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王牌好莱坞-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太糟糕了。

可是另一方面,丹尼尔的入戏几乎让整个剧组的表演都上了一个台阶,哪怕是马克西默斯、马库斯和奎格斯这些角色,也都在和他对戏的过程中升华了自己。雷德利每日都处于荷尔蒙超量分泌的状态,因为每一天演员们都在他面前上演奥斯卡级别的对手戏。

最终,出于理智的考量,雷德利还是慢慢减少了丹尼尔的工作量,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太顺利,所以具备调整的空间。第二方面则是希望丹尼尔能够调整过来,至少不要在向康默迪乌斯走的更近了。

这绝不是一个好莱坞导演要考虑的事情。

即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演员,导演们也经常烦恼他们的表演离人物太远,人们根本无法透过他们去感受完整的剧本里的人物。可是雷德利却在烦恼他的演员离人物太近。

对于导演而言,这可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戏份减少后,丹尼尔在房间里待得时间更长了,他当然在努力地调整自己,但收效甚微。

因为全天没有戏份,丹尼尔今天已经在房间里待了一个上午,等他走出来时,助理安迪没有看到来意大利之前的丹尼尔,康默迪乌斯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丹尼尔自己都对这种深入骨髓的入戏极为不解。

也许是他过于看重这个角色以至于准备地太充分,还有拍摄地——古罗马斗兽场给了他先入为主的心灵震撼,甚至还有积蓄在他记忆里的二十年拍戏历程,这一切造成了他和康默迪乌斯的难解难分。

“丹尼尔,要吃点东西么?通心粉?”安迪举了举手上的打包袋。

“安迪,我想要麻烦你再出去一趟——”

“哦,你想吃什么?我马上去。”安迪表现出了难得的纵容态度和积极,丹尼尔已经食不知味很久了。

丹尼尔摆摆手,“不是吃的,我想要你去帮我买一些油画工具,画板、画布、油彩,还有笔之类的。”

安迪愣了愣,但良好的工作素质还是让她迅速点了点头,然后就看着丹尼尔又拐回自己的房间,反手关上门。

安迪运气不错,离这里不远就有好几家经营画材的店铺,全部采购齐了,也只花了一个小时不到。

下午开工之后,丹尼尔就抱着刚买来的油彩和画板坐在了斗兽场的一角。

这是他来到美国第一次握住画笔,上一世,他从美术学院毕业,虽然最终没有走上纯粹的美术之路,但绘画却成为他衔接电影和现实的桥梁,他永远不在电影里演绎一个画家,因为只要握起笔,他就能从各种各样的人生里走出来,回到自己的生活,而不至于被一段一段刻意营造的故事给弄得精神分裂。

当他重新画下第一笔的时候,他确实寻找到了久违的轻松,然后紧绷的心弦也松开了,这一招对他还有用。

康默迪乌斯暂时的,从他身上离开了。

这么说,可能有点灵异。

但对于丹尼尔来说,这种感受非常鲜明,类似于本能,随着他的灵魂也来到了这具躯体里。

他的画笔描绘着罗马斗兽场的一个角落,一段断壁颓垣,和几只饱经风霜的座位。

丹尼尔的中国画受傅抱石的影响最大,而油画则遥受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莫奈的教诲。

他当然还不能融会贯通,中西合璧,那是徐悲鸿。但在业余或者半专业来说,丹尼尔已经是个相当有成就的画家了。

这和他勤于画画很有关系,他上一世二十年不过演了十来部电影,没有其他形式的作品,这之外的时间几乎大部分都花费在绘画上了。

所以当尼尔森看见他的画板的时候,震惊地眼珠子快瞪出来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不在戏上的演员和制片人都绕过半个斗兽场,站到丹尼尔身后。

画板上笔意古拙,却色彩大胆,这是一幅让人难忘的油画。

“丹尼尔,你居然还有这一手?”

克劳是最后一个跑过来的,他来了没多久丹尼尔就放下了画笔,这幅小油画已经完成了。

“难以置信?”丹尼尔回头冲大家粲然一笑,数日来隐身于康默迪乌斯阴影里的丹尼尔,似乎在这一刻重新回到了阳光下,以至于看到他的笑容,剧组里的人都有些怔住了。

第27章《角斗士》杀青

(开个读者群460719545,愿意跟丹尼瞎聊或者给书提提意见的朋友,可以加哦!昨天差大家一千多字,后天补上,不好意思。今明两天正常更新。感谢书友150506011945957的打赏,关键时刻给我了一些鼓励)

丹尼尔再次上戏的时候,坐在监视屏后面的雷德利,敏锐地感受到了他的变化,然后是场景旁边的罗素·克劳和康妮·尼尔森,他们都和丹尼尔有比较多的对手戏,所以当他们看向丹尼尔的时候,能够明显地感受出不同寻常的变化。

丹尼尔饰演的康默迪乌斯有了一种勃勃生机,即便他疯狂的时候、阴暗的时候,这股生机也在帮助角色更加鲜活欲滴,这是很难形容的一种状态,如果强行去做一个可能不合时宜的比方,或许可以这么说:之前的康默迪乌斯是一团各种各样的情绪,他浓烈、厚重、繁复;而现在的康默迪乌斯,则是一个拥有这些情绪的人。

这股突然出现的生机让康默迪乌斯从浓墨重彩的传世名画中走了下来。

雷德利兴奋之余,甚至重拍了几场戏,以使整个表演更加统一。

整个剧组竟也因为这份变化而重新变得积极起来,在不久之前,饰演斗兽队商人的奥利弗·里德意外身故,这位六十岁出头的杰出演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名噪一时,他出身于一个成就煊赫的演艺家族。

这样一位成员的离去,让整个剧组一度低沉了很多。

直到丹尼尔的康默迪乌斯被注入一股生机,这成了人们开启新的情绪的契机,大家也相信,奥利弗肯定希望他的遗作是一部杰出的经典作品。

在继续拍摄了两天之后,丹尼尔的拍摄进度又重新提速了。

丹尼尔主动跟导演提及,可以拍摄康默迪乌斯在继位之前的戏份了。

从前一个康默迪乌斯里挣脱出来,然后走进后一个,这对他来说已经不成问题。

果然,为数不多的几场戏,丹尼尔表现的游刃有余,此时的康默迪乌斯还是一颗黑暗的小种子,他笨拙地想要表现出好的一面,但这份笨拙毫无疑问是一种暗示,暗示他并不擅长这些,不擅长战争,不擅长宽容,不擅长欣赏。

总体而言,他直白的有些可爱了,当然,也可以说是蠢得有点简单。

突破了障碍的丹尼尔,演这部戏已经一马平川。

罗素·克劳同样也有自己的问题,不过相对于丹尼尔来说,他的问题要正常一些,他具备饰演马克西默斯的一切能力,但未能将之完全发挥出来。随着拍摄进度的推进,加上受丹尼尔的影响和雷德利的指导,克劳也越来越接近马克西默斯。

对于技巧派的演员来说,一旦掌握了角色真髓,又具备了演绎这种真髓的表演技术,一切也都水到渠成。

因此,《角斗士》剧组和大部分剧组一样,在所有人的状态达到近乎圆满的时候,迎来了尾声。

丹尼尔杀青的出人意料的早,比饰演他姐姐露西拉的康妮·尼尔森还要早。罗素·克劳毫无意外是最后一个结束拍摄的人。但几个主角总体来说相差只有一两天,没有谁有额外的拍摄。

他们在意大利,而不是马耳他杀青,这为大家提供了畅游罗马的最后机会。

从已经非常熟悉的古罗马斗兽场开始,包括电影中出现过的元老院,还有斗兽场周边的神殿、贞女祠和万神庙等等。然后往北走,是帕提亚凯旋门——这是塞维鲁皇帝远征归来的荣耀。这座凯旋门的对面,也就是斗兽场往南走,是另一座凯旋门——提图斯凯旋门,它是以提图斯皇帝的名字命名——纪念的则是他东征耶路撒冷的伟大功绩。

南面这座提图斯凯旋门旁边,则是第三座——也是罗马最大的一座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

皇帝们建凯旋门来宣扬功绩的做法显然非常普遍,但也确实为罗马这座城市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宝贵遗迹。

除了这些凯旋门、凯旋柱,最吸引这群人眼睛的,肯定是罗马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珍藏着无数文艺复兴时的艺术珍品,每一件都内涵丰富、意味深远。

在罗马流连两日的丹尼尔、康妮·尼尔森和罗素·克劳,以及他们的助理,这一大群人在意大利的行踪当然无法隐瞒媒体。

《角斗士》全员杀青的消息很快就传回美国,这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丹尼尔飞回洛杉矶的时候,库萨的邮箱里被突然增多的邮件给塞满了。

活动、代言、片约,各种邀请和接洽纷至杳来。

这当然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离开美国四个月,按理说丹尼尔的人气应该消退掉大部分了,至少在下一部作品面世之前,不会有更多的关注。

幸运男孩再一次让人“失望”了。

丹尼尔的个人博客依旧维持着数万以上的人气,属于他的网站、公共讨论版也人气依旧。网络上的人们似乎还没有以后那么善变和善忘。

尽管也有一些年轻演员和喜剧演员在网上受到关注,但丹尼尔的影迷们依旧数量庞大,不离不弃。

他们连篇累牍地关注《角斗士》的拍摄进程,讨论丹尼尔发布在博客上的文字和图片。

尤其是和罗素·克劳的搞怪合影,更是受到了出人意料的狂热关注。

他们俩在《角斗士》征战奥斯卡之前,显然是坐在同一条船上的,维持好的关系惠而不费。罗素·克劳喜欢在自己位于澳大利亚的农场干活,基努·里维斯则希望活的像个流浪汉,这些不能说完全不是出自他们的意愿,但明星有一些让人感到良好或者新奇的怪癖,是能够帮助他们的。

要知道,罗素·克劳可是做摇滚乐队出身的。

当然,丹尼尔和康妮·尼尔森,甚至理查德·哈里森也有很多合影。和饰演马库斯皇帝的理查德合影,丹尼尔还有一点小小的恶趣味,因为理查德会在明年扮演他从影以来最为瞩目的作品和角色——《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和第二部中的“邓布利多”校长。能够提前和邓布利多合影,是一件属于重生者的快乐之事。

至于康妮·尼尔森,其实库萨和丹尼尔设想过,如果这部电影会有一些和丹尼尔相关的新闻——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他和康妮的绯闻。尽管丹尼尔和这位丹麦女演员的年龄相差了十五岁之多,但是康妮保养的相当好,而且剧情里两人确实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所以,现在只能说网友们的关注点不论是现在还是十五年后,都非同凡响。

当然,这也并非真的毫无根据,首先当然是克劳,以后的中国人喜欢叫他克胖,此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从澳大利亚来到美国,他先后和莎朗·斯通、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丹泽尔·华盛顿和艾尔·帕西诺合作,获得了几乎所有主流奖项或者提名。

是公认的继梅尔·吉布森之后,来自大洋洲的超级巨星。

克劳在媒体、影迷和业界人士的视野里比丹尼尔高好几座山。丹尼尔的影迷热衷于把他们俩联系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

谁不愿自己的偶像跟看起来就很牛的人有交情。

结实业内名宿,本来也是明星地位的象征之一。

不过幸好,罗素拥有“芳心杀手”的“美誉”,绯闻对象包括老乡妮可·基德曼和好莱坞伯乐莎朗·斯通,后者当年在如日中天时,一意邀请克劳出演自己的新片,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