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行医悬奇秘录-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怕在这种消极的情绪影响下,也会引发他身体喷吐火焰的情况,于是赶紧转移了话题,于是我决定说个好玩的神鬼异志故事给她听,一方面不至让我们两人继续陷在这种怪异气氛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不让她的情志继续钻牛角尖。

  我说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唐德宗的年代时,有个官吏掉下马跌伤了脚,御医在腿上给他针灸。起针时,有股气象烟似的从针眼里冒了出来。到了傍晚,这个官吏整人人无精打采,眼瞅着就要不行了,这个模样看在御医眼里,他感到很害怕,便不敢再起针了。

  这时,有个道士来到了官吏的门口,说道:“我可以治好这病。”随后道士看了针灸的穴位,便责备那个御医道:“先生您太大意了,生死的穴位所差不过分毫。人的血脉相通犹如江河相通一般的道理,针灸要考虑关键的穴位。您老儿也算是个名医,只是扎错了穴位。”

  说完,道士便让把病人抬过来,在左腿充满气的地方下针,又说道:“这针扎下去,那根针就能出来了,而且还可以碰到天花板呢。”说完,道士便将针扎进去一寸多,而原来穴位上的那根针,嗖地一下就蹦了起来,果然如道士所言碰到了天花板上。而之前冒气的地方立刻就合上了,病人当时就好了。

  那位官吏和御医拜谢了道士,并拿了很多银子和绸缎送给他。可道士一件也没有收取,只是喝了一杯清茶就走了,自此以后再也没人知道他的行踪。

  这个故事比较简短,楚卿听完以后,竟有些意犹未尽,让我再说个长一点的故事打发时间。我盘算着子夜此去来回,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估计一个多小时应该就可以折返了,目前看来说故事的确算是一个安抚楚卿情绪的好办法。

  可是呢,针对眼前的情况,这个故事还不能随便胡诌,要知道这故事要是没说好,也是可以影响情绪的,而且楚卿这人吧,特别容易受影响,于是我决定讲崔炜的故事给她听,这个故事比较长,而且情节也比较曲折,但重要的一点是,它基本不会给楚卿带来什么情绪波动,而且还能给她普及一些历史典故什么的,实在是一举多得。

  这个崔炜是从前监察御史崔向的儿子,他家住在南海郡,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南海市。不过他的运气不太好,父亲崔向死在了走马上任的官途中,而崔家本来有些产业,如果好好经营管理的话,是可以维持生计的。可崔炜不思进取,成日同一些江湖侠客们吃喝玩乐,不上数年,偌大的家业竟然让他给败光了,最后他无奈只得住在了寺庙里。

  直到中元节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拿上好的贡品到庙里献祭上供,这一天寺庙里里外外是非常繁华的,崔炜便出门去凑热闹。然后呢,他看到一个讨饭的老太太,因为不小心摔了跤,把别人的酒瓮给碰倒了,这人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客气,揪着老太太就抡胳膊,其实被老太太碰倒的酒瓮,算起钱来仅仅值一吊钱而以。

  崔炜很可怜这个老太太,可是他的身上连一吊钱也是没有的,于是他和那个卖酒的人好言相商,终于使对方同意,让崔炜用身上的一件外衣当作赔偿,这件事才作罢,可老太太连一句谢谢也没有说就离开了。

  崔炜也没计较,本身他当时这么去做,就不是奔着老太太的感谢去的。当晚他象往常一样,在寺庙里睡觉,结果他做了一个怪异的梦,他梦见老太太来告诉他,说感谢崔炜今天帮她摆脱了灾难,还说自己关于用灸的方法来治疗肿瘤。为了表示感谢,老太太决定将自己制作的艾绒送给崔炜一些,说只要是肿瘤,用一卷艾绒灸一灸,不仅可以去掉病痛,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个美人。

  老太太的说辞有些搞笑,不过梦中的崔炜还是笑着接过了她赠送的艾绒,然后老太太就不见了。而崔炜醒来后,果然发现自己身边放着很多的艾绒。

  崔炜虽然身无分文,可还是和过去一样,喜欢四处游玩。这一天,他到邻镇的路上,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的耳朵上长了个瘤。崔炜出门时把那些艾绒都带在了身上,他是想这东西如果真能治病救人,拿到别的地方卖了,应该可以换不少银子。

  在遇到老和尚以后,崔炜想起了老太太说的话,于是他拿出艾绒试着给老和尚灸了一灸,结果正像老太太所说的一般。病给治好了,老和尚是说不出的感激,可是他的身上却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赠送给崔炜,于是他告诉崔炜,再朝前面走不远,住着一个姓任的老头,他的家中十分富裕,他也有这个病,如果崔炜治好了他,对方肯定会有厚礼报答的。

  只是那任老头脾气古怪,尤其对陌生人相当抵触,用咱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排外。老和尚将自己挂在脖子上的一串念珠取了下来,交给崔炜让他当作信物拿去给任老头看,说是自己和那任老头还有些交情。所以,任老头看到是由他作保介绍的,就不会为难崔炜,会同意他给自己治病了。

  果然,崔炜到了任家,拿出了老和尚的念珠,任老头对崔炜便是以礼相待,客气得很。于是崔炜拿出艾绒又灸了一次,任老头的病也得以治愈,如老和尚所言,任老头拿出了十万钱作为崔炜的感谢之礼,还留他下来,用好酒好菜招待着。

  席间,心情愉悦的崔炜向任老头要了一张古琴,弹了起来。平素里的崔炜就擅长演奏乐器,所以他弹起琴来十分动听,任老头的独生爱女暗地里听见了这琴声,竟然对崔炜有了爱慕之意。

  可任老头却不乐意,他认为一码归一码,他的独生爱女怎么可以嫁给这样一个穷酸呢,而且还是一个连自己也养不活的人。在对爱女苦劝无果下,任老头起了坏心。当时任家供奉着一个叫独脚神的鬼,这东西不是善类,每年都要用活人的鲜血来献祭。

  而任家地处偏僻,来往的行人并不多,而献祭的时间逼近了,他们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任老头便找自己儿子商量,把这坏脑筋动到了崔炜的身上,而且准备等半夜熟睡的时候动手。

  任老头的爱女暗中知道了这件事,背着家人偷偷拿了把刀,从窗缝递给了崔炜,告知了他全部的事情,让他赶紧自个儿逃命。崔炜一听,吓得魂都快没了,忙操起刀砍断了窗棂跳窗而逃。

  可是很快被任家发现,任老头亲自带领数十人一路追赶崔炜。在一阵惊慌不安之下,加上路不太熟,崔炜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大枯井里,正因为此,倒让他侥幸躲过了任家的追杀。

  这口枯井底下是被掏空了的,从掉落的地方是不可能爬出去的,崔炜只得向着掏空的地方走了两步,他发现里面有一条盘成团的大白蛇,足有好几丈长。蛇前有一个石舀,上面岩石有象蜜糖似的东西滴在里面,供蛇吃喝。

  崔炜虽然不思进取,却也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平素里他读过的书也不少,见到此情形,他认为这条蛇肯定不同寻常,于是便向这条蛇叩头求饶,还喝了一些蛇喝剩下的蜜糖汁。

  这时的崔炜离蛇十分近,他发现在蛇的嘴边缘的地方,竟然也长有一个瘤子。崔炜便用钻木取火的方法,拿出艾绒打算给蛇也治一治。那蛇似乎很有灵性,在听崔炜讲明缘由后,便没有伤害他,容他在自己身上那个瘤子处灸了灸,灸完以后那瘤子就掉落了下来。

  万物都有知恩要报的心理,这蛇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它深受这瘤子的病痛折磨,现在好不容易治好了,虽然它不能说话,可它心底是很感激崔炜的,于是它吐出一颗直径一雨的珠子准备酬谢崔炜。

  崔炜却没有接受,他表示他施以援救并非一定要对方感恩图报,而且他认为这颗珠子如果用来行云下雨,肯定比送给他的用处,要大上许多。最后蛇又将珠子给咽了回去,并托着崔炜来到枯井尽头的石门前停了下来。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讲述的针灸故事(2)

  那蛇用尾巴敲打了几下石门,石门便开启了,而后蛇低着头冲崔炜拜了拜便转身离去,崔炜觉得很是稀奇,便走进了石室里。

  石室里金碧辉煌,看起来和皇宫差不多,而且摆放着很多精美的宝物,看得崔炜是眼花缭乱。而在石室深处,有四位夫人端坐着,似乎正在等待崔炜的到来。见到崔炜后,四位夫起身相让,自称是祝融火神的使者,而盘踞在外面的那条大白蛇是守护她们的,发生的事她们已经知晓。对于崔炜的品质和德行,她们很是赞赏,于是她们决定给崔炜介绍一门好姻缘。

  这几位夫人准备介绍给崔炜的姑娘姓田,据说她还是齐王田横的女儿,不仅长得貌美如花,还十分娴慧。只是由于田姑娘住家遥远,所以让崔炜将他们自备的嫁妆先行带回去,并让大白蛇将他又送了出去。当时的崔炜来不及一一细看,并不知道之前那颗被大白蛇吞咽回的珠子也被放在了嫁妆里。

  回到南海郡以后,崔炜利用这些嫁妆置下了些房产和田产,静心等待田姑娘的到来。可第一年过去了,田姑娘还是没有到来,倒是来了一个外国老头,这个老头是指名点姓地说来见崔炜的,崔炜也接见了他。

  外国老头的来意,是想以十万钱的价格购回崔炜手上的那颗蛇珠。这颗珠子对如今的崔炜来说,可有可无,只是他很好奇,这个外国老头为什么如此惦记这个蛇珠,而且他又是怎么得知这个珠子在自己手上的呢。

  于是,外国老头告诉崔炜,说那颗蛇珠原是他们大食国(唐、宋时期把阿拉伯等国家称为大食)的阳燧珠,是传国的宝物,至今已丢失了上千年。但不久前,他们国家的占星人,算出这个国宝这个时间会重现人间,所以他们的国王特意派遣他,携重金来此寻回。

  既然是别人的传国之宝,崔炜自当是没有理由继续扣留,更何况那个外国老头还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价钱。外国老头得到国宝后,就开船返回了大食国。

  而崔炜在漫长的等待中又迎来了次年的中元节,想到前一年中元节的事,仿佛历历在目,这些都很让崔炜感慨不以。于是这一天我谴去了崔家大部分的家丁,一个人坐在院子的石桌前,独自喝着酒。

  快到半夜的时候,那四位夫人突然出现了,她们抬着一顶华丽的轿子,来到了崔炜跟前,并向崔炜引见了田姑娘。果然,这田姑娘容貌艳丽,言行举止是落落大方。当晚,崔炜便同这田姑娘拜了天地,四位夫人在道贺以后,便赶在天亮前离开了崔家。

  其实崔炜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便是那四位夫人和那条大白蛇的来历。田姑娘便告诉他,当日他所跌下的大枯井,其实是南越王的古墓,而那四位夫人都是殉葬之人,至于那条大白蛇嘛,则是鲍姑饲养的爱宠,他们当日会出现在那里,都不是巧合。

  崔炜心中却一阵迷茫,他根本记不起鲍姑是什么人。田姑娘便告诉他,鲍姑是葛洪的妻子,是一位很有名的神医仙人,经常在南海许灸治病。那大白蛇一直追随鲍姑四处行走,当日鲍姑遇险时恰逢玉京子因事去了别外,没有跟在身边,玉京子是那蛇的名字。故此在得闻崔炜对鲍姑有救命之恩以后,玉京子便适时地出现在了那里,以报滴水之恩。

  而且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