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对,要我说啊,柏木的陈家以后要去讨个李家的媳妇,也改改种,莫尽出些不懂礼数的憨货!”
“算了吧,李家的妹子要不会读书,要不会做生意,还看得上陈家那伙蠢牯?”
成功转移了矛盾的李家明带着毛砣发了一圈烟,夹着剩下的两条‘芙蓉王’和三条半‘白沙王’,在乡亲们的笑闹声中上楼。张建军兄弟各送了两百块钱,孙乡长没送钱但送的礼更大,来回礼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让大家看到了更得光明正大去回礼。
还是那句话,崇乡太小了,十三个村万把人,随便拎出两个都能攀上瓜棚亲(远亲里的远亲),李家明兄弟刚进会议室,就让正有些发急的王支书嘲讽道:“家明、毛砣,你们该不是来拍马屁的吧?”
操,老子又没惹你,冲老子来干嘛?
不过,这姓王的要论起来,还是二婶、红英婶的远房太公,昨日还在黄泥坪吃酒,这气李家明也只得受着,还得陪笑道:“树朋太阿公,蒙孙叔叔、三叔看得起,又没来吃餐便饭,我们是来回礼的。”
“哦,耶,没看出来啊,军伢子还晓得礼数?军伢,你婆婆就是我们王家的女,你办事怎么老是没名堂?”
李家明可不管这些干部的屁话,你王树鹏当了几十年的村支书,还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不过是演出戏给楼下的村民看,该得的好处还能少你的?李家能两户拿全免、五户免80%,估计你也是全免,不过是得了便宜还不卖乖而已。
“孙叔叔、三叔,蒙两位叔叔看得起,饭都没来吃一餐,一点点心意可莫见怪。”
已经吃了饭、得了回礼的张建军,连忙将递过来的、扎着红纸条的‘芙蓉王’塞到领导手里,玩笑道:“领导,算我拍个马屁,昨天没喊你去吃饭。我还以为你早去了,没想到你老人家还在加班。”
送礼、回礼是礼数,哪怕是晓得这是李家在拍领导马屁,刚才还吵闹的几个村支书、村长都不乱扯淡、胡闹。能当村支书、村长的没人蠢,送礼最多百把块钱,回礼却明显是四百多,而且还有四条九十五块钱一条的‘白沙王’,这不是拍乡上领导马屁是什么?
估计这次减免公粮,李家沾了大便宜!
不过,这事能嚷嚷吗?不能,人家李家人是凭本事。要是自己家的子孙考得上大学,还有两个以后考得上清华北大的天才,不要自己来吵,乡上也会额外照顾!李家有钱是没错,但乡上领导也要做做人情的,会读书的伢子,哪个不看重,何况这伢子平时又会做人。
白净、瘦削的孙乡长平时抽的都是公烟,他还真不在意两条烟,在意是新冒起来的李家能念他的情,见李家明手里还有三条半‘白沙王’打趣道:“家明,你该不是想一条好烟搭条孬烟,看这里人多不好意思了吧?”
“孙叔叔,你可冤枉我了,乡上的叔叔们给我大哥、二哥打了爆竹,本来想一个人送包喜烟的,结果在楼下发了一圈,就剩下这么点了。三叔,归你去帮我发了,我可没钱再买了。”
“鬼精鬼精!这是喜烟,大家都抽支,要是你们有这么争气的子孙,老子就是去县里打赖,都帮你们争!”
孙乡长笑骂两句,拆开一条扎着红纸条的‘芙蓉王’,拿了一包揣口袋里,又扔了包给党政办领导,最后将剩下的全扔给铁杆狗腿子张建军。
“建军,大家都累了,一人发一包烟,少了的就发两包‘白沙王’。老余,留包烟给熊书记,就说李家明来给他送回礼了。这是喜烟,要他莫嫌少。”
孙乡长讲究啊,几百块钱的烟就这么散掉了,还帮这伢子不得罪去县里开会了的熊书记。可这帮得了包‘芙蓉王’的村支书、村长个个凑趣,夸奖李家祖坟葬得好,就是不说领导大方。
知道这帮混蛋德性的孙乡长也不以为意,挥手笑骂道:“家明,赶紧滚蛋,莫耽误我们开会。哦对了,今日上头拨了批救济粮下来,建军去拿七百斤票给家明,会读书的伢子就应该沾面子!”
受了灾肯定会有救济粮,只是救济的对象肯定要乡、村两级来安排什么时候发、怎么发。七百斤米也不少了,李家明连忙陪笑道:“哎,我们这就滚,孙叔叔、三叔、树朋太阿公……金明母舅,我们先走了。”
笑容满面的李家明打了个罗圈招呼,施施然地带着毛砣去粮站那买米买油,留下这帮干部继续吵架、扯淡。母舅那的粮油是便宜,可粮站里的救济粮更便宜,一分钱都不要。
。。。
第229章嘴甜不吃亏
托‘人民政府’前面两个字的福,农民一亩地得交两三百斤公粮,粮食不够吃了,又可以去粮站买七角二的返销粮。交上去的粮是新粮、免费的,经过粮站一倒手,上好的新鲜大米变成了陈米,而且价格还要比城镇户口高出近八倍。
崇乡粮站还是老样子,楼下卖米卖油楼上办公,不过比平时热闹了许多,好多人骑着摩托或自行车来买返销的粮油,门市部外排起了长队。据说是上次涨洪水,粮仓进水了,很多泡了水的大米要便宜处理。
排队这事,李家明可不会干,何况这还是抢在全乡人之前领救济粮。停好摩托车,李家明让毛砣去舅舅那借三轮摩托车,带着小堂弟径直上楼敲门而入。
“肖叔,忙啥呢?”
正跟看报的肖站长抬眼看了下,笑骂道:“滚!见你就没好事,买米下楼去排队!”
“啧啧,好象又富态了哦”。
熟不拘礼的李家明一屁股坐在办公桌上,掏出那包扎着红纸条的喜烟拆开敬了一支,剩下的全扔桌上,顺带把刚领来的救济粮米票也给他。
“哟,喜烟?定亲了?长毛了没?”
基层领导开玩笑是荤素不分的,李家明听了直乐,“嘿嘿,您放心,我绝对不会娶肖晓姐,她都比我大两三岁。我大哥、二哥考上了大学,拿包喜烟来拍您马屁呗。”
大学生在农村人看来是文曲星、准国家干部,可在领导哪怕是最基层的领导眼里,其实没那么金贵,尤其是这些掌握实权的官员。不过,您话既然说到这份上,柳老师那我肯定会帮您递话,至于成与不成,那我就管不着了。”
肖站长哪敢把李家明当毛伢子,若是把这小子当屁事不懂的毛伢子,当初高斌打电话过来,他最多是给点面子打发一下,哪会去跟游承万合伙开粮油店?可这事,又容不得他退让,粮食系统的改制就意味着全面放开,自己手里的那点小权力,还不赶紧谋点利,时候一过就可分文不值喽。
沉默半晌,肖站长苦笑道:“家明,叔叔说错话了,实话跟你说吧,自从上面开始吹风,叔叔就一宿一宿地睡不着。叔叔和阿姨是双职工,若是一改制,叔叔肯定不会下岗,可你阿姨是肯定会下岗的!
你是没见过那些下岗工人,要是你阿姨没了工作,光靠叔叔那点工资,家里七八口人吃什么呀?
不错,叔叔这几年是赚了点钱,但钱那东西是会越来越不值钱的。家明,你是聪明人,若是叔叔没了这个位子,你母舅还会跟叔叔合伙做生意?”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肖站长家日子好不好过,跟李家明没半毛钱关系,何况七八年的粮站站长,还没捞够油水?不过,若这头肥猪真没了权力,李家明舅舅肯定会受到影响,最起码买不到比黑市价便宜这么多的粮油。也就是这头猪平时太舒服,光侍候着他的顶头上司,没到外面去活动,否则扔万把块钱出去,什么事办不好?
“肖叔叔,您既然这么说,这事我会帮您尽力去办。可您也知道,有很多事,不是我一个读书伢子能左右的,我只能保证会尽力。”
“家明,那肖叔叔就谢谢你了!你放心,叔叔是个大方人,肯定不会让你白帮忙的!”
病急乱投医的肖站长大喜,他只是系统外没可靠的关系,关键时刻想烧香都寻不着庙门。这伢子不同,柳局长是他老师,高桥的乡长又是他堂外公,那俩人都器重他,只要他愿意尽心尽力,指点个庙门还不容易?
“肖叔叔,您太客气了。得了,时间差不多了,我先告辞。”
''
估摸着楼下的事办好了,李家明起身告辞,带着七百斤上好的晚米和七十斤新鲜化油回家。这时,也有几个有路子的村民来了领救济粮,更让正在买粮的人一阵骚动,估计乡上那帮村干部吵出了一些成果,一些受灾严重的人拿到了救济粮油指标。
等三兄弟骑上踏板车、小三轮摩托车走远了,到了一个陡长坡前,李家明支好车子回来帮着推车时,跟他在后面推车的细狗伢见附近没人,小声道:“家明哥,我看别人领的都是陈米,油也是混浊的。”
不错,这伢子不但读书用心了,而且脑袋也不象以前样一团浆糊。
“细狗,知道什么叫雁过拔毛吗?上面下拔的东西,经过县里、乡里、村上一层层的截留,到了我们手里能有个一半就不错了。人家粮站里克扣不了,还不会以次充好?”
“啊?”
将严重超载的小三轮摩托车推上了长坡,三兄弟站在树荫下喘口气,李家明见四下无人,耐烦地详细解释道:“细狗,做人要有志气、骨气,但为人要圆滑一点,嘴巴甜点不吃亏的。我以前跟着柳老师认识了这位肖站长,平时叔叔长、叔叔短地叫,人家才抬抬手,不为难我们。”
年纪才十二岁,可身高与李家明相仿的细狗若有所思,赞同道:“也是,文文、满妹她们嘴巴甜,叔叔、婶婶还有董昊都喜欢她们。”
对就是这个道理,大家都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没什么了不起,平时身段放低点、嘴巴甜点,到哪都不会吃亏的。
。。。
第230章巧取豪夺的生意(一)
夏天热啊,白晃晃的太阳晒得树叶都打蔫,也只有稻田里的草蝉精神好,这么热的天也不停地叫唤。李家明他们四兄弟将七百斤大米、七十油搬回家时,已经热得一身湿透了,只差没象狗样吐舌头。
四个妹妹,也就小妹最心疼李家明,见他热得象洗了个澡,连忙扔下手里的乒乓球拍,跑进姆妈房间端来一大茶缸子的冰镇酸梅水。
“哥哥,你喝酸梅水,姆妈放了糖的。”
这东西好啊,单看茶缸那外面一层细密的水珠,就觉得凉快不少。还是自己妹妹好,李家明笑呵呵地接过茶缸,倒了两小茶杯给同样汗流浃背的毛砣他俩,自己也喝了一小杯,再把冰凉的大茶缸还给小妹。
“哥哥,你喝,我等下再冰。”
“不用了,哥哥出了大汗,冰的东西不能吃太多,否则胃会不舒服的。”
“哦”,小妹这才把剩下的酸梅水,分给正流口水的姐姐们喝,毛砣喝完冰水也赶紧扛着米送到各家去。一百斤一袋的大米,也只有他这样有力气的伢子才扛得起,连李家明都扛不动,就更别说比他更年幼的细狗。
人啊,穷的时候会起歪心思,富足之后就会要脸面,这就是所谓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家的婶婶们早已习惯了花仓脚米的价格,买上好的晚禾米,可平时都在县城里陪读的大婶不知道。当她看到领来的救济粮居然是好米,而且化油也是清亮的,连忙拉着毛砣小声道:“毛砣,这些东西不是家明另外加钱买的吧?加了多少钱,你可得告诉婶婶,莫让家明一个小伢子吃亏。”
芳婶真是跟以前两样了,连这点小钱都怕家明吃亏,粗壮的毛砣小声笑道:“没事,家明跟粮站的肖站长关系很好,我们平时去买米、买油,都会给我们些照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