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诗鉴赏大典-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札 
  种田望雨多, 
  雨多长蓬蒿。 
  亦念官赋急, 
  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 
  邻翁醉陶陶。 
  乡吏不到门, 
  禾黍苗自高。 
  独有辛苦者, 
  屡为州县徭。 
  罢锄田又废, 
  恋乡不忍逃。 
  山门吏相促, 
  邻家满仓谷。 
  邻翁不可告, 
  尽日向田哭。 
  司马札诗鉴赏 
  《锄草怨》是司马札诗作中较成功一首。全诗通过一个贫苦百姓在连阴雨刚过、天气初晴时既要抢时间锄草灭荒,又为官赋徭役相催逼,被迫放弃中耕的矛盾心理和怨愤不平之情的描写,反映了唐末繁重的赋税徭役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两句,写老百姓久旱盼雨,而雨多又酿成涝灾的矛盾心情。禾苗无雨不长,一个“望”字,表达了农民心中对丰收的无限希冀之情 ;两个“雨多”的联珠使用,则把旱象解除, 涝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境况给突出出来了。这两句写的是人愿与天灾之间的矛盾。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意思是说:百姓 但挂念着官府逼赋甚急的痛苦,哪里把草灭荒的辛劳放在心上。官赋之苦甚于荷锄之劳,这实际上抒发的是人祸烈于天灾的怨恨。 
  “亭午霁日明 ,邻翁醉陶陶”,采用对比的方法, 把百姓“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与统治者纵情宴乐的悬殊差别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一方面是抢时间灭荒,一方面却在浪费宝贵光阴,醉生梦死,突出地表现了农民对不劳而食的统治阶级的怨愤之情。 
  “乡吏不到门 ,禾黍苗自高”,是说你乡间的官 吏即使不登门关照,田里的庄稼在老百姓汗水的浸泡下也自然会茁壮生长,这里,老百姓对乡吏的憎恶之情含蓄深沉,跃然纸上,表现出老百姓朦胧的反抗意识。 
  “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 ”,这两句承上四句 而来,表达了农民对乡吏等游手好闲者的怨责,和对自己被迫抛家舍田去服徭役的不满之情 。“独”字在 “辛苦者”与统治者、乡吏之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壕堑 ,“屡”字则从数量的角度揭示出徭役的频 繁,这是导致百姓怨谤的原因之一。 
  “罢锄田又废 ,恋乡不忍逃”,写出了百姓欲为 逃避徭役流落他乡而又受爱田恋土之情相牵的矛盾心理 。据《新唐书》记载,安史乱后,徭役繁多,“百 姓竭膏血 ,鬻亲爱 ,旬输月送,无有休息。吏因其苛,蚕食于人。。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浮人”即流浪者 ,百姓纷纷出逃, 在本乡本土居住的人不到百分之四 、五 ,足可见出“苛政猛于虎”也。 
  “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 。邻翁不可告,尽日 向田哭”,不仅写出了农民和统治者没有共同语言的严重对立,而且更写出了农民有苦无处诉的现实的黑暗。 
  这首诗歌通篇充满贫苦农民对天灾人祸的怨愤之情,诗中并未着一个“怨”字,而是把深广的怨恨寄寓在可感的形象中,通过形象展示情怀。如对天灾的怨艾以“雨多长蓬蒿 ”来状之 ;对统治者的怨责用“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 ”、“ 邻家满仓谷”来写之;对乡吏的讽刺、怨愤则通过“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出门吏相促”来绘之,从而使人感得怨得入情入理,真挚感人。 
  其次,诗人很善于刻写百姓矛盾的心理状态。第一、二句盼雨多和怨草长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三、四、十一、十二等四句,展示了赋税徭役逼人流离失所与乡民爱田恋土的矛盾。。正是通过这种多层次多侧面的刻画,才充分表现出百姓内心世界的痛苦、怨愤之深。            
马戴诗鉴赏 
  生平简介 
  马戴,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赫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诗保存在《全唐诗》中。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 
  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 
  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 
  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 
  狂歌泪满缨。 
  马戴诗鉴赏 
  初秋时节,诗人独自凭倚着高高城楼的堞墙,眺望塞外风光,不由自主萌发了一股独客异乡的感情。 
  诗人马戴,曾从军大同军幕,独在异乡,面对荒凉的塞外,翻腾着感情波澜,这是十分自然的。全诗似乎是前后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但细细读来四联诗又浑然一体,情景互生。 
  “聊凭”、“暗起”这两句诗把读者带进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里去。诗人面对当前处境,既无可奈何,又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这样,就从诗人的内心开始展现诗人的自我形象 。颔联 、颈联承首联之“望”,写望中所见;也承首联“异乡情”,写出了“异乡情” 
  暗起的环境。严霜凝结,蒹葭一片惨白,使人感受到一阵寒意;远山昏暗,雾霭在山林中升腾而起,弥漫于山峦峰壑。这是一幅远景,画面中突出了萧索的气氛。紧接着,诗人又呈现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凉的河滩上;一阵阵动人心魄的鼙鼓之声,从军营里传出。这幅近景,加强了全诗画面凄冷萧瑟的悲凉之感。诗人望中所见,是如此萧条、冷落,又具有鲜明的异乡情调 ,自然会引起万千思绪, 回应了异乡情暗起的缘由。诗人选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来构成望中所见的境界,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情思。 
  诗人的情绪也随着所写步步激荡 。末联里“独” 树,“残”“秋色 ”,层层递进,把诗人的情绪“逼” 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上,几片黄叶残留枝头,萧瑟的秋色、萧飒的秋风之中,诗人在树下徬徨,继而狂歌、号泣,泪水如雨,洒落衣襟。。这样,诗人就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刻画。 
  从独自一人无可奈何地在城楼凭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凉的秋景,到情绪的爆发而狂歌号泣,从叙述、描绘到抒情,从外在动作形态,进入到情绪的深处,很有层次感地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这一形象的塑造,动作性鲜明,感情浓烈,可谓形神兼备,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严羽《沧浪诗话》曾说:“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在某方面说来,这一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马戴诗鉴赏 
  沈德潜评此诗云 :“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 鹤立鸡群矣 。”(《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 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幸 ,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 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法。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 :“孤云 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 于林间,借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 。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 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引发诗人情思的契机 :“念我何留滞,辞 家久未还 。”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 已深深地闷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 
  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象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 。“入”字写出夕阳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 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增加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衰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 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寂寞的心情,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 ”,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引起迟 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 ,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入、 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 ”引起归心似箭, 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 ,所以是“起得超脱, 接得浑劲”(见《瀛奎律髓》纪批。)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 :“诗有情有景,且 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 
  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恒美。    
  楚江怀古(其一) 
  马戴  
  露气寒光集, 
  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 
  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 
  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 
  竟夕自悲秋。 
  马戴诗鉴赏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斥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 ,触景生情, 仰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了《楚江怀古》五律三章。 
  这是其中第一篇。 
  近人俞陛云在《 诗境浅说 》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 。”他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 此诗的艺术风格,确实独具一格。 
  秋风摇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听见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看见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游在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