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德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想,但不行,汪卉用手绞着发梢,纠结的要命,半天才说道:“那就去我家吃饭。”

    杨顺吓坏了,连忙拒绝:“还是算了吧,你姐在家,我怕挨揍,晚上我自己啃猪蹄儿加餐。下周就要考试,你好好复习,放假了再见面。”

    “嗯,暑假见~~”

    汪卉松了口气,也很期盼这个暑假,她有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

    除了汪卉打来祝贺电话,辛笛也收到消息,打电话过来:“恭喜老板成为精英!你知道我这辈子最佩服哪四种人吗?”

    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杨顺问道:“哪四种人?”

    辛不着调博士说道:“看簧片不快进的人,看簧片不打灰机的人,看完簧片还没打出来的人,打完了还坚持把簧片看完的人。”

    杨顺差点晕过去:“卧槽!辛博士,你特么有病啊?我要扣你这个月的工资!”

    辛笛连忙大声嚷嚷起来:“别,别呀!听我说完,除了这四种人,我更佩服的还是你!你听我说,这四种人代表着四种珍贵的品质,分别是踏实,正直,坚持,执着,而你四个全占,你看看红农官方给你的评语,是不是?你说我怎么能不佩服你?”

    红农官方的祝贺词:“……我校植科院研一的杨顺同学,为人踏实,正直,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对科研十分执着……”

    杨顺差点摔了鼠标:“辛!笛!我要扣你一年的工资!我特么跟你拼了,有种你一辈子都不回实验室了,我见一次打你一次,他奶奶的!”

    辛博士差点跪了,连忙在电话里叫爸爸,他明明是在拍老板的马屁呀,谁知道拍错了地方!

    ………………

    ………………

    学校生活过得特别快,精英奖之后,大部分学校都进入到考试期。

    杨顺有学校官方照顾,好几门功课免考,剩下的学分都很好拿。

    叶青的团队一直没有停止研究CAT…酮,他们在寻找化学合成的方法,做动物实验和毒理实验。

    在最忙的考试周,杨顺还抽时间去了趟实验室,接待姚副厅长安排的专家考察团。

    这次专家考察团来了三个人,禁毒局的黄副局长带队,这位是老熟人,毕竟CAT…酮可能和新型读品相关,禁毒局很重视。

    第二位是红枫市药监局的刘科长,精通药物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政策。

    最后一位是蔡教授,50多岁,医药行业的老人,看起来很牛,说话口气挺大的,但没人介绍他以前的资历,杨顺他们都不认识,更没听说过这人。

    为了迎接这次考察,杨顺几人精心准备了一份实验数据,关健点被省略掉,比如最重要的合成方法,实验思路,化学分子式,统统都没有透露出来。

    他们防着一手呢。

    黄副局长见面后,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这个新化合物,申请专利了吗?”

    叶青回答道:“没有,我们准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样是不能申请专利的。”

    黄副局长点头:“没有就好,如果申请了专利,这件事还很麻烦。”

    现代科研工作者,如果发现自己的某种科研成果,可能产生比较高的应用价值,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将成果申请专利,而不是去发表论文。

    但叶青和杨顺选择相反的路,先发表论文,是因为这个专利很烫手。

    假设杨顺申请到专利了,只要CAT…酮一出现在市场上,人家拜耳100%会立刻仿造,都不带犹豫的,然后一年掏出10亿美元跟杨顺打官司,用钱砸死他,拖死他,所以,专利有什么用?还不如做成技术壁垒更安全。

    另外,华夏人想申请外国专利,首先要通过华夏专利局的保密审查,泄漏国家秘密的,专利局会打回申请。

    CAT…酮100%无法通过审查,杨顺就算跑去港岛办公司,去开曼群岛弄空壳,一来还是会不可避免碰到拜耳的10亿美元官司,二来国家若是想追究他们的责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CAT…酮太敏感了,也就只有国家,才不怕拜耳这种医药流邙企业,拜耳你敢仿造?老子叫你的生意在华夏开不成!

    蔡教授看着材料,其他人就随意聊天。

    很快,蔡教授有点不乐意了,他取下老花镜,折叠起来放在面前,顺便将文件夹还了回去:“这份材料太简单,太笼统了,我无法做出足够的判断。”

    呃,杨顺这边几人都很尴尬,难道是保密的东西太多了,人家看不懂?

    但陈浩一眼就看出蔡教授的目的,他示意叶青和杨顺不要轻举妄动,问道:“不知道蔡教授在哪些方面还有疑惑?”

正文 第152章 臭不要脸(求订阅)

    蔡教授很随意道:“很多地方都有疑惑,比如你们是从猫薄荷草里提取到的CAT…酮,据我了解,全世界成百上千的植化所都没能找到这种新物质,你们是怎么获得的?是特定品种,还是催化剂,生物酶,或者植物真菌?”

    这……

    一开口就问到最关健的核心问题,要不要这么刚呀,很容易吓到人的。

    杨顺皱眉道:“你们今天不是来验证CAT…酮的有效性吗?和来源没关系吧?”

    蔡教授坚持说道:“当然有关系,它和生产成本有关,如果它的提取难度特别大,价格是美纱酮的10倍,镇痛效果却是一样,或者还不如美纱酮,那么顶多只能算成一种镇痛有效药,没有药企愿意生产。”

    全盘否定?

    不,蔡教授似乎带着别的企图,这是狠狠压价的常规做法,先把你打击的一文不值,再寻找破绽进攻。

    所以,杨顺这边保持警惕,不愿意透露太多。

    提取工艺,以及相应的设备,都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大家就指望这点干货吃饭了,凭什么要把方法和渠道告诉你?

    问了几遍,他们都不说,双方就这么僵着了。

    药监局的刘科长打圆场:“叶教授,咱们先不讨论提取方法,说说你们的动物实验和毒理实验吧,我想看看是生产成品还是中间体。”

    叶青解释一番,他们只做了少量实验,小白鼠实验稍多,恒河猴也用上了,还考虑购买大猩猩,但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得到完整的动物实验模型。

    蔡教授又追问道:“我怎么只看到一组猴子实验的数据?”

    叶青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蔡教授,这一组猴子实验,足以证明CAT…酮在镇痛方面是有效的。”

    “剂量呢?你们的剂量对比实验,至少要做几组吧?”

    “……”

    叶青再次闭嘴,陈浩低头玩手指,杨顺打了个呵欠。

    这边都懒得回答这种屁问题,准确数据是能随便告诉你吗?要不要再给您老人家准备一张刻满资料的光盘,双手供上呢?

    就跟男女相亲一样,今天就是一个简单的见面会,结果女的一上来就问你一个月挣多少,房贷多少,父母有没有退休金,有意思吗?男的还想问,你是不是处呢?居心不良!

    现场第二次僵硬,杨顺三人就是不接话,不解释,不吭声。

    黄副局长笑着道:“蔡教授,您是觉得这个药没什么价值,对吧?”

    蔡教授干咳两声,沉吟着:“也不能这么说,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阿司匹林一开始就是止疼药,后来发现还可以治疗风湿病,预防心脏病,预防中风,一年消耗1000亿片。说不定CAT…酮除了镇痛,也有其他作用。”

    鬼话人话都被他一个人说完了,连黄副局长这个外行都觉得好笑:“那你的意见是什么?”

    蔡教授说道:“考虑到这种物质可能具有读品效果,我觉得国家可以加强监管,还是先不要申请专利,不要发表论文为好……”

    “凭什么?”

    杨顺和叶青几乎异口同声。

    蔡教授才不会害怕这两个晚辈,说道:“如果你们是想评职称,或者将履历做的更漂亮点,其实可以申报国内的一些科技进步奖,完全不需要公开发表在SCI期刊上呀。”

    卧槽!

    国内的科技进步奖,有那么容易拿到吗?

    杨顺无语的很,叶青拉下脸来:“两院院士都能发SCI,为什么我们不准发?”

    “不是不准你们发,只不过这个猫酮太敏感了,不适合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国家承认你们不就行了嘛,国家级别的科技奖不比SCN三大刊差,也足以让你们名扬天下!”

    蔡教授摇着头,一个个细数道:“比如说钱雪森,李泗光,华锣庚,陈璟润,对了,小杨你不是红农的吗?你们农学界也有名人,袁窿平就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

    杨顺和叶青觉得荒唐,可笑,还有隐隐的愤怒。

    他说的这些人,哪个不是举国尊敬的大科学家,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获得国家科技奖和自然奖的几乎都是院士,拿他们做类比,这是捧杀,还是嘲讽?

    杨顺有点烦了,他反正是毛头小子,说错话了也不怕得罪人:“蔡教授,您一下子无法做出判断,一下子又有点研究价值的,我听不懂啊。科技奖也离我太远了,您有话就直说吧。”

    蔡教授终于露出真面目了:“我建议这个项目最好交给保密单位来做,就像当年的抗疟大会战一样,青蒿素项目就是国防牵头!当然,这是叶教授和杨同学的心血,或者让我们的一些保密单位研究员加入到这边来,也是可以的。黄局长,您慎重考虑一下。”

    呵呵呵呵……

    杨顺这边差点掀桌子了,原来坑挖在这里呢。

    学术界很黑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吃相这么难看的,还真是闻所未闻,太不要碧莲了,真的,臭不要脸的。

    黄副局长笑了笑,没表态,而是和刘科长低声交谈着,两人附耳,其他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蔡教授满脸微笑,看着四周,看似老眼昏花,但内心比恒河猴还要精明,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而且,他很擅长做这种事。

    很快交谈结束,黄副局长说道:“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吧,叶教授,你们先继续做研究,这份材料我带回去研究研究。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可能会多次派人过来,希望你们不要嫌麻烦。”

    叶青站起来,和他握手:“没事,来之前提前打声招呼就行。”

    等考察团离开,三人面面相觑。

    叶青无力地坐在椅子上,揉着太阳穴,头疼的厉害。

    陈浩走来走去,冷笑,气愤,抱怨。

    杨顺在发呆,他想的是,CAT…酮的含量决定了它的成本,在催生后的猫薄荷里,含量没有荆芥内酯那么高,但也不太低,他的成本其实不高。

    那么这样就好办了,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管那些蔡教授,王教授,李教授他们怎么蹦跶,只要杨顺控制了原材料,就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他提到了青蒿素,咱们要以史为鉴。”

    叶教授靠在椅背,幽幽地说了一句。

    杨顺和陈浩都看着他,叶青说道:“我前年回国,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屠教授激励,她在诺奖感言中说,青蒿素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它是整个华夏科学界在中医药上共同努力的结果。”

    青蒿素历经四十余载,成为华夏现代制药界的一段传奇。

    历史记载,最初是因为樾战,山区疟疾猖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