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联合舰队的覆灭-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零400吨)在昭和19年年底第一次出击就被击沉了(在舟山群岛附近遭敌鱼雷袭击),在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战斗作用。只要有海战,就难免有军舰被击沉,建造军舰的目的在于补充或加强自己的战斗力。海战的关键就在于掌握时机以及具有一定的量。能否及时地补充或加强自己的海上实力,决定下一次战斗的胜负。与美国相比,由于日本在建造军舰方面“速度慢而且数量少”,因而,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精神方面,都被美海军所压倒。
  在太平洋海战中,美国采用的战术是以军舰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为基本前提而发动攻势的。当军舰数量上的对比与自己不利时,则避开战斗,一旦数量上占优势,就毅然发起进攻。例如,被称之为日美海军海上决战的马里亚纳海战(昭和19年6月19日)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时,双方武装力量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舰别 美国 日本 日方所占比率
  大中型航空母舰 15艘 5艘
  护卫航空母舰 14艘 4艘
  战列舰 14艘 5艘
  巡洋舰 25艘 13艘
  驱逐舰 86艘 21艘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战斗实力方面,日本大体上是以30%的劣势参战的。就双方的飞机数量而言,日本是450架,美国是1496架,美日双方空中力量的比例也是10:3。至于依靠作战方法和精神力量对战争发挥作用,毕竟是有限度的。由于日美双方兵力悬殊,相差太大,难怪“外围歼击战”战术也未能奏效而最终失败。
  拿莱特湾海战中的恩加诺海面海战为例,日美两军机动舰队的空中力量的对比也是极为悬殊的,美国方面拥有1280架飞机,而日本方面只有飞机108架,所以,“诱饵舰队”的惨败在交战之前就已经注定了。纵然是诱敌,但在兵力不到对方十分之一的劣势之下作战,根本无胜利可言。
  总之,日本的失败应归结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三)开战及当时海军的立场——海军首脑由刚到柔
  从全局来回顾一下日本海上失败的历史,有识之士恐怕会持这样的疑问:日本海军同时把美英这样两个海军大国作为敌对国,究竟有多大的把握?
  长期以来,美日力量对比处在10:6的状况。如果仅仅对付美国一国,10:6的比例全然不成问题。假如日本的力量是美国的7成,日本就有在战略防御的形势下施展“攻势防御”的余地。但是,昭和16年时的现实情况是日本占6成以上,还没有达到7成,即使按美国的统计,日本占7成强的话也是不行的,因为当时除美国之外,还要同时把比日本强大的英国当作对手,所以,无论怎样乐观地去估算,日本所占的比率也还达不到4成。还有一点必须考虑到,即虽然当时英国正在欧洲浴血苦战,但是,一旦它在对付了德国、意大利的弱小海军之后,一定会把其海军兵力的一半调到东方来。
  所以,假如日本海军仔细地、冷静地进行分析的话,日本决无获胜的希望。关于对美作战,军令部总长永野海军大将在9月6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在10月曾分别作了如下的发言:“两年以后如何,尚不清楚。”“充其量能坚持1年至1年半。”这是针对“如果发生对美战争……”这一问题而作出的回答。无疑,如果有人问起“对美作战是赞同还是反对”的话,回答必定是“反对”。
  对此,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次官山本五十六、军务局长井上成美以事实进行了力争。昭和14年1月,平沼内阁成立后不久,板垣陆军大臣提出了加强日、德、意三国防共协定的方案,并将其作为国策的重要一项而上呈内阁会议。这一方案为后来建立军事同盟埋下了伏线。于是,米内光政坚决反对,而陆军大臣则顽固坚持,出现了陆海军严重对立的局面。在内阁会议上,双方争论达70余次,其间,社会上曾流传说米内、山本被暗杀,并为之引起一时的骚动。就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下,米内、山本等寸步不让,为自己的立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同年8月'译者注:即1939年。',德国突然摇身一变,同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为此,平沼内阁大丢面子,被迫辞职,阴云似乎暂时被驱散了。
  米内、山本、井上三人极力反对的真正理由是,如果同德国缔结同盟或进行协商,不久将有诱发日美战争的危险。如果日本一旦卷入对美作战的漩涡,则是相当危险的,也是日本海军难以忍受的。因此,无论从国策上还是战略上考虑,都必须反对与德国缔结同盟。米内、山本经过8个多月的旗帜鲜明的反对,阻止了加强日德协定提案的进一步升级,暂时将日本从陷阱中拯救了出来。
  继短命的阿部、米内内阁之后,紧接着,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了(昭和15年7月)。不久,日德意三国同盟案又粉墨登场了。这一次,提案者一开始就提出了缔结军事同盟,同时也估计到,美国站在英国的一边,参战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次,军事同盟诱发日美战争的危险将比前一次要大得多。近卫首相预计海军对此必然会坚决反对,因此持乐观态度。殊料,海军当局最初表示沉默,接着开始倾向赞成。
  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次官丰田贞次郎、军务局长冈敬纯一派和一年前米内、山本、井上一派在这个问题上有完全不同的考虑。丰田向近卫坦率地说明了海军对这一问题的立场:“作为海军,内心深处是反对三国同盟的。但是,如果海军仍旧一味地坚持反对意见,则为国内政治形势所不允许,因此,不得不赞成(略)。但是,海军仍缺乏同美国作战的信心……”(摘自《近卫手记》
  换言之,此时,海军当局已经失掉了同外界势力相抗衡的勇气;同时,也缺乏控制内部少数少壮派的能力。因此,最后终于屈从了内外势力的压力。在昭和15年9月的决定帝国国策的关键时刻,米内是预备役,山本作为舰队司令长官在吴港。虽然山本参加了最后的会议,但是,由于发言被制止,他便愤然离会归舰了,军令部不得不走上妥协退让的道路。
  后来,三国军事同盟建立起来了,危机在一步一步地加深。目光短浅、不知内情的群众,就象在街头上抬着神轿子齐声欢呼一样为即将发生的战争喝采。对这种现象,内阁置若罔闻。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但是,人们仍然认为,只有日美交涉才是拯救这一危机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松冈外相出于名利之心,对未经他手而进行的日美交涉表现了极其冷淡的态度,但是,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却积极支持这一日美交涉,因而,开始了野村和赫尔的会谈。东条当时的忧虑是,由于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正在竭尽全力地应付战局,如果再发生对美作战,对日本则是非常不利的。出自这种考虑,东条才对日美交涉采取了积极赞成的态度。但是,就是这位东条,从8月份开始,突然转变了态度,由赞同渐渐地转向反对。东条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种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已经不能够统治年轻的军官了。
  因此,日美交涉的前景突然变得黯淡了。交涉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同和与战相联系的。不幸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占据海军宝座的是一年前赞成缔结三国同盟的那三个人,虽然缔结三国同盟对于导致日美战争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间接的,但是,日美交涉的成败对于战争的爆发却在起着直接的作用。事态越来越严重了。既然对日美战争没有把握,那么,海军当局就应该明确地阐明,主张继续进行日美交涉以及对美作战无把握的态度。
  四)海军避而不作肯定回答的真象——陆军等待海军明确的答复
  在这关键的时刻,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一派采取的是和上述的赞同三国同盟一脉相承的方针。人没有变,而事态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昭和16年10月12日召开的荻窪会议是决定是否开战的一次重大会议,近卫首相在海军的拥护下曾一度表示愿意回避战争。
  就在会议召开的当天早晨,及川派冈敬纯军务局长到近卫官邸事先向近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海军不希望交涉破裂(当时日美交涉正在进行),就是说,要尽量避免战争。然而,作为海军,这个意思不能明说,关于这一点,在今天的会议上将由海军大臣向您述说,至于和与战,全由首相一人决定,因此,事先让您了解一下。
  就这样,在下午召开的五位大臣的会议上,海军大臣首先发言,内容如下:
  “海军希望把和与战的决定权交给首相一人。如果以和为方针,就应该坚持到底,也就是说,即便作出一点让步也一定要坚持推行对美交涉的方针。如果交涉了一半或交涉了两、三个月以后,认为行不通而转和为战的话,将会给海军带来困难。如果要打,现在就应该当机立断。最后的时刻已经来到了,如果不打算开战,务必请首相下决心以交涉到底为原则,坚决地进行下去。”
  这番话不是来自速记,而是出自《近卫手记》和军令部总长永野的话,内容肯定是确切无误的。
  现在,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回味这一段讲话时,读者恐怕会认为,当时海军大臣是出于不希望战争,而希望使日美交涉继续下去这一意图而发言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缺乏这种勇气,即勇敢地再向前走一步,不,再走半步,明确地讲明:“完全应该将对美交涉进行到底”、“应该回避对美战争”呢?实际上,近卫首相也满怀着期望,希望日美和谈能够成功,对美作战能够避免,只是个人缺乏当机立断的勇气。他是唯一的一位掌握全局能够对和与战作出决定的显赫人物,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其原因之一是怕追查最高领导者的责任。同时,要想从公卿近卫家族的血统中寻求这种勇气,事实上也是办不到的。对近卫来说,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海军,他希望海军能够进一步讲明“一定要坚持推行对美交涉的方针,即使作出一点让步,也要使日美和谈成功”这一观点。使日美交涉能够达成协议的条件之一,就是日本从中国本土撤军。关于这个问题,当时陆军部里的一部分人也提出了要洗净已经陷入泥谭的双脚,从中国本土撤兵现在正是时庖豢捶āK裕杂谌毡纠此担偈谷彰澜簧娉晒Φ耐饨豢苫褚患竦男ЧJ紫喟殉晒Φ厥迪秩彰澜簧娴南M耐杏诤>姆⒀裕牵>贾毡苊夤得髯约旱墓鄣恪
  其实,希望海军能够公开讲明“应该回避对美作战”的不仅仅只是近卫首相一人,就连陆军部某些引人注目的人物,内心也在暗暗地期待着海军能够公开否定对美作战这一决策。东条英机早已归天了,现在已经无法从他那里得到任何证词了,因此,无法来证实一下当年陆军是否曾有这种想法。事实上,就是陆军方面,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即刻挑起对美作战。东条曾问过近卫:“海军大臣为什么不清楚地阐明他们反对对美作战的观点呢?”另外,军务局长武藤曾经去询问过海军的真实意图。这并不是一种姿态,可以说这是去寻求一条最后解决问题的渠道。
  如果是对苏作战,因为主要战斗责任由陆军承担,所以,行还是不行,陆军自己是可以决定的(事实上也不能作最终决定)。美英是世界上两大海军国,尤其是把美国作为敌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