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外星代理人-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这样吧,杜克,我们项目还是立在神龙计划中,但是在研发采用合作开发方式,现在投入的经费和将来的收益挂钩,”秦泰然只能够退让一步,“毕竟有国家重点专项的认可,项目在人力资源调度和各种材料资源的应上,比起纯粹由民营公司来做要方便很多”秦泰然说完,禁不住脸上都有些发烧,说白了这还得是靠从杜克这个财神爷身上想办法
最为关键的是,秦泰然不能让杜克就此退出神龙计划,在他和军方一干大佬眼中,这是确保神龙计划继续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他方面都能够让步
“好吧,看来只能够这样了”杜克也只有妥协,不过对于他来说,继续担纲神龙计划首席科学家问题也不是很大,整个研发架构已经被他整合得相当有效率了,现在技术基础相当优秀,他只需要做为一面旗帜,继续将国内最为顶尖的那一群航空工业研究者凝聚起来就行
虽然多了一些约束让人不自在,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杜克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倒也不觉得有太大问题
这两人谈妥正事,秦泰然放下心来,开始虚心向杜克讨教起神龙计划的下一步战略目标,有了J…10D和J…11D这两种主力三代半战机后,从现有技术来看,三代机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没有多少可以挖掘的潜力了
当然有人说在材料上,将四代机上广泛使用的隐形涂料和复合材料用在三代半战机上面,也会进一步升这些三代半战机隐身效果,但是这样一来三代半战机的造价将会急剧飙升,同四代战机相去不远了
就像美军的F…15战机一样,早期的造价也不过3000万美元,到后来改来改去,在十年前对韩国和新加坡出口的新型号F…15K、F…15SG的全套单价基本都达到了1亿美元,而对沙特特别定制的F…15SA更达到史无前例的135亿美元一一这个基本上就是第四代战机的价格了虽然在这其中也有狠宰冤大头一刀的政治因素在内,但是全套航电设备和改进机身隐身性能采用更多复合材料也是价格飙升的一大因素
所以三代半战机到了J…10D和J…11D这个水平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改善空间了杜克的建议下一步重点研究放在无人攻击机、隐形战机和航空发动机和雷达上,在杜克看来,现在这几个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极限,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20年内,隐形战机才是决定空中控制权的主力,特别是在占有地球表面分七十多的海洋之上,隐形战机更将是海洋上空的绝对主角
如果将来解放军要全面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的军事击力量,在没有陆基反隐形雷达系统络的支撑下,依靠三代半战机显然没法同美军第四代战机在海洋之上抗衡而中国要真正崛起成为全球大国,不可避免将会有一天同美军在海洋上相遇,所以虽然傲世双龙在陆基反隐形雷达系统络下可以对抗美军第四代战机远道而来的攻击,但是却没有办法走出去同美军在陌生战场上硬碰硬取得胜利
而无人攻击机作为真正的第五代战机的研究重点,将会是更为长远的将来保家卫国的利器,虽然现在无人攻击机无法同有人驾驶战机抗衡,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足够强大的运算能力,让无人攻击机具有同人脑相抗衡的智能判断能力,但是在有了量电脑后,说不定就将会有着本质性的改变
尽管量电脑从比莱姆星空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不太可能小型化到可以让无人战机安装使用,但是并不表示无人战机就无法使用,透过未来可靠而更加快速的无线通讯技术,无人战机完全可以将运算要求和各项参数实时传递到地面的超级量电脑作战运算中心,在量电脑瞬间完成人工智能运算将结果返回到无人机上后,通过无人机作战系统作出各种反应,从原理上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障碍
现在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在杜克发明了S…Wi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无线,未来在这个技术基础上实现千兆甚至万兆无线传输都有可能,何况传统的电计算机技术本身也在发展,安装在无人机上的超级小型机系统也完全能够进行一些预处理,只是将核心运算交给量电脑作战中心,中间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完全可以控制在无线传输技术允许范围之内
至于航空发动机和雷达系统,则不管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都必不可少,我们同美军差距也不小,现在取得的成就只是他们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前的,发展空间更是广阔
对于杜克的判断,秦泰然自然非常信服,很快,新的神龙计划就按照杜克的构想开始制定而杜克则满世界去找他的量电脑研究团队,这个东西对于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前沿的领域,要找到合适的人才还真不容易
一些量电脑周边配套设备的人才倒也罢了,杜克从欧洲还能够找到一些,但是为了保密,核心部分就不能再找外国人,所以杜克在这个上面可以选择的人才非常稀少,几乎将国内研究这块的人罗一空都还有很大的缺口,杜克只能够招一些相关近似研究领域人员来培养一一以杜克的招牌,招收一批研究量电脑这个超前项目的博士后招聘启事贴出后,立刻引来了上名从各大名校毕业的博士报名,让杜克从中挑选了10名有潜力的来培养一下
忙忙碌碌2个多月后,杜克终于将这个研究队伍的框架搭建起来,为了将来方便测试和运行,研究中心定在了莲花基地一一为了研究新式大型莲花堆,莲花基地足足扩大了几倍来建设一个全新的150千万试验反应堆,一方面研制超大功率新堆,一方面为将来杜克超级量计算机庞大电力应
前期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很快,杜克就发现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千亿工程第七百五十九章新的问题
更新时间:2013…3…10:12:30本章字数:4073
在杜克的团队中,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特殊研究者,虽然现在名气不大,但是在杜克看来,他是当今世界上研究量计算最前沿的科学家之一{}{}{吧}{{}{。。}
因为七八年前吉拉德皮特先生用铌金属制造了一个特殊的设备,当这台设备在超低温度下运行的时候,吉拉德皮特声称他成功地实现了一些简单可控的量效应,只是吉拉德皮特并不知道,他让铌金属在超低温度下面具备了超导效应,进而使得在该金属内部导电的情况下,电流出现了非常奇异的顺时针、逆时针以及顺逆同时存在的混合状态,这种状态同量运行非常近似,但是这不是真正的量计算
杜克知道,吉拉德皮特先生已经接近真正量计算设备制造的边缘,只是他的实现方法还不够理想,准确的说是制造工艺和材料方面离比莱姆给出方案中描述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毫无疑问,吉拉德皮特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远远走在世界前列,因为在比莱姆所在星域中有很多特殊性能的材料,都是目前在地球上找不到的
要不是杜克有了比莱姆给出的实现真正量电脑的材料特性描述,杜克也不知道该从什么方向入按照地球现有的量计算科技水准,杜克也只有从很多种可能性中去不断试错,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出来
但是既然吉拉德皮特已经找到了一种同真正量计算计算近似的东西,就说明他已经接近成功的边缘
对于这样的科学家,杜克当然不会放过,幸运的是吉拉德皮特虽然也曾经名噪一时,这位几年前就声称发明了“真正”量计算机的科学家,当初也吸引了不少眼球,有两家大胆的风投公司为此投入几千万美元,让吉拉德皮特成立了一个QuantuCputing公司开发他所谓的量电脑
如果吉拉德皮特真的可以制造出量电脑,哪怕是模样丑陋,但是只要能够实现真正的量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风投公司自然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遗憾的是吉拉德皮特大话说得太早了,他发明的东西只能是接近模拟出一些量计算的特征,但是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进行浮点运算或者人工智能推理等一直都无法实现,因此人们很快发现吉拉德皮特言过其实,他发明的东西在现实里其实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风投公司也不傻,看到没有什么希望,在最初投入几千万美元,看到没有实质性成果问世也就偃旗息鼓了,QuantuCputing公司失去风投的持续注资后,很快就维持不下去,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研究领域,每年别说几千万美元,就是几亿美元几十亿美元也不算多
缺乏必要的科研经费投入,吉拉德皮特不但无法保住他苦心经营出来的研究团队,甚至连实验室都无法维持下去,搞到现在吉拉德皮特已经是山穷水尽、无人问津了
没有成果,没有经费,吉拉德皮特又辞去了原来大学的职位,到现在一无所有的境地让他脾气变得越来越怪,所以吉拉德皮特也找不到什么理想工作,只能够在家里呆着以微薄的社会福利金,好在以加拿大的社会福利,也饿不死他
不过这样混吃等死的日,显然不是吉拉德皮特的想要的生活
所以,当SAL公司的人奉命找上门邀请的时候,吉拉德皮特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到了,SAL公司现在如日中天,就算是吉拉德皮特这种很少关注企业界的人士也非常了解这个公司强大的实力,让吉拉德皮特十分动心的是,来人向他承将会得到令人想象不到的研究费用支持,甚至还有同杜克博士一同研究的机会
这两点几乎瞬间就击溃了吉拉德皮特的心理防线,因为不仅仅是他的事业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能够出这些要求更是表明了杜克博士对他这位研究者的看重,以杜克在计算机界和物理学界的江湖地位,这样的邀请说明了杜克博士非常看好他的研究成果
因此在物质待遇方面,吉拉德皮特没有出多少要求,SAL公司出资2000万美元,直接买断了吉拉德皮特的QuantuCputing公司所有股权和知识产权,同时将QuantuCputing公司迁移到国内作为SAL公司研究量电脑的主体,聘请吉拉德皮特出任首席科学家,进行继续研究铌金属或者类似稀有金属在超低温超导下的特殊量效应
对于吉拉德皮特来说,除了搬迁一个新地方稍微有些不变外,其它的条件简直没得说,最好的研究环境,最好的研究团队,几乎没有闲着的研究经费一一只要吉拉德皮特报出的研究方案得到杜克的许可,蔡思强这边是多少钱都可以砸进去,现在论公司现金流的充沛,全球再也没有谁赶得上SAL公司,尽管去年才大笔投入几千亿人民币到中非集团去开采非洲矿产资源
虽然说吉拉德皮特负责的部分将会是为了制造量电脑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未来量运算的核心芯片将由吉拉德皮特的成果中诞生,不过仅仅有这么一个东西还无法实现真正的量计算,由于量计算同硅芯片截然不同的特性,现在量运算理论参照以二进制为核心的硅芯片计算方式来设想,从根本上来说就走错了路
杜克确信即便未来有人做出了同吉拉德皮特一模一样的东西,如果没有一种革命性的全新多态计算控制算法,根本无法发挥量电脑特殊的超级运算性能出来而当今世上除了杜克之外,再没有第二个地球人掌握这种新的多态条件下特殊控制算法,这是杜克从比莱姆那里拿到的现成的成果,杜克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比他更先开发出真正具有量计算能力的新东西出来
吉拉德皮特到位后,很快就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