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眼-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铁已有些相信那王瞎子的判断了。

来人祭拜刘大山的方式很简单,没有放鞭炮,没有烧香,他们带来两瓶洋酒,洒在墓前,然后三鞠躬,便算礼毕。刘铁听说过他的大伯喝酒是海量,看来祭扫者是深知将军生前爱好的。

待把车子抬出来洗擦停当,已经是中饭时候了,刘铁给来人安排了一顿乡村风味的饭菜,到镇上去斫肉买鱼已经来不及了,好在山里一年四季都存着过年时熏制的腊肉,这也是山里人以备远客来了应急用的,刘铁坚信这道菜能征服外地人,果不其然,来人吃得很开心。他开玩笑说,要不是车子陷了,这个季节哪里还能吃到这么好的腊肉。刘铁是个灵泛人,见他喜欢腊肉,忙让家人把最后几块送给他带回去。

刘铁陪他到墓地周围的山上看了看,闲聊的时候他问了问刘铁和这个偏远山乡的情况。

刘铁和何半音一样记忆好,加上在这个地方呆了十年,对乡里的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全乡有多少人口、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劳动力多少、学生多少、山林面积多少、田土多少、塘坝水渠多少以及近几年来的田土山林收入、农民收入、牲猪出栏、计划生育等等情况张口就来,有些数字可以说到小数点。任何一个问题他都能做到不假思索、对答如流。也许是刘铁这点自己不以为意的小小本事,成为了他以后到省里谋得一席之地的资本。

刘铁送走了这位陌生的甚至连电话号码都不曾留一个的客人后,不到一个月,县委组织部便来考察他,两个月后他被任命为乡党委副书记,半年后全县乡政府换届,他被选为另一个乡的乡长,干了不到一年,便任命为乡党委书记,书记只干三个月便调到了省里。那时候于长松当县长,还来不及认识刘铁他就荣调了。此后一帆风顺,刘铁到省里的第四年,已是正处级干部了。

一直到了省里,他才晓得当年来祭拜他大伯的是省政府某委的大主任,他是受一个香港朋友的委托来祭扫刘大山将军的。许多年来没有外面的人来看过他大伯的墓,这个香港人为什么要委托老板这样的高官来微服私拜,还让大伯喝洋酒?老板不说,就一直是一个谜。

到了省里刘铁才明白:他的顺利提拔全得助于老板的举荐。这些过程,县里一直对他守口如瓶。一直到他调走后很久,知情人才悄悄地告诉他,而且还叮嘱他不要对外言说。

直到这时,他才记起老家坳背那个王瞎子,听声音便可辨别人之贵贱高下〖。Com电子书下载〗,真是察人如神。当他怀着好奇心打算再去寻找此人时,父亲说王瞎子在那领导走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刘铁曾把这个故事说给老板听,老板也连声称奇。

刘铁后来也和何氏父子谈起这个王瞎子。老何说他早就知道此公的本领了得。他先后去找过他五次,想拜他为师学听功,但就是见不着,断无师徒缘分。看那瞎子的作派,算得上是名师风范了,真正的大师可是深藏不露的。

第三部分第二十一章关于老板(3)

在刘铁看来,老板对他好是骨子缝里的好。老板每个月叫他去陪下一两次象棋,一边下棋一边东拉西扯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他当了省领导,这个习惯还是没有改变。据他的家人讲,在这个城市里老板只有他这个棋友,刘铁一直没有弄明白:老板为什么只叫他去陪他下象棋。

因欠着一份知遇之恩,刘铁是一直想着要回报的,只是他还没有回报的本钱。老板似是看透了他的心事,说你老家的腊肉熏得好,你每年给我弄一块来。老板一家人都讲究饮食科学,其他人都不吃腊肉,只老板一个人吃。刘铁心里明白:老板是不求他回报,只要他有这份心就够了。为了这一块腊肉,刘铁让家人专门喂了一头吃糠咽菜、不吃任何工厂饲料的土猪,一年就养一头,快过年时杀了,用大粒盐腌一个月,选用油茶籽壳、谷糠、花生壳、松树蔸作燃料,取其烟将其肉慢烟细火熏烤半个月,待脱去油脂、皮肉被熏烤至金黄色时,方送到老板的家中。这时老板必亲自掌勺操刀,煎上一碗腊肉。因家人是不来捧场的,他便让刘铁陪他过一回腊肉瘾。这可是刘铁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的一点不值钱的孝敬能让一个高官如此食欲大开,也算是回报了他的知遇之恩了。

老板并没有把刘铁安排在他属下的部门工作。刚到省里时,刘铁特意去请教过老板:来省城工作,都应该怎样。老板说:你都算得是一个老干部了,又不是才开始干这一行的,省里和乡里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共产党的天下。老板说的是大白话,根本没有语重心长那一套。刘铁不甘心,执意要请教。老板被缠不过,才说:你有基层工作经验,记忆力又好,还扩大点知识面、加强点口才,就会好混得很。刘铁算是大开了眼界:大领导原来是这么做政治思想工作的。

刘铁当然会珍惜上进的机会,按照老板的意见开始恶补政治、文化课。以前乡政府只订一份省报,送来时一般已经过期七八天了,有时候办公室没人,报纸便被拿到厕所里边看边擦了屁股。那时又没有互联网。用乡干部自己的话说,搞学习是个卵弹琴的事。老板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早就看出来他的弱处。此后刘铁每天坚持看十几种报纸杂志,一有空便跑图书馆或去大学听各种讲座。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于他学习用功、博闻强记,国际国内要闻、名人名言哲语及一些学科专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随时拿来丰富口语,他的口才大有长进,要是普通话标准一些,登上省府的讲台也不逊色。就凭这一点,在同级干部中他很快便脱颖而出。不管他是不是学进去了,人家不得不承认他“知识面宽”,他分管这一块的政策法规,从中央国务院到省里近七八年出台的所有文件,根本不必翻原文,张口就可以背出来,让基层那些来请示汇报工作、咨询政策法规的同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点本领人们不服也不行。他的进步,总算没有丢老板的脸。工作能力和业绩摆在那里,谁也不能说他沾了谁的光,当然刘铁绝不会混到叫人指背的那一步。他有一些才能,从不炫耀,总是为人低调,能做到这个样子,正如老板说的,他在单位上就很好混了。

刘铁来了丁县找何了凡和本寂和尚看相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升迁的机会。但合适这个岗位的同志在部门内就有四五个之多,有人比他资格老,有人比他学历高,他有老板作靠山,人家也不是吃白饭的,看样子这就好有一拼了。他不想为这事去找老板,但又没有获胜的把握,在此关键时刻,在个人命运无法把握之际,人就禁不住会想入非非,试图求助于一些人所不及的东西,他联想到数年前王瞎子的预言,可惜那异人已故。又想起于长松县长曾在他办公室绘声绘色讲述过当年何了凡在生死关头拉他一把的神奇故事,他不敢小看这些民间术士,便想去请教何了凡和本寂这些江湖奇人,给打打气,又或者他们告诉他没有奔头,好知难而退,也给能进步的同志一个人情,官场上最怕的是费尽心机而又“竹篮打水”,到时候弄得人不人鬼不鬼是最难堪的。

结果是何了凡讲得含糊其辞,本寂判得阳光灿烂。刘铁不知听谁的好。好在部门搞机构调整,提干的事缓下来了,悬着的心也就可以放一放了。

人说无官一身轻,这个本没有着落的官却让刘铁牵肠挂肚,看来为官求官是怎样的累。这些体验,刘铁以前在乡政府是不曾有过的。

第三部分第二十二章潭深波浪静(1)

自从刘铁和心宜尊称的老板来阳山寺烧过头炷香后,关于头炷香的名额分配,于长松和本寂反倒少了一些麻烦。碰到实在难以应付的时候,他们就放出一句话来:难啰,连大领导都对付不过来呢。

这领导有多大呢?连一个县长和见过大人物的本寂都言大,就一定是不小了。这话是既严肃又含混的,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你的身份能与大领导相提并论吗?也可以作这样的暗示:从此以后头炷香不再是钱的问题,县里和寺里也没有最后的决定权了。如此一来,一般身份的人就不敢来凑这个热闹了。

但不可因头炷香而造成高层的矛盾,更不能冷了那些大腕香客的心,为此于长松想和本寂和尚坐下来好好地研究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照说在本寂的心念堂研究这样的问题是最合适的,但于长松不去,他觉得一县之长坐在那样的地方研究革命工作是极不严肃的事情。而本寂也不会到世俗气十足的会议室去开会,这就成了一个难题。为了选址,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跑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离城两里的地方选了一个靠山的农家院子,把主妇使出去,把鸡也关了。让他们坐在屋后一棵大樟树下,在树叶缝里洒下来的碎碎的阳光下讨论工作。

这个安排使政佛双方都很满意。

本寂说:城郊还有这么清净的地方啊。

于长松说:这里空气蛮好嘛。

以前于县长和本寂谈事,也不过是三言两语,他从骨子里是看不起本寂的。通过这次阳山寺成功打造头炷香,他觉得发展了丁县的旅游事业,推动地方经济,不依靠本寂是不行了,至少暂时要依靠他,他很有必要与本寂认真地沟通沟通。在这个双方都坐得住的地方,于长松真心实意地表扬了本寂一番,然后坦率地说了丁县的原生态旅游方兴未艾,而阳山寺是领头羊,要以阳山寺为依托向纵深发展,要让游人像看好阳山寺一样,走进大青山,走进大红山,走进历史悠久的阳山寺的姊妹阴山寺。县长还强调要尽快想出个办法来留住那些想烧头炷香而又难以排上队的人。

县里负责宗教事务的同志和阳山寺负责日常事务的妙云师傅为这件事经过几轮磋商,拿出了一个新菜单:给寺里的菩萨做生日。

如今寺里供着的几个菩萨知名度都很高,每个菩萨的群众基础都很好,都有着差不多上下的追神族和香火率。借助头炷香的成功经验和品牌效应,今后打算每年替几位菩萨设置一场生日庆典活动。生日这天,大摆斋宴,按传统的方法吃素,精心设计既符合本地香客要求、又充分考虑省市乃至外省香客口味的斋菜。这个大筵估计一开吃便是三五天,几天里可开出几百桌,不靠席面上赚钱,事实上靠吃素食也是赚不到多少钱的,主要是稳定人气,扩大影响。寺里打算设计出一个主祭仪式,其规格隆重不亚于头炷香,这个主祭嘉宾便留给那些想烧头炷香而又排不上队的大腕们,这样就可以缓解一下供不应求的局面,满足海内外高尚人士的渴求。

于长松听了这个方案很高兴,让立即着手策划、宣传、实施。

于长松如此迫切地想在“旅游兴县”上做出比较大的动作是因为现任县委书记即日要上调,已经明确由他来全面主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因那不同凡俗的头炷香烧过之后,给了丁县烧开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大好局面:几所没有扫尾的希望小学都落实了配套经费;几座经费缺口很大的乡村桥梁也都列入了省里相关职能部门的计划;了丁县还有五个乡没有铺柏油路,报告打了百把个,码头拜了五六年,现在总算盼来了省里的测绘人员,省里一动,“八”字便有了一撇;刘铁操持的头炷香烧过后,于长松在刘铁的张罗下很快便跑下来了两万亩高山反季蔬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