了,头被打了,手也被打了。 

你快哭出来了吧! 

武藏虽然这么想,三之助却一点也不放手。最后树枝断了,他干脆对着武藏的腰撞过来。 

〃你这个笨蛋。〃 

武藏故意大声骂道,并抓住他的腰带,将他摔在地上。 

〃我才不怕。〃 

三之助跳起来又扑了过去。武藏再次抓住他的衣领,将他高高提在半空中。〃怎么样?投降吧!〃 

三之助头昏眼花,手脚在半空中乱抓。 

〃不投降。〃 

〃我如果将你摔在那块石头上,你准死无疑,这样子也不投降吗?〃 

〃绝不投降。〃 

〃好固执的小子。你不是已经输了吗?你就认输吧!〃 

〃……但是,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能赢过大叔您,只要活着,我绝对不投降。〃〃为什么你能赢我?〃 

〃如果我勤练的话。〃 

〃即使你苦练十年,我也一样苦练了十年呀!〃 

〃但是大叔您比我年长,一定比我先死吧!〃 

〃嗯。〃 

〃如果您死了,躺到棺材里的时候,我就去打您。因此,只要我能活着,就是我赢。〃 

〃啊!你这小子。〃 

武藏用力的将三之助抛在地上,不过并未扔到石头上。 

武藏望着一骨碌站起来的三之助,愉快地拍手大笑。 



17 


〃我收你为弟子。〃 

武藏答应三之助。 

三之助欣喜若狂。小孩是不会隐藏自己的快乐的。 

两人又回到三之助家。由于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三之助望着住了祖孙三代的茅草屋,彻夜思恋祖父、祖母和亡母的点点滴滴,并说给武藏听。 

翌日清晨,武藏准备好了先走出屋外。 

〃伊织,快点出来,不必带东西,你别再依依不舍了。〃 

〃是的,我马上来。〃 

三之助从后面飞奔出来。他的行李就是他身上那件衣服。 

刚才武藏叫他〃伊织〃,因为武藏听他说他的祖父在当最上家的家臣时,名为三泽伊织,因此世代都以伊织自称。 

〃你现在已成为我的弟子,将来有机会成为一名武士,所以承袭先祖的名字比较好。〃 

虽然三之助离加冠的年龄尚早,但是为了给他信心,武藏从昨夜便如此称呼他。 

可是现在飞奔出来的三之助,脚上穿着马夫草鞋,背着装小米饭的便当袋,只穿一件盖过屁股的衣服,怎么看也不像武士的儿子,倒像是一只要出门旅行的青蛙。 

〃把马绑在远处的树干上。〃 

〃师父,请您乘坐。〃 

〃不,别多说了,快点绑到那边去。〃 

〃是。〃 

直到昨日,三之助回答武藏时都是〃嗯〃。今天早上突然变成〃是〃,小孩对于改变自己可也不犹豫。 

伊织将马绑在远处,走了回来,武藏还站在屋檐下。 

他在看什么呢? 

伊织有些纳闷。 

武藏将手盖在伊织头上。 

〃你在这草屋里出生。你那坚毅不屈的个性,是这草屋赐给你的。〃 

〃是的。〃 

小小的头在武藏的手心下点了点。 

〃你的祖父节操高尚,不事二主,才躲到这荒郊野外的小房子。你父亲为了保全晚节,甘愿为农,年轻时克尽孝道,留下你而逝去。现在你已经送走父亲,从今以后必须独立了。〃 

〃是的。〃 

〃要当一名勇敢的武士。〃 

〃……是的。〃 

伊织揉揉眼睛。 

〃你现在恭敬地为这带给你们祖孙三代遮风避雨的小屋道别和道谢吧!……很好,就是这样。〃 

武藏说完进入屋里,放火燃烧。 

小屋一下子吞噬在火舌中。伊织热泪盈眶,眼眸充满悲伤。武藏对他解释说:〃如果我们就这样离去的话,强盗和小偷一定会来住这里,忠贞之家怎能为社会败类所利用呢?所以我才会把它烧了,你了解吗?〃 

〃谢谢您。〃 

小屋就被烧成一堆小山,最后化为十坪不到的灰烬。 

〃好了,走吧!〃 

伊织急着赶路,少年的心对于过去的灰烬毫不恋栈。 

〃不,还有事要办。〃 

武藏对他摇摇头。 


〃还有什么事要做?〃 

伊织觉得奇怪。 

武藏笑着。 





〃现在开始,我们要重新盖一栋小屋。〃 

〃为什么?您不是才把小屋烧了吗?〃 

〃那是你祖先留下来的小屋,现在要重建的是你我两人将来要住的小屋。〃 

〃这么说来又要住在这里?〃 

〃没错。〃 

〃不出去修炼吗?〃 

〃我们不是已经出来了吗?我不是只教你而已,我自己也必须多锻炼才行。〃 

〃您要怎么修炼?〃 

〃剑道的修炼和武士的修炼还有内心的修炼。伊织,你把大斧头拿来。〃 

伊织顺着武藏所指的方向走去。不知何时,武藏将斧头、锯子、农具等藏在草丛中,没有让火烧掉。 

伊织扛着大斧头,跟在武藏背后。 

那里有一片栗树林,还有松树和杉树。 

武藏脱去外衣,挥动斧头开始砍树,木屑四处飞扬。 

要盖武馆?难道要在这荒郊野外盖个武馆来修炼? 

无论武藏怎么解说,伊织的了解还是有限。不出去旅行,只逗留在这块土地上,让伊织感到非常无聊。 

咚…一声,树倒了下来。武藏拿着斧头不停地砍着。 

武藏黑褐色的皮肤充满热血,脏污的汗水淋漓,这一阵子的惰性、倦怠和孤愁,似乎都化成汗水流了出来。 

昨日他埋葬伊织的父亲尸骸后,便从那座山眺望阪东平野未开垦的荒地,萌生今天做这件事的念头。 

〃暂且放下刀剑,先拿锄头吧!〃 

他下定决心。 

在研习剑道上必须打禅,练书法,学茶道,甚至学画、雕佛像。 

因此,即使拿锄头也有剑道精神在其中。 

何况这片广阔的大地是最佳的武馆场地。再说锄头是用来开发这块土地的,这个福泽将会流传百年,甚至可以生养许多人。 

一个侠士本来是以行乞为本则,藉由布施而到处学习,借人屋檐避雨露,这在禅家和其他沙门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必须亲自栽培才能了解一碗饭、甚至一粒米或是一棵青菜的尊严。就像有很多不曾开垦耕种的僧侣,他们的理论听起来只像口头禅一般,靠布施生活的侠士虽然研习剑道,却无法习得治国之道,而且又会偏离社会,只养得一身武骨罢了…此乃武藏领悟出的道理。 

武藏知道怎么当农夫,因为从小与母亲在乡下种过田。 

但是,从今天开始他要当的农夫,并非为了三餐温饱而已。而是寻求精神粮食。并且从行乞的生活一变而为靠劳动的生活学习。 

更进一步的,因为很多农民都任由野草和沼泽杂草丛生,对洪水及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无力抵抗。再加上后代子孙也都延续这种生活方式,武藏希望能将自己的想法推展到这群尚未开窍的农民身上。 

〃伊织,拿绳子过来绑住树干,再拖到河岸去。〃 

武藏立着斧头,用手肘擦拭汗水,命令伊织做事。 


伊织绑紧绳子拖走树干,武藏则拿起斧头剥树皮。 

到了晚上,他们用木屑生了一堆火,并以木材当枕,睡在火堆旁。 

〃怎么样?伊织,很有趣吧!〃 

伊织老实地说: 

〃一点也不好。如果要当农夫,何必拜你为师。〃 

〃你会觉得越来越有趣的。〃 

秋意日深,虫鸣渐稀,草木慢慢枯萎了。 

这段日子里,两个人已经在法典草原盖好一栋小木屋。每天拿着锄头、圆锹,从脚下的土地开始种垦。 

之前,武藏曾走遍附近一带的荒地。 

为何人们不懂得利用天然的地势,而任凭杂草丛生呢? 

武藏观察附近一带的地理形势。 

因为缺水。 

首先,他认为第一步要治水。 

他站在高处放眼望去,这片荒野所呈现的刚好是应仁到战国时代人类的社会形态。 

雨水在坂东平原汇集成河之后,各自四处奔流,造成这个地区的土质松软。 

在此并无汇集支流的主流。天气晴朗时,可以看见有个大河流,像是主流。但是它不够大到足以容纳大雨期的洪水。这些河原原是自然形成,毫无秩序和规则可言。 

这里缺少一条可以汇集各小支流,引导河水成渠的重要主流。大河流常常会因气象和天气变化而移动,有时泛滥大平野,有时贯穿森林,甚至摧残人畜,破坏菜园冲成泥海。 

这可不容易啊! 

武藏在第一次勘察地形时,便发现了这一点。 

就因为困难,更加引起他的热心和兴趣。 

治水和政治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藏这么想着。 

以水和土为目标,将这一带灌溉成肥沃的土地,吸引人群居住。这种治水开垦的事业,就像以人为目标,促使人文开花结果的政治观,其道理是相同的。 

对了,这点刚好吻合我的理想和目标。 

此刻,武藏有更深一层的体悟。武藏对剑道拥有更远大的理想。本来他以为剑是用来杀人,战胜对方,才是高手。可是以剑而言,光赢对手仍嫌不足。因此他常感到无端寂寞,无法满足胸怀的大志。 

大约在一两年以前,他认为剑只是… 

用来制敌取胜。 

后来逐渐变成以剑为道… 

超越自己,升华人生。 

如今他对剑道所抱持的胸怀,并不认为仅只如此。 

如果剑真有剑道,藉由剑法领悟到的道心,必定能够充实一个人的人生。 

他从杀戮的相对观念来考量。 

好,我除了要用剑让自己更臻完美之外,还要秉持这道理来治民治国。 

青年的梦是伟大的。而且是自由的。但是他的理想以现在来说,也只不过是单纯的理想。 

因为要实行他这个伟大的抱负,如果未踏上政途就无法完成。 

但是在这荒郊野外,以土地和河水为对象,从中领悟出来的道理并不需要政治上的职位,也不需要华丽的衣冠和权力。这使得武藏更抱着热切的欲望和欢欣,内心不断燃烧自信的光芒。 


他们挖去树根,筛去大石头。 

就像愚公移山,他们挖掉较高的土堆,把大石头排列成行,做为堤防之用。 

如此每天早出晚归,武藏和伊织孜孜不倦,不断地开垦法典高原的一个角落。有时,从河岸对面经过的土著会停下脚步。 

〃他们在干什么啊?〃 

他们疑惑地望着这两个人。 

〃他们在盖小房子,竟然想住在那种地方啊?〃 

〃那小孩是去世的三右卫门的儿子。〃 

渐渐地,这件事情传了开来。 

不是所有的人都来嘲笑他们。其中也有特意过来,亲切地给他们建议的人。〃这位武士啊!即使你们如此卖力地开垦还是没用的,只要暴风雨来,还是会被扫成一片平地的。〃 

说这些话的人过了几天又过来探望,看到伊织和武藏两人依然继续工作,这些和善的人也开始恼怒了。 

 


 




〃喂!你们干吗那么辛苦,做这么无聊的事,你们连小水洼都存不了的。〃 

就这样过了几天之后,他们又来了,看到这两个人像聋子一样继续工作。 

〃真是笨蛋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