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诗鉴赏大典-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二便是杀人甚至活卖人肉的勾当。这一层诗中写得较隐约,陈寅恪、俞平伯先生据有关史料与诗意互参,发明甚确,扼要介绍如下。据《旧唐书·黄巢传》,“时京畿百姓皆寨于山谷,累年废耕耘。贼坐空城,赋输无入,谷食腾踊。米斗三四千。官军皆执山寨百姓鬻于贼 ,人获数十万”。《 秦妇吟 》则写道: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夜卧千重剑戟围 ,朝餐一味人肝脍”,而这些人肉的来源呢?诗 中借华岳山神的引咎自责来影射讽刺山东藩镇便透漏了个中消息 :“闲日徒歆奠飨恩 ,危时不助神通力。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俞平伯释云: 
  “筵上牺牲”指三牲供品 ;“ 无处觅”就得去找;往哪里去找 ?“乡村”,史所谓“山寨百姓”是 也。“ 诛剥 ”,杀也。“诛剥生灵过朝夕”,以人为牺也,直译为白话,就是靠吃人过日子。以上云云正与史实相符。黄巢破了长安,珍珠双贝有的是——秦妇以被掳之身犹曰“宝货虽多非所爱”,其他可知——却是没得吃 。反之 ,在官军一方,虽乏金银,“人”源不缺。“山中更有千万家 ”,新安如是,长安亦然。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于是官军大得暴利。 
  凡此两端(抢掠与贩人 ),均揭露出封建官军与 人民对立的本质。而韦庄晚年“北面亲事之主”王建及其僚属,亦在此诗指控之列。陈寅恪谓作者于《秦妇吟》其所以讳莫如深 ,乃缘“志希免祸”,是得其 情实的。 
  韦庄能写出如此具有现实倾向的巨作 , 诚非偶然。他早岁即与老诗人白居易同寓下邽,可能受到白氏濡染 ;又心仪杜甫 ,寓蜀时重建草堂,且以“浣花”命集 。《秦妇吟》这首诗正体现了杜甫、白居易 两大诗人对作者的影响 , 在艺术上且有青出于蓝之处。 
  杜甫没有这种七言长篇史诗 , 唯白居易《长恨歌》可以譬之。但《长恨歌》浪漫倾向较显著,只集中表现两个主人公爱的悲欢离合 。《秦妇吟》纯乎写 实,其椽笔驰骛所及,时间跨度达两三年之久,空间范围兼及东、西两京,所写为历史的沧桑巨变。举凡乾坤之反覆,阶层之升降,人民之涂炭,靡不见于诗中。如此宏伟壮阔的画面,元、白亦不能有,唯杜甫(五言古体)有之 。但杜诗长篇多政论,兼及抒情。 《秦妇吟》则较近于纯小说的创作手法,例如秦妇形象的塑造 、农民军入城的铺陈描写,金天神的虚构、 新安老翁的形容。。都是如此 。这比较杜甫叙事诗, 可以说是更进一步了。在具体细节的刻划上,诗人摹写现实的本领也是强有力的 。如从“ 忽看门外红尘起 ”到“下马入门痴似醉”一节 ,通过街谈巷议和一个官人的仓皇举止,将黄巢军入长安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由此引起的社会震动,描绘得十分逼真。战争本身是残酷无情的,尤其在古代战争中,妇女往往被作为一种特殊战利品 ,而遭到非人的待遇 。所谓“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蔡琰)《秦妇吟》不 但直接通过一个妇女的悲惨遭遇来展示战乱风云,而且还用大量篇幅以秦妇声口毕述诸邻女伴种种不幸 , 画出大乱中长安女子群像,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其中“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二句,通过贵家少妇的生活突变,“路上乞浆逢一翁”一段 ,通 过因破落而被骨肉遗弃的富家翁的遭遇,使人对当时动乱世情窥班见豹。后文“还将短发戴华簪”数句虽属漫画笔墨,又足见农民将领迷恋富贵安乐,得意忘形,闹剧中足悲者。从“昨日官军收赤水”到“又道官军悉败绩”十数句 ,既见农民军斗争之艰难顽强, 又见其志气实力之日渐衰竭。。凡此刻划处,皆力透纸背;描摹处,皆情态毕见 。没有十分的艺术功力, 焉足办此 。《 秦妇吟 》还着重环境气氛的创造。从 “长安寂寂今何有”到“天街踏尽公卿骨 ”十二句, 写兵燹后的长安被破坏无遗的现状 ,从坊市到宫室, 从树木到建筑,一一道来 ,纤毫毕见 ,其笔力似在《长恨歌》、《连昌宫词》描写安史之乱导致毁坏的文字之上。尤其“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竟使时人惊讶 ,堪称警策之句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洛阳是“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 悄悄香尘灭 ”, 而一个妇人在茫茫宇宙中踽踽独行,“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到处是死一 般的沉寂,甚至比爆发还可怕,这些描写较之汉魏古诗 “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这类诗句表现力更强,更细致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恐怖气氛 。总之,《秦 妇吟》在思想内容上是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上则有所开创,在古代叙事诗中堪称扛鼎之作。由于韦庄的写实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他的个人偏见,从而使得此诗在杜甫“三吏三别 ”、白居易《长恨歌》之后, 为唐代叙事诗树起了第三座丰碑。    
  三堂东湖作 
  韦庄  
  满塘秋水碧泓澄, 
  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危X, 
  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 
  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 
  黄昏烟雨乱蛙声。 
  韦庄诗鉴赏 
  据夏承焘先生 《韦庄年谱(修订)》,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四十二岁的韦庄从长安附近的鄠杜移居虢州(今河南灵宝),《浣花集》中的《虢州涧东村居作》、《三堂早春》、《渔塘十六韵》以及这首《三堂东湖作》,皆作于居住虢州时。当时,黄巢虽已起兵,但虢州还是一片寂静,秋日,村居无事的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静静地游览东湖,他用清新秀丽的笔触画出了湖光山色,寄寓着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 
  韦庄的律诗 , 特别是像这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律诗,虽不像他的一些绝句那样内蕴深沉 ,发人深省, 但它以明快清新取胜,在抒情状物方面也自有其可贵的特色。 
  其一,很少使事用典,而是根据自然环境,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铸词造句 ,写出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 以真切的情意来牵动读者的心灵 。此诗咏 “东湖”,开篇即从“满塘秋水”落笔,直接切题,起得爽健自然。接着,在夜里,在那碧绿深沉的湖水上,作者便让各种景色次第呈现出来;湖面上浮着十亩菱花,平展在明镜般清澈的水中;湖上横跨的新桥,像一条长虹,影子在水中荡漾;湖岸上,芳草如茵,睡着静静的池鹭;在清澈的湖底,月亮投下它的影子,像从天上掉了下来,而四围的山峰也倒映着它们的倩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作者以湖面为中心,将湖上、岸边、天上、四周的自然景物都组织在一起,汇集到湖中,成为活泼、优美 、迷人而又宁静的一潭 。这当中,既有平面的扩展,也有上下立体的交叉;既有动态中的活泼可爱,也有宁静中的安详恬和。然而,作者最后还说,那最能惹动诗兴的,还是黄昏时候,在烟雨迷濛中,那响彻田野的阁阁的蛙声。诗中描述的这一切,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诗人的笔下涓涓流出,直淌到读者心间,沁人肺腑。文字上决没有故作艰深、矫揉造作之感,而是一任自然 ,如娓娓交谈, 亲切动人。其中“危X”(dìdōng,长虹的别称)一词 ,虽出自《诗经·啵纭の'蝀在东,莫之敢指。” 
  但用在这里,和原诗意思已毫无关系,只是借来与对句的“鵁鶄”(jiāoqīng,即池鹭)对偶罢了 ,而中 间两联的对偶,本是律诗应当遵循的规则,也不是勉强做作 。至于“蟾投夜魄”,看来象是用了《五经通义 》(“ 月中有兔与蟾蜍何 ?月 ,阴也;蟾蜍,阳也 ,而与兔并明 ,阴系阳也 ”)和《后汉书·天文 志》(“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的典故,但月 中有蟾蜍 ,本系古代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 ,这里信手拈来 ,驱使自如 ,浑化无迹,毫无使事用典的痕迹。 
  其二,结构新奇 ,在自然流利的笔调中 ,暗寓着章法上的精心安排 。作者写东湖 ,是从夜里开始的,从第二句“晚”字可知 ,第四句“睡鵁鶄”、第 五句“蟾投夜魄 ”更可证明 ,特别是“当湖落”三字 ,说明已是月到中天 ,至少子夜了。但到最后一联 ,却以问句逗起,在时间上来了一个很大的逆转: “黄昏烟雨乱蛙声 。”这真是石破天惊 ,出人意表。 
  这一安排,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说明作者不是子夜才到东湖的,而是黄昏就来了,那时正一片烟雨,只听得满湖动人的蛙声,勾起了浓郁的诗兴。同时也说明前三联所写是放晴景色,雨洗秋光,格外清爽,暗中为第二句的“清”字作了最好的注脚。其次,前三联所写皆从视觉着笔 ,全是眼中所见 ,而最后补以蛙声,是耳中所闻,则进一步从听觉上为整个美景增添了气氛 ,视、听兼用 ,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另外,尾联出现蛙声,也是为深夜的静寂作反衬,即以闹衬静。黄昏时候,烟雨苍茫的东湖是蛙的世界,蛙们引吭高歌,好不热闹,而此时,它们似乎都已倦于歌唱 ,安静地歇息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悄然洒下清光,笼罩一切,幻化一切 ,使闹后的宁静静得深沉, 静得奇异,静得令人心醉 。这最后一联的巧妙安排, 使全诗格外生色,令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而留下悠远无尽的韵味。 
  其三,用字准确、生动,全诗音调响亮。诗中的动词 ,如“动 ”、“横”、“铺”、“投”、“落”、“倒”、“入”、“生”等,不仅准确,而且由于它们的频繁出现,便使本来静的景物有了动势,也使本来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为一体 ,起了如同纽带般的关联作用。 形容词“澄”、“清”、“乱”等,也恰到好处,例如用“ 乱 ”字来形容群蛙自由合唱的声音,真是维妙维肖 ,准确到不可移易的程度 。特别是诗中还使用了“危X”、“鵁鶄”、“黄昏”、“烟雨”等双声词,读来流利自然,声韵和谐,增添了语言的音乐美。从中也可见作者熟能生巧的文字功底,他调动多方面的艺术手段,把东湖的自然美景表现得极为生动逼真,一片闲适之情,也充溢于字里行间,令人神往。    
  上元县 
  韦庄  
  南朝三十六英雄, 
  角逐兴亡尽此中。 
  有国有家皆是梦, 
  为龙为虎亦成空。 
  残花旧宅悲江令, 
  落日青山吊谢公。 
  止竟霸图何物在, 
  石麟无主卧秋风。 
  韦庄诗鉴赏 
  此诗约作于公元八八七年 ,韦庄时年五十二岁, 路过相州至金陵 。上元升县,即今南京市地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于隋之江宁县置江宁郡 。乾元元年(758),改名昇州,兼置浙西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废昇州,仍改江宁为上元县 ,为浙西节度所 辖 。故此诗题下有注:“浙西作。” 南朝旧事,唐之文人多有吟咏。金陵故都,往事烟云,不可复见。韦庄当时,唐王朝既遭受黄巢起义的打击,又遭藩镇势力的逼压 ,国事岌岌 ,危在旦夕 ;僖宗屡次逃出京城避难 ,韦庄本欲前往陈仓迎驾,因战乱无法通行而返归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