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眼-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铁在乡下跑了一天,正睡得好,埋怨道:什么好事不能明天说?

心宜道:老兄,不是大事不会找你。

说吧。

还是和“意大利”的那宗买卖有关。我只见过一次“意大利”,我还是不放心这个人,我请老何他们父子俩帮我再看看,谁知他们一见“意大利”就吓着了,会没开完就跑了,我派出的代表这一跑,不就露馅了?而且老何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不能公开的。我很担心他们会被“意大利”的人抓住。

刘铁慌了:你怎么能叫他们去呢?他们从来没出过远门,人生地不熟。

老兄,你这都是废话了,真没想到他们会这样慌张。有不有好办法帮他们?

怎么帮?他们身上又没有一个手机,大海里去捞针啊。

那怎么办?

既然他们成了大海里的针,我们捞不到,人家也捞不到。

对,对。那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咳,我这事办得蠢。

管管你自己的事吧。

这倒是都处理好了,朋友们都叫上了,才散。我准备到公安局去躲一躲,“意大利”神通广大,局子里是惟一可以避避锋芒的地方了。方便时你和公安的朱哥余哥他们几个还说说,随便找个什么借口把我弄进去。我叫向阳把房子也搬空了,明天就让人把它也封了,这样做就像了……

刘铁叹道:唉,你这就叫做弄得大家鸡犬不宁。

心宜涩涩地说:智者千虑,也有一失。这可是关键时候呵老兄。

刘铁知道,这一宿将无眠。因那心宜的事与一些朋友甚至是自己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不帮也不行了。此时虽已夜深,也不得不拿起电话把几个能帮上忙的朋友叫醒。忙完这些,刘铁便去安抚惊吓中的郭如玉,并等着郭向阳回来。

天快亮的时候,向阳叫妈和刘铁都回去休息。他毫无睡意,就坐在这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上发呆。

第二天的半晌午,也就是何氏父子走出广州市,在郊区一个池塘边的小店里吃面的时候,郭向阳回家看望父亲,于长松打门球去了。他关上门给他的一个好友打了个电话,这位好友告诉他两个不好的消息:一个是他那已经空空荡荡的房子被司法机关贴上了封条。

房子被封是意料之中的事,心宜已经暗示过了,要是拖到今天,什么都抢不出来了。另一个是心宜自首,这是他想象不到的,她一点风声也没有透露,也许她在打发他尽快回到百八十里街时就做好了这个准备,只是不想告诉他。

郭向阳不打算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妈,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他很想去找刘铁说说话,这些年来,他已感到刘铁对心宜的家事和生意上的事,比他这个准丈夫知道的要多得多。

县里四大家还窝在一个院子里办公,郭向阳到政府去找刘铁时,工作人员说他下乡去了。这一年手机还没有普及,还只是少数人使用的奢侈品,就是像郭向阳这样在省城发展得比较好的人士,也还没有配上手机,倒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手机用户少了,用途不大,差不多也就成了个摆设。要是在手机时代,要和刘铁说话,只是举手之劳,可那时,人走了,就无法找到了,那时候的乡下都还没有信号。

第四部分第三十章风扫落叶各自飘(3)

郭向阳跑到阳山寺烧了一炷香。他和他妈一样,相信相术,却不拜神烧香,他这是第一次虔诚地烧香拜佛,他想请求菩萨保佑何氏父子平安归来、保佑心宜无大碍。这叫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他六神无主之际,他想抱一下佛脚,大德大量的佛也是能够原谅他的,佛只要能帮,也不会因为他平时不恭敬而不帮他。照说身边便有一个名声不小的本寂和尚,求他做一通法事不是更好更有效果吗?但郭向阳不打算去请他,心宜曾经告诉他,说那本寂,不过是个绣花枕头,论相术不及那何家父子的皮毛,他相信心宜说的,她是亲自拜访和试探过本寂的,才会得出如此的结论。心宜知道的东西很多,省会那些商场上的人士都很看重她的才学,称她是才女,因此各界都有她很铁的朋友。

郭向阳知道失踪的何家父子迟早会回故乡,虽然就是坐飞机也不会这么快回来,可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走到流星巷35号去看他们,他分明看到了门上的大锁,却还是不甘心地靠着窗户往内看,他还绕到后面去推了推后门,他真希望有人在里面。老何被弄成这个下场,完全是为了他和心宜的生意,这使他十分愧疚,要是真出了什么事,他还不晓得该如何承担责任。他失望地离开老何的租住地,路过老汤的面店时他拐进去坐了一下。他对老汤说他要在百八十里街住一向,要是老何他们回来了,一定要尽快告诉他。

老汤说:我看向阳你的脸色不对头。

向阳问:老何常在你这里吃面,是不是也教了你几招?

老汤说:倒还真教了两招。

向阳问:你看我没什么事吧?

老汤说:我看你倒没有什么事,可家下不安,至亲恐有厄难。

向阳:至亲是指的什么亲?

老汤:至亲就是最亲近的人。

向阳:这厄难躲得过吗?

老汤:幸好有贵人帮忙。

向阳:老汤你还真是学到了两招呵,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老何他们两爷崽现在碰到麻烦了。

老汤一惊:那,还不快想办法。要我们做什么事?

向阳:麻烦就麻烦在我们谁也帮不上他们。

老汤就急了:那,那该怎么办……

向阳:我看他们会回来的,一到家你就要告诉我啊。

黄昏时郭向阳等着刘铁了,他把他所知道的事全告诉了刘铁。

刘铁说:你们的事我多少晓得一些,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向阳: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心宜,她有办法,朋友也多,我担心的是老何他们。

刘铁说:天无绝人之路。

向阳:想不到老何帮得了人家,却保不了自己,他们怎么就不晓得此行不利呢?我明天到汽车站那里去找个瞎子给算个卦,看看他们能不能平安回来。

刘铁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一清早郭向阳就去汽车站等算命测字的师傅,一直等了个把钟头,才等到第一个到的瞎子。师傅让郭向阳在他手里的一圈竹篾片上信手拈出两片来,瞎子一摸竹篾上的卦象,略加推算,便说出六个字:

回得来留不住

向阳问:留不住是什么意思?

瞎子说:留不住就是留不住。

向阳问:什么时候可回来?

瞎子道:应是十天之内。('EXC')

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在郭向阳走后的两个钟头,何氏父子回到了流星巷35号。这趟才两百多里地的山区公路,他们乘坐的汽车整整走了七个多小时。下车后,老何没有拒绝坐“蓬蓬车”。但下了“蓬蓬车”,他拒绝儿子和老汤扶他,他走完了那几十级台阶,还吃完了老汤送来的一碗汤面。

老何很想喝完最后一口久违了的在他看来天下最好的面汤,但还是没有能抵挡住巨大的疲劳,一歪头就睡死过去。

老何醒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丝浅浅的天光从窗口柔柔地照进来。他不是自己醒过来的,是被人给弄醒的。他感到有一只如钢筋一样坚硬的手卡着他的喉咙,他只能透气,不能出声。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纸凑到他的眼前,一道手电光照在上面,他看到纸上写着一行字——

—记住:你和你儿子什么也没有看到,看到了也不要对任何人说。

借助手电的余光,他看到两个蒙着头脸的人站在他的床前。很快手电熄了,他感到两条大汉像猫一样无声地溜出了屋子。

何了凡感到他全身都汗湿了,他试图翻个身,手脚却不能动弹,他想说一句话或者吐一口浊气,舌头却有如被一块石头压着。他就这样躺着,直到鸡叫三遍之后,他才感到被人卡过的喉咙开始隐隐作痛,这时他的手脚也能动了。

天亮了,他看见儿子安详地躺在另一张床上,十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的儿子睡得很死,不时还打几声呼噜。老何爬起来要干的第一件要紧事是走到儿子的身边,仔细地看了看他的模样,当看到儿子不像受到过侵害和惊吓时,他才长长地透了一口气。那么这一幕是不是一个噩梦呢?老何忙检查了一遍前后两张房门,奇怪的是门仍旧是闩着的。这时他看到饭桌上,菜刀下面压着一叠钞票,至少也有一万块钱,这是再也明白不过了的事情:这不是一个梦。不难推测:那个叫做“意大利”的人很在乎他们的存在。他的秘密,是不能让人窥测的,而他们父子却冒犯了他的尊严,因此他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老何打算收拾一下房间,然后叫醒儿子,一起到老汤店里吃面。但老何拿起扫把,还没有扫出一张床的位置来,顿觉胸腹疼痛,顷间全身酥软,大汗淋漓,没有一点力气,他忙摸到床上,躺了下来。

老何再次睡着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师傅寅斋公叫他到大红山阴山寺去,老何对师傅说他有伤在身,恐怕走不到大红山了,师傅说能走到。老何还想和师傅多说一会话,但师傅已飘然而去,这样他就从梦中醒过来了。

他坚决地推醒了儿子。对儿子说:我要上大红山。

何半音正要埋怨父亲不该吵醒他的瞌睡,但听此言,吃惊不小,忙问:爸你不是说梦话吧。

老何:正是梦话。你外公托了个梦给我,叫我上大红山。

老何不再说什么,便开始收拾东西。见父亲确实不像是糊涂了,半音也赶紧爬起来,作再一次长途跋涉的准备。

当班车开出了丁县城时,百八十里街没有任何人晓得何氏父子的行踪。

郭向阳为了验证那个瞎子的卦言,吃过早点之后又来到了流星巷,他碰到了正在那小院里发呆的老汤。听说何氏父子如那瞎子的卦象所言顺利归来,心便落下来了。当听说他们又走了,顿感不安,当即就和老汤到他们可能去的地方寻找,先是到的医院,后又找到菜市场、汽车站、阳山寺,结果还是无功而返。

何了凡对着镜子不止一次看过自己的面相,怎么看也觉得能活出85岁来,但他没有闯过65岁这一关。他到大红山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

何了凡死时肚子肿得很大。后来据老汤的堂弟分析,他是被人踢破了脾脏,腹腔积血,重伤而亡。

父亲拒绝求医、不告诉他的两个女儿、不打算告别亲朋好友,却选择在阴山寺、躺在一个和尚的怀里了结生命,这可是一个难解之谜。为此何半音问过大释和尚,大释的回答是一声“阿弥陀佛”。

一直到三年后,他才弄明白内中奥秘。

何半音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来县里看了看刘铁和于政委,便背着一个包袱,回到了十八里铺的老家。

回家后,隔壁邻居丝姐一头一脸灰地给他那尘封已久的老房子打扫卫生。

何半音大为不解,问丝姐:你怎么晓得我要回来住?

丝姐说:有人来找过我了,问我愿不愿意给你做保姆,我说保姆不做,难听死了,帮忙可以,他们说那就不叫保姆,就叫帮忙。以后你的生活,就交给我来帮忙打理了。

半音说:你没问他们是干什么的?

丝姐说:问了,他们叫我不要打听,只管干活拿钱。我估计八成也是你平时帮过人家,人家要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你。

半音说:那,那就有劳你了。

丝姐说:他们说你饭都不会做。

听这话,半音心里一酸,就想起了父亲。父亲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