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眼-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的。郭如玉还去见了一次本寂,郑重其事地对他讲,她的媳妇来过门,要去阳山寺烧一炷香,并见见他这个大和尚,请他这几天莫出门。本寂出没无常,连直接料理他生活的妙云师傅都无法掌握他的行踪,所以要预约好。在本寂的印象中,郭如玉好像从来没有到过阳山寺,也从没有求他办过什么事,看来这事很重大,他当即就应允下来不走,县长太太这个要求应该是不高的,不满足不好,在这方面,本寂是很注意的。本寂的记忆没有出错,郭如玉确实是头一次来阳山寺。她不进庙门是因一件事让她不相信神道了:她十八岁时,新中国搞土地改革,财产被充公,父亲差点被枪毙,她从大家闺秀的绣楼上一下子掉到泥坑里,心情极坏,几次有自杀的念头,也不知有不有出头之日,便跟着别人去敬过一次神,她抽了一张签,签曰:

身出寒窑边

二九见青天

有心勤事佛

福禄一线牵

如玉无需请人解签,一看这头两句便没着落,她的出身就没讲对。二九一十八,她现在只差三天满十八岁,却是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候,哪有见青天的半点迹象?从此郭如玉不拜菩萨不抽签。她不信死的信活的,比如何了凡的相术,她是相信的,至少老何把她丈夫的命运看准了。

郭如玉用心张罗着,政委却不冷不热,他对郭向阳始终持有几分怀疑,他总是担心向阳会背着他在县里干有损他名誉的事情。他对别人说:我那老婆也是的,这么劳神费力,还真当一回事来办,又不是个红花女,还比向阳大一岁,他们好像捡了个宝似的。当然这话他不敢对老婆讲。

但是心宜在于家只呆了十来分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于政委对她的看法——这日心宜穿一件浅绿色的半高领秋袄,仅袖口和衣领子上绣了点暗花,着一条棉质的直筒深咖啡色长裤,穿一双也只绣了点暗花的布鞋,脸上略施粉黛,没喷香水,披肩短发随意的用一根橡皮筋扎了……当了丁县城满街的女子露着肚皮、鼓着屁股、敞着酥胸、将脸皮涂成个猴屁股时,省城人心宜反倒如乡间荷塘里的出水芙蓉、如一片干净的草地、一泓幽幽的泉水,那么清丽端庄。这种装束打扮让于长松夫妇看一眼就觉得舒服。只有内行人才能看出,心宜这身看似素淡的行头,在省城也只有圣德二楼一家小小的店子里才有卖,那地方一般也只有对中国传统服装有好感的老外才去光顾,那一衣一裤一鞋没有一万元人民币拿不下来。

心宜送给郭如玉的是一条羊绒方巾和一件羊绒衫,质量自是上乘,但她告诉郭如玉这是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托朋友弄到的。心宜给于政委带来了一箱酒,爱喝点小酒的于长松晓得这酒是什么价格,市面上买少也要花七八千块钱,但心宜告诉他这是酒厂内部作为对外联络的特供酒,花费不到零售的一半。

第三部分第二十章迎风摆柳舞翩跹(2)

凭心宜的出场和这两件礼物,于长松便对郭如玉说:我看这是一个过日子的女子。

只有向阳心里明白,这些礼物是地道的品牌货,根本不是心宜所说的什么“出口转内销”和“内部特供酒”。郭向阳搞不懂,有的人送礼送假货贴的却是个真商标,标个大价钱,而心宜却要做以好充次的蠢事。

县长的一句平常话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就这一句话,于家便算是接受了心宜。父亲这么快就看好心宜,令郭向阳很高兴。他晓得他以前在了丁县的所作所为使父亲一直对他心存芥蒂,现在父亲总算是首肯了他的眼力,由此郭向阳不得不佩服心宜的本领。他也只是粗略对她讲过他的父母,她居然就能够揣摸出他们会怎样看人、喜欢什么,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搞定他们。其实这也不难推断,心宜可以畅行于省会的任何一个重要部门,可以使最好的酒店自老总到员工见了她都要毕恭毕敬,可以称省级领导为“老板”,搞定一个山洲草县的七品县令还不是小菜一碟?郭向阳的紧张是多余的,他还是低估了心宜的能力。

接下来,按照事先的安排,郭向阳陪心宜去见本寂和尚。

心宜无意敬神,只是象征性的放了些爆竹,烧了些香,给菩萨磕了一个头,便径直往本寂的心念堂来。

碍于县长的面子,本寂起身从他的书桌边走到门口来迎心宜一行。心宜本欲进去,见本寂没有发出邀请,脸上表情麻木,脚步就在跨上台阶那一刻收回去了,并后退几步,就像没有看到本寂一样。这微妙的动作,向阳看在眼里不禁心里一紧,那本寂肯定也有所察觉。就此一举,可见那心宜是何等高傲的女子,也不知见过多大的世面。这本寂不知底细,爱摆点架子,要是心宜一气走了,让船翻在阴沟里,那县长家就真是没有面子了。

好在心宜并没有走,而是抬头看悬挂在头顶的“心念堂”匾额。看了一会,皱了皱眉头,高声问道:郭向阳,你看出这匾额上的字的毛病来没有?

猛的听这话,大家都吃惊不小,这可是几年来第一次有人说匾额上的字有毛病。说字有毛病,不就是说慧觉大师有毛病么?这气氛有如一把火,一下子就点燃了。

郭向阳慌了,忙拉了拉心宜的衣服:莫乱讲,这可是慧觉大和尚写的字。

心宜不理,继续说:字倒也是写得不错,只是,毛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师写这牌子的时候是不是出了点什么事?我看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向阳道:出事?会有什么事出?莫乱讲。他生怕心宜让近在咫尺的本寂不高兴。

这时本寂竟哈哈一笑,忙走下台阶来,双手合十,对心宜说:施主请进屋里说话。

心宜马上满脸堆笑,落落大方地走进了本寂的佛堂。

有尼姑就进来准备泡茶。心宜制止,她让向阳从身上的皮包里拿出一个湘绣的小布包,从包里又取出一个用陈旧的草纸包着的小包,解开草纸,露出一小块茶砖来。

心宜对本寂说:大师,我听说你是一位品茶的高人,今天我要向你请教一下茶道。

本寂道:过奖,过奖。

心宜就起身,卷起袖子,用温水净了净手。她将尼姑身边的茶壶移过来,用热水烫了一遍,将草纸内的茶叶捏下来一小块放进茶壶里,用开水冲洗一遍,倒掉,再倒进开水,焖上三分钟,然后倒进本寂面前的茶杯里。只见那茶汤如酱似的呈红黑色,随着热气腾起,就有一股奇异的陈香在佛堂里弥漫开来。

第三部分第二十章迎风摆柳舞翩跹(3)

此时本寂已经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着鼻子。

两分钟之后,心宜说:大师,可以用茶了。

本寂睁开眼睛,将长袖卷起,欠了欠身子,面带微笑和虔诚,俨如阅读经文一样,缓缓地伸出手去,举起茶杯,将其送到鼻子底下深深地闻着,然后再移到嘴边……大家都被本寂的神情弄得不敢喘气,屋里奇静得可听到本寂吞咽茶汤的声音。

本寂吞下茶汤,紧闭嘴唇,就像那何了凡饮酒,好一会才呼出气来,生怕那美味跑掉了。

本寂笑道:好茶,好茶,施主年纪轻轻,想不到藏了这么好的茶。

心宜说:我想大师应该是用过这茶的。

本寂道:倒还真是有幸见识过。我师傅手里有二两,十年前,师傅送我出山时,让我喝过一盅。

心宜说:据我了解,这茶幸存于世的不足十斤。

本寂道:施主的估计恐怕还太乐观了。

心宜说:我去过雪云山五次,一个百岁老道被我感动了,才给了我一点点。

本寂道:我只去过两次,所以我无功而返。

心宜和本寂相对而笑。

在座的都不懂茶,不知他们说些什么,只是觉得这茶里的文章大得很。

心宜把那茶小心包好,对在座的其他人说:对不起,这茶可不能给你们喝,给你们这些不怎么懂茶的人喝,可是个大大的浪费。

心宜把茶递给尼姑:这茶留给大师,就按我那方法泡制。

本寂忙起身推辞:这怎么行,这么贵重的礼物,可不能……

心宜说:宝为知己者存,物为知己者用,大师,这茶只能是你来喝才有意义,对于人家不过是茶水而已。

大家都劝本寂留下,他才让那尼姑小心收了。本寂说:真是太感谢施主了,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恐怕我都没有资格喝这茶,只有我师傅才能够享用。

心宜:大师看重了,这算得上是什么礼物。

本寂就让那尼姑上他藏的好茶,是人参乌龙,一个台湾高僧送他的。

心宜品后说:不错,不错。

本寂道:跟施主的茶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心宜:过奖过奖。

茶过三巡,本寂问:敢问施主,如何得知我师傅书写门头上那匾额时失过手?

心宜:我看出来的,也不晓得是不是口出狂言。

本寂:从字面上看出来的?

心宜:我可是第一次来贵县,第一次来阳山寺。

本寂叹道:呵,呵,这个也看得出来?

心宜:好书法是活的,就如是一棵树,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世间万物,是不是鲜活,是否有毛病,一眼便可看个透彻,这书法自然也不例外。

本寂:对,对,所谓佛眼看乾坤,佛法普照万物,便是这个道理。

心宜:敢问大师,你恩师在书写这字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看这三个字,不是一气呵成的。

本寂:对对,那时他大病刚愈,体虚腕弱,写完前两个字时,笔掉到地上了,所以没有能一气呵成。

心宜:当时都有谁在您师傅身边?

本寂道:就我在。

大家不禁长吁了一口气,不得不高看一眼心宜了,这真是个有些妖气的女子。

这个故事迅速在了丁县流传开来,很多人是通过这个故事知道县长于长松招了个才女做媳妇的。

后来很多年,有懂书法的听说过这个故事后,都跑到阳山寺去考察“心念堂”三个字,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书者停顿过的痕迹来。

无论是茶道还是书道,本寂都碰上高手了。本寂很想把心宜留下来作一番长谈。但心宜无意久呆,话说到一定份上,心宜便朝向阳使了一个眼色。事先有过约定的郭向阳忙招呼在座者出去,留下心宜和本寂说话。

第三部分第二十章迎风摆柳舞翩跹(4)

五分钟后心宜便告辞本寂出来了。

本寂将心宜送出心念堂百步外才往回转。平常本寂送客是很少下台阶的,今天他给了心宜天大的面子。本寂还诚恳地邀请心宜有空再来。

按照心宜的计划,最后一个节目:与何了凡父子见面。

郭如玉安排好了,想把老何父子叫过来,在政府招待所吃一顿饭,见见面,说说话。

心宜说:这样不好,不能叫人家老何来看我,我们去看他。

郭向阳慌了:那怎么行?老何他们那个鬼地方比个狗窝好不了多少。

心宜:我小的时候,我家的狗窝就垒在我的窗户外面。

郭如玉说:老何倒还是个爱干净的人,狗窝还不至于。只是,饭还是要回来吃,老何那里做饭还是有困难。

心宜:你们搞错了,我可是个体户,不是大领导。走吧,到时候再说,哪里还吃不到饭?

郭如玉忙让人给流星巷口酒铺里的老胡打了个电话,请他告诉老何赶紧打扫一下卫生,买点水果,客人要去他家里。

当一行人走到老何家时,老何还在打扫卫生,一头一脸的灰。而何半音则坐在院子里看书。

心宜和何氏父子曾在省里见过面、吃过饭,就随便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