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复制王-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已经是图书馆的顶层,他还想用硬币来判断向左还是向右,可想想又把硬币收了起来。因为这种能控制的结果,又何必去骗自己的多做一次呢。
他往左看,这里放着的书还和他的专业有些关系,都是工程类的书。
走了两步,书架上就摆放着一类教材,封面让他看着也觉得十分熟悉,这本书叫《工程制图》,而他们这学期的课就有这门,但是版本上,这本书要更老一些。
徐子皓突然想到什么,拿出书来翻阅着。而在几分钟之后,他的眼光所及的世界里竟然全是数字。
这种事情很早以前就发生过,那时徐子皓看一个东西,就能很快感觉到他的长宽高,这也使得他在打架的时候很容易判断出来对方的高度臂长,从而决定自己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跟人动手,用什么样的招式将人擒拿。所以在面对一米九几的烈火时,他依然从容不迫的面对,轻松跳的房梁上。
实话说,那种判断对他用飞刀,甚至玩跑酷都有极为大的好处,几乎做什么事都是有把握的。而现在,这些数字又有的新的概念。
原来他所接触的只有中学的长宽高的盖帘,而现在的工程制图,添加的弧度的概念。原来对一个圆就是直径和半径的描述,而现在看了这个东西,对于曲面的描述,徐子皓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这些东西也可以用半径和角度来描述。
于是,徐子皓眼中的世界更宽了,那些很多东西都被定义了出来,以至于整个三维的世界,没有东西是无法描述和精确表达的。
好像有点意思。徐子皓琢磨着,也就知道了自己下一本要看的书是什么。
他来到图书馆的另外一层,这里堆放的多是物理学方面的书籍。很快,他就找到了本力学方面的书。这本书上是针对力学单独分离出来的,跟他的《大学物理》课本又有所不同。可是这本书明显要难一些,因为上面有很多微积分的公式应用。
他勉强把书看完,发现除了新引入的一些东西,其他的跟高中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最大的差别,就是用了新的概念来对力进行描述与计算。但是这种计算得到的结果却是原来没法算出来的。
既然已经全都在了脑海里,暂时没办法理解也没关系,因为徐子皓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在什么地方,《高数》,那个传说中有很多人都挂在上面的树。
《高数》的辅导材料版本很多,数量也不少,只是现在在书架上剩下的却不多。看来有不少人已经抢先一步,看来这门课的内容还真是很抢手。但徐子皓相信,不是因为大家对这门课多么有兴趣,而是源于对这门课的难度和恐怖的挂科率心存恐惧和敬畏。
看了辅导材料里的详细讲解,徐子皓也渐渐体会到其中的难度。说的是导数翻过来就是微积分,一句话却把其中暗藏的难度全都遮掩过去了,当固定的和不固定的东西放在一起,固定的明显简单很多。而难度往往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
徐子皓看得很仔细,对其中的概念推导也细细品味,最终才在脑海里形成各种维度空间图形,最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这一整本书讲述的东西都极其精辟,却都是18世纪的数学家们就总结出来的东西,对他们也心存敬佩。当然,徐子皓用换位思考去想,这些东西对小智他们来说,似乎还真没有多大用,在生活中没什么用。
而对于徐子皓,他却不那么认为,至少,根据三凯本地的重力,地面的摩擦力,车轴的距离导致的杠杆作用等等一系列东西,在他脑袋中飞快的计算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余苑比高考结束前重了6到7斤。这个数据当中还有着很大的误差,如果徐子皓以现有的能力进行剧中估算,大概是斤。或许在累积了更多的实际情况和分析结果后,这个数据可以更接近真实值,并且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更多的位数。
至于得到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有没有用,徐子皓倒是没有关心那么多。总会有用吧,至少以后跟人在碰上一下,可以不在说“他用力撞了我一下;他用很大力撞了我一下……”而可以说“他用35n的力撞了我一下,接触到了平方厘米的面积,受力时间,我的疼痛等级……”。
徐子皓第一次觉得,“人若犯我,双倍奉还”这句话原来还是真的可以做到的,并且确实可以精确到“双倍。”
第二卷 4…97 素描
工科的东西本来就是很奇妙并且抽象的东西,如同从理解方面来说,现在的徐子皓学工科反倒更加合适,因为在他学习理解时,有一样东西是他不知道的。
就是所谓概念的引入和推导过程,并不是本科生需要完全理解的,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还理解不了,而且并不作要求。课本里的东西并不需要全都知道,那些推导的过程只需要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就够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甚至不需要去理解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更别说在脑袋里真的出现这个东西的多维图像,那本身就是很难且复杂的。
对于这些过程和概念,其实应该是硕士生才需要去理解,博士生才去研究,博士后才去深入研究。所以博士后学的东西,几乎是没有几个人能明白他们研究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也很难跟大众解释清楚,至于转为实际上能用的东西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于一般的本科生,越去较真这些东西就会越不清楚,越迷糊,最后纠结到对这门课程的产生极度的怨恨情绪,这也成为不少人挂掉高数的原因,因为概念上的东西和高中时相差太远,琢磨不透。
而像徐子皓这样竟然能将其快速理解领悟,并且用上实践,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因为某个一念之间的灵感改变世界。
可他却也没想过要改变世界,所以在第一瞬间想到的应用虽然实用,却也显得多少有些无聊。但如果接受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或许某一天能发明某个神奇的东西出来也不一定。
徐子皓自己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突然感觉到或许学这些课本上的东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没用,只是学的东西还太少所以没办法应用到实践,而显得无聊罢了。
可是一早上看了那么基本工程类的书籍,脑袋也有些发热的感觉,毕竟都是他强制大脑去接受的,并且还如此高效,体力上也有些受不了。确实需要休息一下。
跟余苑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她还没有打电话过来,徐子皓也不好打电话过去,担心她正在面子不方便打扰。
徐子皓晃了一下,又来到图书馆的另外一层。
这里放着的大多是艺术方面的书籍,学校里面有个美术学院,还有一个音乐学院。这里更像是针对他们而单独开设的,相较而言,美院的同学来这里更多一些。因为很多书籍都是需要手稿,需要来这里借,而音乐学院很多知识都是可以直接从网上找到的。
美术类的东西不仅仅是绘画那么简单,还有塑造,模型等等,而绘画方面又分很多种,素描,彩绘,抽象,油画,国画等等,分类也和多,有的是实景,有的却又是凭空想象,针对如何构图如何选景的书也很多。这些东西需要简单了解,但更多也需要灵感和经验,而对于徐子皓来说,则不像理解工科内容那样费脑。
之前的徐子皓对于绘画,从艺术方面上来说,只知道两点评定标准,一是的黄金分割线比例,还有一个就是人物的三庭五眼。三庭是指脸部的长度,从额头发际线倒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到下颚为三庭。
而五眼则是指脸的宽度。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眼尾(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
几乎所有漫画里的人物,尤其日本漫画,就算人物眼睛花得再大再夸张,都是符合这两点要求的。而所有人都达到了这样的比例,就导致人物的脸型十分相像,去掉头发和服装之后,甚至有些分不清楚谁是谁。
徐子皓根据这个标准对照过跟自己关系好的几个女生,几乎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如果非要他去精确一下,多少会有个两三毫米的误差,这跟整体来说已经不伤害她们的美貌,只能说是各有特色。
可是漫画终究不是真人,徐子皓学点漫画上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毕竟漫画都做了不少美化,删减与突出,这些都是艺术上的技法。所以看日本漫画,常常看不出来这个人的鼻子到底长得什么样,如果能看清楚的,那些几乎都是丑角,为了突出而故意为之。
所以徐子皓选择看了素描和油画方面的书籍,两个东西的特点就是写实,但是也有技法以达到对画面的选择性。
写实的油画从远处看就如同照片一般,可走进了看却发现上面的花变得模糊,这一如同分辨般的东西总给人以一种奇妙的感觉。
而素描上面也有不少技巧,什么地方选择用线条勾勒,什么地方该用阴影图描,这些东西书上都有介绍。
以前徐子皓也可以用线条画出一个人的大致轮廓,可是不知道该如何选取线条和阴影构图,导致画出来的人轮廓上跟真人别无二致,可是上上去总是跟真人想去很远。要达到精确,没有技巧是不行的。
合上书本,徐子皓竟然有种想要试试的冲动。可是手上却缺少材料,油画的颜料最起码要到市里才能买得到,而素描所用的碳素笔也是差不多,在这里不容易搞到。相比而言,用来擦碳素笔的面包倒是能在学校食堂买到,吃起来也确实跟嚼橡皮擦一样。
可是徐子皓并不打算等,就在图书馆的打印室里买了只铅笔和两张打印纸,又找到阅读室里的一个位置开始画了起来。
那些数字在次浮现在纸上,而脑中的图像已经跟这个纸张重叠在了一起,就像是拿着一张原画用笔跟着上面的线条涂鸦一样。
就像有的人印着字帖写字也不能保证字有多好看一样,很多人就算照着画临摹也能让人看出来并非原画。
可是徐子皓却不一样,他手中的笔已经精确到毫米的精度,而且这种误差还是源于笔芯不够细所以无法更加精确。而且他的速度竟然如同打印机一样快速。
坐在旁边的一个同学本来在看一份参考资料,突然听到了旁边传来密密麻麻的笔头与纸张的摩擦声,还以为是旁边这个哥们在无聊地用笔来回画着纸张打发无聊的时光。
可当他扭头时,他的眼珠子都快掉了出来,下巴不受控制的微张,简直不敢想象旁边这个哥们是个人类。这种画画的速度太匪夷所思了。因为从他听到声音到扭头,徐子皓已经完成了整幅画人物的三分之一。而这位同学也知道一点绘画的技巧,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一般专业人士画画总喜欢先画出个整体轮廓,人的脸上也要画上十字线,方面精确五官的定位,可旁边这个哥们,直接从头发上的发髻开始,由上往下,毫不停顿,没有任何辅助线,甚至不需要用橡皮擦,就像早已经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