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荒岛好男人-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六根料,倒也不用全部扎成筏。

    不然这大筏就太大了,不好带走。

    只扎了过半,剩下的根料,则给滚到筏面上,载着走。

    没听错,就是用滚的。

    料太重了,两个男人,李志那边,抬不起来。

    一行人,干了三四天,拖着一大船竹料,浩浩荡荡地驶回家去。

    也还好是在上游,要是在下游找竹料,想把这十多吨重的料往上牵引?

    那简直是做梦!

    回了家,先把竹料搁在河边。

    李志扶着眼镜,皱着眉道:“这料实在是太重了,我看我们不如就在河边造吧,要是往河滩里弄上去,把船造出来时,我们绝对搬不回河里来了。那时候十几根料连在一起,兄弟你说过的,得有四五吨重?我们又没有机器牵引,单靠我们这十多个人力,得把人玩死了!”

    余乐点点头:“组装的时候,当然要在河边组装的。到时我们可以搭一个小船坞——其实也不用怎么着,我已经想好了。就是在这倾斜的河滩边,垂直地架上三四根水平的大木头。”

    “组装的时候,当然需要一个水平的平面,不然组装不起来,船体会不周正,并且还要在陆上搭建好舱室什么的,是吧?”

    李志有些不解了:“可是弄一个水平的组装平面,把船组装好了,还要加上舱体材料,那更加重了,我们岂不是更加抬不下来?”

    余乐笑了,给他比划起来:“唉,李哥你可以这样想的嘛。咱们可以在临水这一端,就是相对低的这一端,起个桩的是不是?就在入水二十公分这里好了,用石头砌起来,不然也架不起出一个水平的平面来装船是吧?”

    李志若有所思地道:“然后呢?”

    余乐道:“然后就是……等我们的船组装好了,可以下水了,咱就直接把水边那几个石头桩给它挖掉。反正这底下是泥沙,很好挖。把石头桩挖走之后,那本身较低的一面,是不是自然就变得倾斜下去了?架在木头上的大竹筏,是不是也跟着往河边倾斜了?”

    李志这时终于反应过来:“噢,原来这样!倾斜了的大船,架在几根光滑的杉树木头上,那时想撬下水,完全不必抬起来,岂不是省力得很!利用其本身的重力,别说四五吨,四五十吨都能撬着走。看来兄弟你物理知识比我还棒呢!”

    余乐呵呵一笑:“实践,实践而已。如果怕摩擦力大,我们还可以在光滑的木头上,抹一层油的,到时绝对不费半点劲。而且我们的竹筏,可以说几乎没有吃水,就是有个二十公分深的水,就可以浮起来了,绝不怕搁浅。所以下水绝不是难题!”

    李志道:“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余乐道:“组装时,当然回到河边组装,但现在刨皮,熏制,还有一系列过程呢,咱们就先一根根的,往岸上抬一抬,河边地方可不够大,湿气也重,不好起火。往岸里抬个一二十米进去吧。”

    一边的田夏夏道:“可这单根料,也是够重的呢。七八百斤,在竹林里时,你们俩个大男人都抬不起来,还是拽着一头扯下水的。现在想从水里往岸上起一二十米,岂不是更难办?”

    余乐道:“现在还是湿料,有七八百斤,是重了点。以后熏干了,一根最多也就三四百斤而已了。不过都不要紧,现在不是在家里吗,人手也多,挑七八个人出来,每人分配一百多斤,难道还抬不起来?”

    于是就发动了几个女人,用了几根竹篾当绳子,从一根竹料的头部缠了一道、前中部缠了一道,后中部缠了一道,尾部缠了一道,然后穿上扁担。

    一道绳套,左右各一人,一共就是八个人,一起上肩膀发力,将竹料抬上了岸。

    二十六根大竹料,分两天抬,才终于给抬了起来。

    帮忙干活的几个女人,一个个都揉着肩膀喊疼。

    这也难为她们了,以前在家,什么时候肩膀上搁过百斤的重物!

    余乐也没空听她们抱怨,磨好了刨刀,就给竹料去皮。

    他要赶在过年之前,把竹料都削了皮,最好能熏烤一部分,然后过了年,又得进行组装与建舱室的工作了。

    所以他是最忙的人!

    而且不仅造船这一件大事,表姐陆琳的产期,也在正月里,到时肯定还得耽搁一个月。

    (本章完)


第519章 固定翼



    架起了个木架子,先将竹子仔细挑选了,再经过摆放调整,确定适合组装成一条整船了,然后才开始截取。

    每一根竹料,都截成二十一米长。

    然后才开始刨除外皮。

    一共选了十八根料,进行刨皮。

    只有一把刨刀,所以这工作主要就是余乐在做。

    而李志,则在余乐的指导下,用以前在岛心里割取回来的松脂油,拿竹片酱上,然后点火,对已经刨掉皮的竹料,进行熏制工作。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制作过程,所以每日都在做。

    两个男人,基本没有什么闲的时候。

    这时候,也得开始考虑重新设计风帆的问题了。

    之前的帆,由于第一次设计,经验不太足,那个伯努利原理,利用得不太好。所以在海上航行时,主要动力,都是靠动压力,也就是被风推着走的。

    但现在在内陆河逆流行走,要是还靠风推着跑,没有静压力帮忙,估计都走不了。

    所以,需要重新地设计一番。

    而讨论这个问题时,自然要把陆琳请进来。

    没她这个理论设计师,那可不行!

    余乐、陆琳、李志,也就这三个人聚在一块参谋。

    三个人涂涂画画,围绕着船型商讨了三天。

    最后陆琳捧着个大肚子,说:“干脆也不要上桅杆,直接做成固定翼的好了!这样东南西北风,除了打头风不能走之外,其他什么风向都能走,就是得弯弯曲曲的,走之字型路线。不过这也不要紧,几公里宽的长江江面,也允许咱们走之字型路线了。”

    两个男人一起向她求解:“怎么样的固定翼?”

    陆琳道:“就是像飞机机翼一样的固定翼,这不用插桅杆的。当然咱们的形状,可不用做成飞机机翼一个模样。”

    余乐道:“那到底是怎样的形状?还能不要桅杆?咱们现在用的着,那也必须用上活动的桅杆啊。”

    陆琳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想出了个比方:“月饼都吃过吧?将一块月饼,从中间一刀切出去。取其中一半出来,就是我们这张固定翼的形状了。”

    “你们看,这半块月饼,切口一面是平的,而外缘上,却是弧形的。这样子,咱们把这像月饼一样的固定翼安装在甲板上,无论哪个方向有风吹进来,咱们只要照着风向调整这块固定翼的角度,利用伯努利原理,弧形那一面,空气流速大,自然压力就小,一面压力大,一面压力小,然后船就会被压着走了。”

    “至于具体的尺寸,则就看情况来制作了。五米船宽已经固定了,那这固定翼,顶多只能做成四米宽,得留个过道是吧。高的话,我建议做成两米高。然后底下再加个固定架台,固定翼是可活动的,可以转向,可以拆装。行船时,看着风向,随时调整固定翼的方向,而停船时,就可把帆抬下来了。”

    余乐在地上拿根树枝,画了半天,把他表姐口中的固定翼的形状给搞明白来,然后提出个疑问:“那个……你这个固定翼,到底实不实用啊?就是产生的推力,够不够大,能不能把我们十几吨重的大船给推动起来?”

    陆琳很肯定地道:“能的!肯定能的!你不想想,上百吨重的大飞机,它都能抬到天上去呢。你这个十几吨重的大船,要是逆流,你觉得要多少力才能推动起来?肯定不需要十几吨的力吧?”

    李志摇头:“那倒不需要,船只前进,只要克服与水面的阻力就够了,那是很简单的。不需要与十几吨的重量做对比。”

    余乐道:“这倒是,别说十几吨了,几百吨的大船,你要放水面上静止不动,我一个人都能把拽动起来。咱们这种竹船,吃水本来就浅,阻力小,加上需要克服逆流给的反方向作用力的话,我估计有个几百斤,就能够把船启动了。反正你让我一个人在上游用绳子拉,我肯定拉得动。”

    陆琳道:“那还不简单,头、中、尾三块固定翼,相当于三张帆出力,要是风速正常的话,至少能提供上千斤的动力了。不过因为是逆流,这船肯定走不快的,我估计也就是四五公里的时速,当然可能还不到,顶多能达到三四公里的时速吧。就跟一个人步行走路一样的速度。”

    李志道:“有步行的速度也足够啦。反正我们时间多的是。三四公里的时速,反正又生活在船上,每天天亮发船就走,天快黑了再停,一天走十个小时,就是三四十公里了。我们去华中目的地,才一千多公里,那岂不是一个月不用就到了?”

    余乐笑了,道:“李哥,这个可不能这么算的吧。要是看着风向在长江里走之字型路线,咱们的距离,起码得翻倍来算!”

    “而且路上还得看情况,没有风的时候,我们得停下来,下雨的时候,我们得停下来,遇到洪汛的时候,我们也得停下来。要是这么一折算下来,我们平均一天能走上个十公里,那就算不错了。”

    李志道:“这也够啦。这也不过是三四个月的行程。我们明年过了春就走,趁着一股东南风,走到夏末,也足够我们走到汉阳了。”

    一顿合计,于是风帆的问题,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按照表姐陆琳的构想。

    造固定翼!

    不过一考虑到具体的制作材料。

    余乐却发现,这种固定翼,对帆布的用量很大。

    原本的那两张大帆布,那是肯定不够用的。

    所以,余乐便把心思,打在了沈娟的身上。

    他要沈娟帮助织布!

    这时候,沈娟有几个女人帮忙打下手,原本带回来的那一船棉花,已经给用完了。

    当然成果颇丰!

    十五床棉被,是大件,耗料最多的。

    每人一个枕头。

    衣服则每人两套新的,加上原本身上穿的那两套保安服,缝补一下,也是可以继续穿的,那就是有三四套换用的了。

    男人的里裤,女人的胸衣加里裤,还有袜子等各种小件,也都裁了出来。

    尤为让人赞叹其用心的是,她还给吴芸的女儿小刘希,以及陆琳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都给缝了好几套婴儿衣服。

    小的大的,好几套,从刚出生到两岁之间,都有得穿。

    (本章完)


第520章 苎麻



    余乐拎起两件给自己孩子缝的小棉袄小棉裤,上下打量着,赞不绝口:“不错,非常不错!这衣服虽然简单了点,没有花色,但好就好在,男女都能穿。我家那小家伙,不管是姑娘还是小子,以后生出来,穿着都很合适。”

    沈娟笑道:“条件有限,只能缝成这样的了。倒也省得分性别。大的还有几套,不过现在先给小刘希穿着,等她穿不下了,再洗干净留给你家孩子。小婴儿嘛,生长很快,没几个月,就得换尺码了。所以只能将就着穿了,免得浪费布料。”

    一旁的吴芸正在给她的孩子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