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世说新语译注1-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喝酒说话,临别时流着泪,拍着他的背说:“阿奴要好好地爱惜自己!” 
       (27)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 
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仲智,仲智狼狈来。始入户,刁下床对之 
                                                                     ① 
大位,说伯仁昨危急之状。仲智手批之,刁为辟易于户侧 。既前,都不问 
                                                                       ② 
病,直云:“君在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 !”径便出。 
       【注释】 

     ①批:用手掌打。辟易:退避。 

     ②和长舆,即和轿。参看本篇第9则注①。佞 (ning)人:惯于用花言巧语奉承、讨好别人的 

人。 

       【译文】 

…  07…

     周伯仁任吏部尚书时,有一夜在官署里得了病,很危急。当时刁玄亮任 
尚书令,多方设法抢救,表现得亲密友好极了,过了很久,病情才稍为减轻 
了些。第二天早晨,通知了周伯仁的弟弟仲智,仲智急急忙忙地赶来。刚进 
门,刁玄亮就离座对他大哭,并述说伯仁夜里病危的情况。仲智扬手给他一 
耳光,刁玄亮被打得惊退到门边。仲智走到伯仁床前,一点也不问病况,直 
截了当地说:“您在西晋时,跟和长舆名望相等,怎么会跟谄佞的人刁协有 
交情!”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① 
      (28)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 。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 ‘家 
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 
                                                                             ② 
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 
      【注释】 

     ①王含:子处弘,是王敦的哥哥。狼籍:行为不法。 

     ②反侧:惶恐不安。晏然:形容心情平静,没有顾虑;安闲。 

      【译文】 
     王含任庐江郡大守,贪赃在法。王敦袒护他哥哥,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 
赞扬说:“我哥哥在郡内一定政绩很好,庐江知名人士都称颂他。”当时何 
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严肃地说:“我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和你 
说的不一样。”王敦哑口无言。旁人都替何充捏一把汗,何充却十分但然, 
神态自若。 
      (29)顾孟著尝以酒劝周伯仁,伯仁不受。顾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讵 
                                                 ① 
可便作栋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为衿契 。 
      【注释】 

     ①衿契:意气相投的朋友。 

      【译文】 
     顾孟著有一次向周伯仁劝酒,伯仁不肯喝。顾孟著便转向柱子劝酒,并 
且对柱子说:“难道就可以把自己看成栋梁吗!”周伯仁听到这话很高兴, 
两人便成了要好的朋友。 
                                         ① 
      (30)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 ,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 
                                 ② 
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 ,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 
   ③ 
治 !”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 
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注释】 

     ①“明帝”句:据(晋书·周颅传)载,帝宴群公于西堂,是晋元帝太兴初年的事。且明帝还 

没有登位,周已被王敦杀害。可知事出于晋无帝时。 

     ②仆射:官名,是尚书省的副职。 

     ③圣治:太平时代。和帝王有关的事物都加“圣”字来称颂。 

      【译文】 
     晋明帝在西堂召集众大臣举行宴会,还没有大醉的时候,明帝问道:“今 
天名臣都聚会在一起,和尧、舜时相比,怎么样?”当时周伯仁任尚书仆射, 
便声音激昂地回答说:“现在圣上和尧、舜虽然同是君主,可又怎么能和那 
个太平盛世等同起来呢?”明帝大怒,回到内宫,亲自写了满满一张黄纸的 
诏令,便交给廷尉,命令逮捕周伯仁,想就此杀掉他。过了几天,又下诏令 
释放他。众大臣去探望周伯仁,周说:“起初我就知道不会死,因为罪状还 
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  08…

                                                 ① 
       (31)王大将军当下,时咸谓无缘尔 。伯仁曰:“今主非尧、舜,何 
                                                                            ② 
能无过!且人臣安得称兵以向朝廷!处仲狼抗刚愎,王平子何在 ?” 
       【注释】 

     ①“王大”句:王敦,字处仲,晋元帝时任大将军、荆州刺史。当时丹阳尹刘隗当权,与尚书 

令刁协欲排抑豪强,因为王敦威权太盛,想限制王敦,引起王敦的不满。永昌元年 (公元322年)正 

月,王敦在武昌起兵反,上奏疏历数刘隗罪状;三月东下攻入石头城,杀周、刘隗等,刁协出逃。 

缘:缘由;借口。按:《晋书·周传》载,当时温峙对周说:“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 

不知此举意之所在,就是因为他无所借口。 

     ②狼抗:狂妄自大;乖戾。刚愎 (bi):倔强固执。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曾任荆州刺史。 

名望超过王敦,为王敦所忌惮。王敦任江州刺史时,王澄去拜访,因轻侮王敦,被王敦杀害。按:这 

里以王平子为例说明王敦的为人。 

       【译文】 
      大将军王敦就要率兵东下,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没有借口呢。周伯仁说: 
 “现在的君主不是尧、舜,怎么能没有过失!再说臣下怎么能兴兵来指向朝 
廷!处仲他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试看王平子到哪儿去了?” 
                                                         ① 
       (32)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 。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 
                                                                  ②                   ③ 
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大真所说。温常为东宫率 。 
后为吾司马,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 
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 
                                                                             ④ 
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 
侍亲,可称为孝。” 
       【注释】 

     ①“王敦”句:据《资治通鉴·晋纪)载,王敦在公元322年3月攻入石头城,拥兵不朝,又 

因皇太子有勇略,为朝野所向,就想废太子,于是大会百官。4月退兵还武昌。闰十一月晋元帝死, 

皇太子司马绍继位,就是晋明帝。不过下文说及温太真任王敦司马,此事却在明市即位以后。 

     ②温太真:温峤,字太真,曾任太子中庶子 (即太子的近侍官),得到司马绍的宠遇。司马绍 

即位为明帝后,调任中书令。王敦畏惧晋明帝倚重他,便请他出任左司马。 

     ③率:卫率,官名,是太子属官,主管门卫。按:温太真似乎没有做过东宫率。 

     ④钩深致远:指才识的广博精深。 

       【译文】 
      王敦从武昌东下以后,把船停在石头城,他的愿望是想废掉明帝。有一 
次宾客满座,王敦知道明帝聪敏明慧,就想借不孝的罪名废掉他。每次说到 
明帝不孝的情况,都说:“这是温太真说的。他曾经做过东宫的卫率,后来 
在我手下担任司马,非常熟悉太子的情况。”一会儿,温太真来了,王敦便 
摆出他的威严的神色,问太真:“皇太子为人怎么样?”温太真回答说:“小 
人没法儿估量君子。”王敦声色俱厉,想靠威力来迫使对方顺从自己,便重 
新问道:“根据什么称颂太子好?”温太真说:“太子才识的广博精深,似 
乎不是我这种认识肤浅的人所能估量的;可是能按照礼法来侍奉双亲,这可 
以称为孝。” 
       (33)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谓周曰:“卿何以相负 
①                                                                               ② 
  ?”对曰:“公戎车犯正,下官忝率六军,而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注释】 

     ①”卿何”句:按: 《资治通鉴》卷九十二(晋纪)注:”憋帝建兴元年,为杜彛В丁

敦于豫章、故敦以为德。” 

…  09…

     ②“公戎”句:王敦攻陷石头城,晋元帝命刁协、刘隗等领兵攻石头城,卫导、周等从三路 

出战,结果都大败。后来元帝又命公卿百官到石头城见王敦,周就是这时去见的。戎车犯正,指举 

兵谋反。戎车,指兵车。忝 (tiǎn),谦辞,表示有愧,不敢承当。六军,天于的军队,即下文的王 

师。据《周礼》,天子有六军。王师不振,指不振作,是委婉的说法,意指打败了。 

       【译文】 
     大将军王敦反叛以后,到了石头城,周伯仁去见他。王敦问周伯仁:“你 
为什么辜负我?”周伯仁回答说:“公举兵谋反,下官愧率六军出战,可是 
军队不能奋勇杀敌,因此才辜负了公。” 
                                          ① 
       (34)苏峻既至石头,百僚奔散 ;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或谓钟曰:“见 
                                   ② 
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用随时之 
                      ③ 
宜,而坐待其弊邪 ?”钟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 
                                 ④ 
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 !” 
       【注释】 

     ①“苏峻”句:苏峻起兵反,攻入建康后,闻陶侃等已起兵讨代,便退守石头城,并逼皇帝迁 

到石头。参看本篇25则注①。 

     ②”见可”句:“见可而进,知难而迟”两句引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③用随时之宜:因时制宜;顺着不同时机,采取合适的措施。弊:通“毙”,死。 

     ④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以记事不加隐讳、秉笔直书著名。据 《左传·宣公二年)载,晋 

灵公想杀大夫赵盾,赵盾出亡,后来赵穿杀了晋灵公,赵盾才回来。太史董狐认为赵盾亡不越境,返 

不讨贼,就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拿到朝廷上给人看。此句意谓担心史官记其事于史籍而遗臭 

万年。 

       【译文】 
      苏峻率叛军到了石头城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