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美梦时代-第1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地产火爆和衰落,都是因为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当需要买房的人多了,但供给却只有那么一点,那么房地产就会兴旺发达,住房就会昂贵,在这方面的例子是香港。

当土地的供给多得不得了,但需要住房的人口却很少,那么房地产必然应该是衰退。

美国的房地产,你说纽约、洛杉矶等超大城市火爆也就罢了,但全美国所有地方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处于火爆之中,那就是很不正常了。——你小城市人都见不到几个,凭什么公寓别墅那么贵?凭什么那么不断上涨房价?

这基本上就可以看作是金融泡沫,巨大的泡沫。

既然是泡沫,那就有破灭的一天,发展到最癫狂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泡沫破灭的时候。

正是由于美国房地产火爆了足足十年,这才是最为可怕。

如果是火爆两三年,然后就衰落一次,然后再火爆再衰落,这反而是没什么大问题。

当泡沫越来越大。最后轰然爆裂,那么巨大的威力,可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了,美国也承受不了。

因此,2008年的金融危机才会那么的猛烈,说白了都是前面一点一滴的聚集起来的。

到了现在的2008年8月份。距离萧奇记忆中的炸药包爆炸,已经为时不远,更多的征兆也就显露了出来。

就在进入8月的第一天,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宣布以133亿欧元收购处于次级债巨亏风暴之中的德意志商业银行。

作为德国第三大商业银行。德意志商业银行绝对不仅仅只有133亿欧元的市值。

但问题是,因为涉及天量的次级债金融产品,被华尔街、萧奇等人狠狠的坑了一把,在硬撑了一年多之后,德意志商业银行的亏损已经超过了700亿欧元,表面上浮现出来的也有300多亿。

如此巨大的亏损,根本就不是一个商业银行能承担的。

银行是很有钱,但大部分都是客户的。无数的中小客户和大客户们,把钱都放在银行储存、投资,才有了银行的天量资金。实际上他们自己赚到的资本,并不是很多。

所以再不救德意志商业银行的话,它就彻底垮了!

没有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能允许自己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垮掉,哪怕它们不是华国,这些银行不是国有银行。

因为这些商业银行背后就牵涉到数十万、数百万乃至数千万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这些老百姓都是国家的基础,一旦他们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损害。不敢说这个国家毁掉了,但至少是这个国家的金融彻底毁掉了。

现在是和平时期。金融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你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实力之一都没有了,还怎么有稳定的政权、稳定的环境?

故而,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根本就不能乱,根本就不能允许这种大型银行倒闭。——美联储后来印刷的大量钞票,不就是给了美国的银行、投行了吗?任凭全世界骂他们都无所谓,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面子,什么才是里子。

现在德意志银行就在提前做美联储以后会做的事情。

只不过德国人比美国人要脸一些,所以他们才会用这种手段买帮忙解除危机。

一旦德意志商业银行被收购,德意志银行买下这家银行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为它背负起数百亿欧元的债务,“自讨苦吃”这句话用在此处,却并不是贬义词。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欧盟最主要的支撑者之一。

连他们的第三大商业银行都支撑不住了,就更别说其它中小国家的商业银行了,7月开始,陆陆续续爆出有超过6家大小银行因为次级债陷入了亏损,不少还是巨亏。

美国这边暂时还能瞒得住,但他们欧盟却已经是瞒不住了,一时间许多国家的央行和欧洲央行,都开始了各种救援措施。

其实,这种事情他们这两年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家的大小银行陷入了危机,几家小国家的商业银行,干脆就是倒闭了事。

所以大家伙儿也觉得,这只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渡过了难关,恐怕也是就好了。

与此同时,在亚洲的银行金融业,其实也是一样的混乱。

就在德意志银行宣布收购德意志商业银行的两天之后,日本三菱金融集团宣布收购陷入巨亏的樱花东武银行,日本央行宣布紧急注资4000亿日元给宣布进入再生程序的武藏商业银行,日本第二大的商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发布公报,今年前半年亏损超过6000亿日元,创下五十年来的新高。

好吧。

日本的这三家银行,最主要的亏损,当然就是在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上。

而这些金融衍生品之中,最坑他们的就是次级债券了,原本以为是高息保值的理财产品,却撕掉了温柔的面纱,把他们坑害得欲仙。欲死,真是所有的日本银行都无法想象的。

遭殃得最厉害的,自然是萧奇坑得最凶的三井住友银行,他们公布出来的仅仅是亏损的一部分,还有一小部分他们通过各种账面手段办成了过期或者未来亏损,总算是没有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但饶是如此,萧奇单是从三井住友银行赚到的,就超过了30亿美金,仅次于德意志商业银行,而且未来还会更多。

至于樱花东武银行和武藏商业银行,这两个倒霉催的,本来没有他们的份儿,却主动跑上来要求购买次级债券,那亏损这么多,也是情理之中了。

可惜日本人还是比较谨慎,再买也没有德国人买得多,而三井住友又是日本的第二大商业银行,日本人更不可能让它垮掉。

否则萧奇把三井住友银行弄垮了,岂不是一个大大的扬眉吐气的功劳?

日本人通过金融手段,不知道在华国布局有多少,不知道压制了多少华国企业的发展,如果能斩断他们的一只手,对于我们自己的工业发展、商业发展,都是极有好处的事儿。

不过这事儿不急。

金融危机还要持续很多年,况且日本这个最倒霉的国家,在2011年还有一个超级大海啸和核泄漏危机,足够萧奇一次又一次的削弱日本人的经济实力!

说起日本,就不得不提一下萧奇在去美国途中想到的jal株式会社日本航空。

株式会社日本航空现在可是举步维艰了。

他们一直执行的是提前8个月油价储存的政策,投入石油期货的资金超过了300亿美金以上,好歹不歹的在7月11号之前的几天,又大笔购入了超过30亿美金的石油期货,遇到美国联邦法院一出手,顿时眼睛都呆了。

石油价格以瀑布流落的速度,半个月时间就直接跌落20%,到了如今的8月初,最低已经下探到108。28美金,比前世还要低。

意思是,单单是这么接近一个月,日本航空就亏损掉了90亿美金,裤子都快给亏掉了!

看到了这么大的油价亏损,日本航空在股市上也不得力,连续五个交易日暴跌之后,如今又迎来12个交易日暴跌,市值直接缩水蒸发掉28%,整家公司差点直接崩溃掉。

比起它们来,日本的第二大航空公司全日空,只能说情况稍好,但同样执行6个月油价储存政策的他们,如今也亏了40多亿美金,全年亏损预计会超过100亿!

日本也就是这两家大型航空公司而已,一下子从亚洲前十沦落到几乎陷入崩溃边缘,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作为唯一的知情者,萧奇也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你们以为现在就是你们最困难的时期了?

做梦吧!

现在根本就是一个开始而已!

等到年底的时候,当油价暴跌到45美金上下的时候,你们才知道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任凭你日本人多么喜欢死撑,在这种让人崩溃的气氛之下,也是绝对难以为继的。

到了那个时间,也就是可以开始慢慢割肉的时候了!

仙女航空,应该趁机迎来一次大大的腾飞呐!(未完待续)R655

第一九三五章权衡之术

按照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则,dreampad2是在今年6月25号发售的w在明年2月发售,时间间隔8个月刚刚好。

而再过8个月,也就是明年的10月,dreamstars2也该推出,接下来是dreampad3……

如此的循环推陈出新,加上提前几个月就会打响的广告宣传,会让顾客们觉得,仙女公司似乎随时随地都在推出新产品,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和新鲜,这是一个公司活力的来源。

相对来说w是产品之中最为费神的一个。

饶是它和dreamstars有50%的相似度,有dreamstars80%的性能,但毕竟是一款新的手机,型号、大小、性能等等,各种零部件的模具什么的都需要量身定制。

还有工人的培训,厂房的建设、生产设备的购买、调试,因为是新产品、新生产线,磨合度同样需要时间。

就算w还没有最终经过完美测试,但成品组装的厂房的选地、修建,设备的订购和调试却不能不提前。

因此,萧奇在现在的8月份,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本来萧奇有打算过w应该和dreamstars一样,分成两个地方来组装组装,一个地方大概7000万部的年组装量。

可现在萧旭成了蓉城市的施展,为了给老爹增加政绩,萧奇自然就不会再把工厂往外搬。而是全部一年1亿4000的组装量都放在蓉城。

况且张展昭也专门请萧奇过去了一趟,跟他说了事儿。

蜀川在512受到的打击太大了,超过200万的人流离失所,许多现在还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和安置板房里面,如果在这个时候。萧奇能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这些破碎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张展昭来到蜀川后,对萧奇的态度一向很好,客气又支持,所以萧奇也必须给他一个面子。

不过很显然的。一年1亿4000万部的组装单子,是不可能全给郭董一个人的,即使是工厂不分在两个地方,也必须由不同的公司来承担代工业务,这样才有竞争和你追我赶的气氛。也更有利于萧奇的控制。

要不是最初实力不够,萧奇连dreampad的订单都会分成两部分,可就算是实力不够,萧奇也把dreampad的七彩版本和限量版放在了仙女工厂生产,如此也算分成了两部分。

这一点权衡之术,和萧奇与郭泰明的交情无关,换句话说,如果想要长期的合作下去。那么这种分开生产的权衡之术,却是必须的。——就如同萧奇对待供应商的态度一样,同一个零部件必须要有几个供应商分担。是同样的道理。

7月份从香港回来之前,萧奇就把消息给透露了出去,说自己要找一个大型的手机代工厂,一下子引起了许多国内外代工厂的窥伺。

代工厂行业,其实一直是被宝岛的商人把控的,无论是富士康、和硕、英伟达、仁宝、广达……等等。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陆陆续续开始了代工生涯,拥有强大的实力。也几乎垄断了世界上所有电子产品、消费产品的生产。

可是,由于没有任何的知识产权。仅仅是靠密集劳动力来组装加工,干的都是力气活儿,处于整个利益链条的最底层,所以代工厂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

为了赚钱,这些代工厂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压低工人的薪水、增加工人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待遇。

一个两个的工人,可以压榨得不多,但如果工人数目到了几万几十万的时候,哪怕一个月从每个工人身上再压榨出100块钱,一个月也是几千万,一年也是几亿的利润。

对于这种积少成多的微薄利润,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