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静州往事-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兵想起晚上那句话,又笑了出来,道:“你真不知道自己吼了一句什么话?”
杜建国拿着脸盆走了回来,笑道:“秦妇主席昨晚当真了得,说出了所有男人的心理话。”
秦真高闻言,道:“我昨天喝上说了什么,你们别乱编啊?”
魏兵忍不住就讲出了真相,“你昨晚大吼,我要日。蒋玲。”
秦真高愣征了一下,心里相信这是一句真话。因为在做春。梦之时,蒋玲无数次成为春。梦的主角。但是,他意识到绝对不能承认,承认就是太糗了,于是他翻身而起,脸色铁青地道:“魏兵,你他。妈的别乱说,再乱说我就不客气了。”
魏兵是嬉哈性格,与寝室里关系都处得不错,见秦真高生气,并不在意,道:“我说是实话,不信问胖墩。”他知道裴勇与秦真高前几天闹了不愉快,就没有说裴勇,恰好王桥提着秦真高呕吐过的盆子进来,便道:“不信你就问蛮哥。蛮哥,秦副主席是不是真的吼了一句我要。日蒋玲。”
魏兵反复将那一句话提到嘴里,又不停地叫“秦妇主席”,秦真高勃然大怒,抓起桌上的杜建国的饭盒朝魏兵砸去。
胖墩是食神,饭盒长期都料。昨晚陈秀雅从家里带来的红烧肉,胖墩将红烧肉吃得精光,剩了一些汤水在里面。
魏兵刚换的新衣被汤水糊得不象样子。如果秦真高只是语言上拿捏两句,甚至说点脏话,魏兵都不会翻脸。他家庭经济不好,难得穿一回新衣。眼见着新衣被弄脏,心痛万分,捡起饭盒就砸了回去。
两个人就在狭窄的寝室里打在一起,互相用拳头招呼。
王桥看着直甩脑袋,隔在两人中间,道:“都是一个寝室的,有话好好说,不要打架。”
秦真高的战斗力逊于魏兵,互相扑击之下,脸框被乱拳打出一个青包。
魏兵的新衣服不仅被弄脏了,还被撕了一条口子。他极为心痛这件唯一能在跳舞时穿得出去的新衣,坐在床边懊恼万分。
王桥站在屋中间,严肃地道:“你们两个不准再动手了,一个寝室的同学,用得着动手。秦真高就不要到操场去了,魏兵换衣服,跟我出去。”
他说了这句话,甩手走了出去。
胖墩杜建国、裴勇也跟着走出去。
魏兵默默地换了衣服,也跟着走出去。
寝室里只剩下秦真高一个人。
操场上,黄永贵背着手在场边站了一会儿,见王桥和同学们走过来,问道:“没有看到秦真高,他怎么没有来?”王桥道:“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黄永贵没有多说,背着手去查看其他班级。
早操散了以后,王桥见魏兵一脸沮丧,道:“你把衣服送到外面洗衣店去洗,让她们帮忙缝一下。”
魏兵道:“这是我跳舞的当家衣服,缝好都有一条疤。”
王桥嗤笑一声,道:“以后要跳舞,直接穿的衣服,只要挂在衣架上的,取下来就可以穿。”
魏兵嘿嘿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蛮哥。”
在大一时,魏兵等人还刚刚在从高中生转化为大学生,对异性的追求还藏在心里,到了大二,不管条件好坏的年轻人都有一颗骚动的心,对异性的追求就转化实际行动了。
杜建国缩着脖子抄着手,道:“蛮哥,你能不能陪我到乡下去一趟。”
王桥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杜建国道:“我想到乡镇去看看情况。这一段时间新闻社全体同仁都在努力写有分量的稿子,写来写去大家明白一件事,如果不走出校园,在校园里凭想象肯定拿不出能在地级市报纸杂志发表的新闻稿,梁书记很老辣,他是在变相给新闻社提意见和要求。”
王桥道:“那我们就去泡一泡乡场茶馆,说不定能听到一些事情。另外,如果真想写乡镇,可以参考《半月谈》的时事类文章,对整理思路有好处。今天第四节没有课,我们一起到图书室,将近期的《半月谈》全部借出来,认真分析一下当前存在的热点,然后有的放矢。”
杜建国神情忸怩地道:“我把陈秀雅一起叫上,她特别聪明,点子也多。”
王桥笑道:“这是你的自由。”
第四节课,王桥、杜建国、陈秀雅三人来到图书馆,将两年的《半月谈》合订本借了出来,细细研读一番后,三人发现定当前乡村的热点是农民负担,乡镇干部为了收提留统筹和农业税,发生了很多起致死致伤案件,也有农村拒交税费款,打伤乡镇干部,更离奇的是发生在偏远省份的一个偏远村,村里轮流到公路上执勤,凡是见到乡镇干部进村,就将一颗消息树放倒,全村的人该躲的躲,该藏的藏。
这个热点和王桥预设的判断一致。
随后,杜建国专程到校外书店寻找与乡镇有关的书,买回《村民自治条例》、《村委会组织法》等小册子。研读完小册子,他郁闷起来:“我们这样做是主题先行,先有主题,再去凑新闻素材,这不符合新闻学原理。”
“胖墩,你想不想新闻社得到校方支持,让新闻社迅速发展壮大。”
“想。”
“你想不想通过校方的考验?”
“想。”
“你目前有没有好的办法写出有质量且能发表的新闻稿件?”
“没有。”
“我们选的这条路有没有可行性?”
“有。”
王桥摊了摊手,道:“别矫情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们只要不是造假,方法灵活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你这人平时还挺灵活,怎么脑袋里有这么多框框。”
杜建国道:“不是框框,是新闻原则。我总觉得主题先行是亵渎。”他随即叹息道:“为了新闻社的发展,就算是亵渎我也干,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王桥笑道:“借用青皮的一句话,你这就是猪鼻子插葱——装象,就是去乡镇考察一下,谈得上下地狱吗。”
元旦前夕,王桥、杜建国、陈秀雅坐着公共汽车来到车费最便宜的近郊打谷镇,他们运气比较好,来时恰遇赶场天。打谷场镇人山人海,小摊贩云集,农家出产的鸡鸭鱼菜摆满街道。对于村民来说,赶场是重要的社交活动日子,除了买和卖以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与熟人见见面,喝茶聊天,打牌喝酒,快活得很。
红星厂附近就是旧乡,是王桥少年时经常玩耍的地方。他深知赶场奥妙,带着杜建国和陈秀雅来到一家最热闹的茶馆,茶馆旁边有好几家小餐馆。
“我们就泡这个茶馆,听到真话的概率最大。”
为了泡乡镇茶馆,三人特意换上了最朴素的衣服,尽管如此,走到人群中还是与乡镇人有明显区别,走进茶馆,引得众人侧目。
茶馆里有人打牌、有人下棋,还有人闲聊,王桥三人喝着茶,听村民们谈天说地。他们是外来人,不论从衣服、相貌到言谈都与村民有区别,不太容易融入到茶馆的环境中去。
王桥不愿意呆坐着,在茶馆里转来转去,然后站在几个打牌人身后观牌,顺便聊天。
杜建国和陈秀雅面对面而坐,大眼瞪小眼。按照他们事先计划,到了乡镇就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搜集到大量素材。谁知来到茶馆后才发现,在这个简陋的小茶馆里,他们是外人,村民们根本不理睬他们。
正在尴尬时,对面桌子有人喊:“谁下棋,豆包不耿直,输急眼就不来了。”喊话者是茶馆老客,象棋水平高,一时之间,没有人应战。
喊话者没有过瘾,开出了价码,“谁赢了我,中午请他喝酒。”
陈秀雅突然站起来,道:“我同你下。”
杜建国吓了一跳,跟着站起来,急道:“你能行吗?”
喊话者是一个穿着老式军装的麻脸,他见一个小娇滴滴的小姑娘应战,右脚踩在板凳上,睥睨道:“下输了中午要请客啊。”
陈秀雅道:“一言为定,下输了请客。”
楚河汉界摆开战场,由于一方主帅是娇滴滴的小姑娘,引来茶馆众人围观。喊话者急于赢棋,对围观的几个好手道:“观棋不语真君子,你们几爷子不准支招。”
陈秀雅父亲陈强从农村娃儿做到省交通厅总工,智商相当高。陈秀雅继承了父亲的智商,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一会儿就通。她在父亲的倾力培养下,琴棋书画皆精,最拿手的则是象棋和围棋。面对着摸不清底细的乡村棋手,初战时她不敢丝毫大意,排兵布阵皆采取守势,观察着对方的战力。
麻脸对手丝毫未将小姑娘看在眼里,甚至还觉得与小姑娘对阵受到了侮辱,他大兵压境,以双车直奔对方腹地。
十几招过来,陈秀雅轻声道:“将。”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录相室
在防守之中,陈秀雅并非单纯防守,而是偷偷布置了双马饮泉之势。
所谓双马饮泉,指一马控制对方帅(将)门,另一马卧槽将军。逼迫对方帅(将)不安于位,然后运用双马互借威力,回环跳跃,盘旋进击而取胜的方法。
麻脸看不起下棋的弱女子,重兵全在敌方腹地,根本没有机会回兵解围。他抓耳挠腮,左腾右挪,由于失去先机,始终破不了对手的双马。
麻脸把踩在板凳上的右脚放了下去,用手推了棋盘中的棋子,道:“这盘不算,刚才让着小姑娘,被她偷袭了,再来一盘。”
麻脸来在茶馆里长期牛皮哄哄,早就引得众棋友同仇敌忾。如此耍赖言论,引得众人一阵阵嘘声。
经过第一局较量,陈秀雅看穿了麻脸底细,信心倍增。她轻声道:“来就来。”
双方重新排兵布阵,这一次麻脸要谨慎得多,试探着进攻,不再敢大兵压境。十几步以后,陈秀雅卖了一个破绽,有意丢了一个炮给麻脸,几步以后,又成双马饮泉之势。
虽然是冬天,麻脸额头上沁出汗水,他不寻理由,固执地道:“再来。”
陈秀雅仍然道:“来就来。”
第三盘,麻脸不敢进攻,完全采取守势,谁知小姑娘轻描淡写单车直入对方腹地,来了一个挂角马。麻脸空有重兵,却无法救主。
第四盘,麻脸心情浮躁,进退失措,全然没了章法。陈秀雅轻易做成了拔簧马之局,拨簧马是过宫马与车配合抽杀对方的一种象棋战术,由于车可以从马那里获得进攻能量,这只马就像一个强有力的弹簧那样具有极大弹性,所以把具有这种能力的马称为“拔簧马”。
麻脸眼见着自己的主力被小姑娘慢条斯理一口又一口吞下,脸红筯涨,终于忍耐不住用手将棋盘一阵乱抹,道:“不下了,你这小姑娘有邪性,马用得怪,今天早饭没吃安逸,改天再来下。”
麻脸输棋不坠志气,道:“中午我请吃饭,话要说到前头,下一场你还敢不敢来。”陈秀雅道:“有什么不敢。”麻脸提劲道:“下一场我首先要砍马脚,看你还有什么招数。”
到了中午吃饭时,众棋友要等着麻脸请客,麻脸扯着喉咙叫道:“我输了认账,只请这位小妹仔,没说请你们。”
在一阵嘲笑中,众棋友来到隔壁的豆花饭馆。
麻脸果然单独请陈秀雅吃饭。
王桥和杜建国顺便邀请几位围观者在豆花饭馆同坐,几碗豆花,几份烧白,二两烧酒,像模像样地请一顿客。
赶场天,泡泡茶馆,喝二两烧酒,吃碗豆花,然后在微醉中回家,这是乡人们最舒服的生活状态。今天看了一场弱女子三番五次砍杀麻脸的好戏,还莫名其妙吃了顿免费饭,更是心满意足。
酒足饭饱,王桥、杜建国和陈秀雅重新聚在一起。杜建国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