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荒岛好男人-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地休息一夜,第二天返程。

    余乐李志两人,把这小半个月来收集起来的物品,给清点了一遍。

    五吨左右的黑煤。

    两缸蜂蜜。

    三百多斤山板栗。

    两百多斤黄米。

    两百多斤莲藕和慈菇。

    一百多斤香菇。

    还有莼菜、以及各种各样的草药,七七八八的也有不少。

    总体而言,收获不差。

    整个储物舱,已经装了大半。

    美中不足的,就是还剩下那小半的空舱,想要装上主粮的,现在还没有任何眉目。

    不过出来这么久了,挂念家里,余乐也不可能再往上走的了。

    回家,明天就把船开到南岸去,然后顺流回家!

    希望在南岸那边,还能发现什么需要的东西。

    把竹船调了个头,顺流出了这个小岔河,到了长江。

    “走喽!回家去喽!”

    余乐和李志协作,调整风帆的角度,斜斜吹过两公里宽的江面,从北岸到了南岸。

    然后顺着江岸,撤了帆,随流而下。

    河水的流速,已经够快了,不需要再加帆力,余乐还要沿途寻找粮食呢,太快的话来不及观察,就给越过去了。

    每秒一两米的水流速度,带着船走,如果还要挂上帆,全力行驶的话,只要一天时间,大船便能飘回到长江口去!

    但这不是余乐的计划!

    船只走走停停,偶尔观察到了什么,又停船登了一下岸,这样行了一天。

    第二天,正是中午时分,一行人正在甲板上吃着饭。

    “快看,岸里那些,是什么东西!”

    (本章完)


第505章 野高粱



    发出惊呼声的人,是菲菲这小丫头。

    因为她坐的位置,正好是面对着岸里的,所以能看到岸上的情况。

    李志等人闻言,就纷纷端着饭碗站起身来,转头去看。

    连这头边吃饭,边在船头掌舵的余乐,也忍不住被吸引了目光。

    只见岸上,一片荒草原里。

    在那芦苇与香蒲草之间,夹生着一种株杆特别特别高,足有一层楼房的植物。

    远远一看,好像是茅草还是什么东西。

    但跟茅草明显的区别是,尖头上是有长穗的,重重地坠着,就跟稻穗差不多。

    整个禾穗,红里带黄的,在那高高的杆头上,特别的显眼。

    在观望着的苏舞,忍不住就说了一句:“这会不会是……是某种长粮食的植物呀?你们看那禾穗,长得沉甸甸的样子。”

    韦慧云点着头:“有这个可能呢!”

    而余乐,更是二话不说,把手中的饭碗往桌上一放,一步窜到船头去:“走!靠岸!快来帮忙划船!”

    于是李志等人,纷纷扔了手上的饭碗,拿起船上备用的竹桨,一起驶力,往岸里划去。

    可惜这个河段,有点儿窄,所以水流较快,就这说几句话的工夫,船已经飘出上百米远了。

    眼看就要越过刚才看到的那个东西了。

    顺水而流,倒船可是极不方便的,那时就是逆水,又要挂帆又要掉头。

    余乐:“来吧,大家齐使劲,嘿哟!嘿哟!嘿哟!”

    ……

    田夏夏:“快呀!快呀!等会就走过头,找不回来啦!”

    ……

    李志:“太快啦!太快啦!船要撞到岸里去啦!”

    这时候,因为齐向一边使力,船身已经斜着驶向岸里去,又加上原来的水流速度,所以航速有点太快了……

    余乐反应过来,忙道:“往后划!快往后划!”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话音才落。

    “轰”的一声,整条大船,以四十五度角的姿势,斜着撞上了岸。

    半个船头,铲到了泥土里去。

    连船身都跟着倾斜起来了。

    女人们站不稳,纷纷往前打个趔趄,差点给扑倒到地上去。

    这装了五六吨货物的大船,以每小时十多公里的速度撞到岸上,这种势头,就别提有多猛了。

    这力度,那可是以吨计的,要是人给这么撞上,能把小命直接撞没。

    普通人也许想像不出来这个力度,但一些驾驶过有一定吨位船只的水手,就会对这个再清楚不过了。

    一般船只要靠岸,在离码头一段距离以上,那就得早早降速了的,要么停了动力,甚至倒转螺旋桨,反方向使劲,给船只刹车。

    船的吨位越大,惯性力就会越大。

    在静止的状态下,驱动起来,固然难。

    但在高整航行状态下,想停下来,那也很不容易。

    大吨位的大船,若以这样的速度撞到岸里去,基本就得报废回厂了。

    这么一撞,余乐自己也没站稳,差点给抛到水里去。

    一脸的黑线,回过头来,看了看女人们,见她们都没什么事,便去检查船头挨撞的情况。

    也不知道给这么一撞,有没有损坏。

    “怎么样了?”李志的眼镜给弄掉了,捡起来重新戴上,然后询问余乐。

    余乐呵呵一笑:“没什么大事,咱们制做的家伙,那肯定是结实耐用的!就是,有一根竹头,好像是磕到石头上去,给撞裂了……算了,不管他,能开就行。”

    接下来的注意力,自然是放到岸上的那些东西上面去。

    为了见它,把船都给撞坏了,这代价,不可谓之不大!

    那些株杆高高的植物,千万得是什么能吃的粮食才好,要是只是一丛杂草,那就亏大了!

    把竹船从一两百米外划进岸里来,距离刚才初次发现的位置,已经越过去一公里远了。

    好在这一块荒原,生长着很多这种植物,并非刚才所看的那个位置才有。所以也犯不着调头回去。

    是粮食还是稗草,上去看看就知道!

    这时,有认识的女人,早已经惊呼起来:“我知道了,那是高粱!那是野生高粱呀!”

    是的,岸上夹生在芦苇地里的,东一茬西一茬的,确实是高梁。

    刚才离岸太远,加上行着船,不太容易认。

    这时把船停了,有眼力的女人,一眼就给认了出来。

    其实余乐等人刚才就是不敢认而已,毕竟荒郊野地,什么植物都有,谁敢一眼就断定那是高粱杆?

    当然,这些人,基本都不是务农的,也没谁以前种过高梁,也就是偶尔在地头田间看到过。所以也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能反应过来。

    要是种过这种庄稼的农民,看到这样的株杆,这样的谷穗,别说两百米远,再加两百米,人家也能告诉你岸里的那是什么。

    把船身扶正,下了锚。

    余乐把女人们留在船上,带着李志,驱一狼犬,上了岸去。

    这些野高粱,因为是自然生长的,不是人工播种,所以长得极没规矩,东一茬西一茬的,想在哪长,就在哪长,零零散散,间隔在荒草地里。

    两人钻进了草丛,找了一处最近的高梁丛,走了上去。

    这高粱,名里带个‘高’字,那是实在长得够高的。

    余乐一米八多的个儿,居然都不太够得及,需要用刀把秆砍下来。

    砍倒了两株,把谷穗择下来,与李志一人一株,各自研究。

    看着手中这株沉甸甸,结籽极多,颗粒饱满的谷穗,余乐终于满意的笑了。

    不枉找了半个月多月,此行最重要的一种东西,终于在这里给找着了。

    这些天了,为了找这种能当主粮的食物,一行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不知停了多少次岸,走了多少的路,进了多少的山。

    结果都是无功而返,最终能找到的,也就一两百斤黄米而已。

    而眼前这片长满野高粱的荒原,放眼望去,根本没有尽头,别说养余乐这十几口人,养十几千口人,那都不在话下!

    李志剥了一个米粒,放嘴里嚼了起来,不住地称赞道:“好东西!绝对是好东西!而且咱们也赶上时候了,正好到了可收之时!”

    余乐点头道:“走,先回去,和她们计划一下,看怎么收割吧,量既然管够,咱们就收个一两吨回去,这个冬天,大家放开肚子来吃!”

    “说实在的,断了大米,吃了一个多月的肉,胃口还真是一点都不习惯呢。”

    (本章完)


第506章 捅了马蜂窝怎么办



    高粱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主要用途是食用和酿酒,我国的好几种名酒,那都是用高粱米给酿造出来的。

    用来炊饭,口感上,高粱米当然不如大米好吃,但也不会很赖,在这种环境下,余乐等人倒也不会计较太多。

    有米饭吃,那就不错了。之前天天肉鱼海鲜当主粮,已经把他们吃到怕。

    而且听苏舞这个家乡吃高粱米的女人说,用之磨成面粉,做成蒸糕、煎饼、面卷之类的,味道会变得绝佳。

    把几株穗条带回船,让女人们当新鲜研究了一番。

    李志道:“大家说说看法吧,怎么搞。这野生高粱丛,没有成片的,长在荒草丛里,东一茬西一茬的,可不太好收割。”

    余乐嘴里嚼着高粱米,嘬起牙花,道:“没别的便宜办法,那就老老实实开路进去呗。这株杆长得很高,哪里有,在外头一眼就能看见了,咱们就先认清楚,看具体在哪个位置,然后直接开条小道进去采收!”

    苏舞道:“那怎么收,这籽实需要脱粒,得有脱粒工具,我们现在没有脱粒机,起码也得要一个木头呀,就像咱们上回收割稻谷一样,架在木头上甩。可咱们这儿,什么都没带有,附近全是荒草,也没有木头可伐。”

    “这个么……”

    余乐想了一下,一拍脑袋:“这样好了!”

    他说着,站起身来,进船舱里走了一遍,然后又回到甲板上,转了一圈,才道:“你们看,我们空余的地方,船舱连着这里甲板,还很大呢。”

    “咱们干脆也别脱粒了,直接把穗条给砍下来,连穗条一起都带回家去。这样节约时间,速战速决。等弄回了家,再慢慢抽空来脱粒晾晒也不迟。”

    田夏夏道:“连着穗条带走,那会不会占地太多了?我们的船装不了多少。”

    余乐摇头道:“这个不用担心。船舱里面,还能腾出三四平米的位置来,再加甲板这里,也腾个三四平米,总共八、九平米大小,够咱们装足够的高粱了。”

    田夏夏道:“可这到处都装满了高粱的话,咱们吃住睡觉,就没地方了!”

    余乐笑了:“这又要什么紧,采回来,先放地上,等咱们在这里收够了,再一起搬上船来,然后发船直接一路飘回长江口,连过夜都不用了。你还想在船上吃住睡什么觉呀!”

    李志听明白了余乐的想法,也开始认同起来:“有道理。先连穗采回家,到时闲着慢慢搞也不迟,而且人手也多,地方也大,工具也全。”

    余乐道:“到时装满东西,大家就凑和一天好了。让我算一下,咱们这条船,保守估计,应该能载个十吨左右,现在连煤连人连各种物品,才六吨上下,咱们的高粱,连穗一起,就收个两三吨回去吧。大家说说,这应该能吃过这个冬天了不?”

    李志扶了扶眼镜,道:“连穗一起两三吨重的话,应该能脱出一吨半左右的谷粒出来。咱们十多人的口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